APP下载

遴选主题 针对复习
——例谈“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年)”的复习

2019-01-10湖北苏迎祥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主化历史政治

湖北 苏迎祥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无论是单元复习,还是综合训练,考查的知识点有很多都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即不同的材料,考查的却是同一知识点。因此,单纯通过训练获得的知识往往是单一的、零星的、碎片化的。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不在同一知识点上反复出错,教师在组织复习时不妨围绕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和主题进行复习,并简化训练,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中的“主题”教学,就是以“主题”立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重新规划、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复习、训练和考试中充分掌握答案的要点(即该主题的重难点)。那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应该如何确定主题呢?历史阶段特征和专题是历史复习中的重点,因此,确定主题时,教师可以从历史阶段特征和相关专题展开。笔者试以近代前期(1840 —1919 年)的中国史复习为例,说明这段时期的历史复习该确定什么主题,在关于这段时期的问答题训练和考试过程中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前期(1840 —1919 年)中国史的主题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方面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列强侵华的结果,又可以理解为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表现。这些表现具体展示如下:

经济上: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民族危机加深);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但逐渐解体;近代生产方式(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并发展。

政治上:丧失了部分主权(民族危机加深),社会性质逐渐发生变化;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小农日益分化和破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并日益壮大。

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断传入中国,不断推动中国思想解放。

教师可以此为主题展开中国近代史的复习,使学生将1840 —1919 年的中国史看成一个整体,全方位认识历史阶段特征,如此,可使学生在作答这一历史时期的问答题时形成作答的方向感。下面略举几例予以说明:

例1.(2018·全国卷Ⅰ·41)(节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例2.(2019·全国卷Ⅱ·41)(节选)

材料二1843 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从两题的答案可以看出,部分内容来自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表现。因此,针对这一时期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原因(背景)分析,教师可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主题出发,展开教学和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章节,同时设计一个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类的表格,要求学生将这些章节包含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上述分类进行填充,再引导学生对表格中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所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即上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表现,最后用上述例题进行训练和巩固。如此,既使学生掌握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又使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和现象有了充分了解,还使学生在作答有关这一时期的问答题时有了方向感。

二、近代前期中国的近代化

“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绕不开的概念和主题,也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另一重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近代化的具体内容进行列举如下:

“近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以经济领域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领域的民主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还包含社会生活、教育、外交等。

下面通过几个例题说明“近代化”这一主题在中国近代史高三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例3.(2016·海南卷·27)(节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896 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据《饮冰室合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

【参考答案】意义:推动西学传播;促进思想启蒙和社会观念转变;为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

本题考查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引进西学可以理解为西学东渐的方式之一,而西学东渐正是该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之一。西学引进的意义是促进思想启蒙和社会观念转变,这又为社会变革(政治改革、经济变动)做了理论准备,从而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上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这恰恰就是“近代化”的内容。据此,可以将本题答案用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展示出来,即西学传播、思想解放、推动政治民主化等。

例4.(2019·江苏卷·22)(节选)

材料一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畲、梁廷枏、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唯此一种最有贡献。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并分析这种“意趣”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影响:推动思想解放;促使人们不断探寻强国之路。

本题考点是“新思潮的萌发”的影响,同样涉及“近代化”这一主题。

从例3、例4 答案可以看出,有关近代前期中国史的影响(意义、历史功绩、作用)类的问答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①答案主要来自“近代化”这一主题;②对不同领域问题的考查,答案尽管涉及不同领域和主题,但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去作答。

因此,在有关近代化的实际教学和训练中,第一,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表格中所列事件和现象的影响(作用等)进行详细填充;第二,引导学生对填充的影响(作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不同事件和现象的影响(作用)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对这些影响(作用)进行分类,归纳出具体的答案模式。具体答案模式归纳如下:①如果是政治事件方面的影响,答案就是“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阶级力量的成长和壮大;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②如果是经济事件方面的影响,答案就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推动中国的经济工业化”等;③如果是思想文化现象的影响,答案就是“思想解放;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政治民主化或者经济工业化”等;④如果是教育事件方面的影响,答案应该是“培养人才;教育本身的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政治民主化”等。这些内容正是“近代化”这个主题的具体表现。

从以上例题的答案可以看到,尽管近代前期的中国史问答题的答案还有一部分不是来自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近代化”,而是来自于事件本身的相关内容,但主要内容来源于此,即教学中应确定的主题。

因此,在中国近代史前期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不妨以此为主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列举出1840 —1919 年间大部分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将这些事件或现象按照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分类整理,并展示两个主题的具体内容,这样可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并在训练中综合运用这两个主题。

猜你喜欢

民主化历史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如何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律化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新历史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