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熨法的源流研究*

2019-01-10王一品鞠宝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经医家黄帝内经

王一品,鞠宝兆,李 硕,孙 迪,李 响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熨法作为中医外治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拥有悠久的历史。《内经》成书之前的古代典籍对熨法的论述内容颇少且不成系统,率先提出熨法的古文献首推《内经》,后世医家多以其经文本义作为指导思想进行阐明及发挥,但缺少对熨法源流的整体解读。本文对熨法在初创时期的理论内容进行了细致探究,追本溯源,同时对历代文献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求对中医熨法萌芽时期的基本概念和观点做出相对准确的解释。

1 《内经》之前熨法的起源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便提及 “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强调了中医熨法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1]。马王堆医方则是最早对熨法进行描述的医书,该书对熨法描述的文字篇幅虽少,却开辟了内外结合、相兼治病的先河[2]。上述古籍文献为最早提出熨法的代表,内容相对简单浅显,不成系统,但为《内经》及后世相关著作对熨法的理论阐释引领了方向。

2 《内经》熨法理论概貌

2.1 熨法的含义

有关熨法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五十二病方》。该书有云:“取商陆渍醯中,以熨其肿处”“蒸冻土,以熨之”“冶之,熬盐令焦黄,取一斗,裹以布,淬醇酒中,入即出,蔽以芾,以熨头”[3]。其中明确提及熨法一词,但当时治疗的疾病范围有限,仅为溃疡痈疖等外科疾病。《灵枢·九针论》曰:“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该篇首先提出了“药熨”这一概念。杨上善注解为:“形苦筋劳,邪气伤筋,肝之应也,筋之病也医而急,故以熨引调其筋病也。药布熨之引之,使其调也。[4]”又有医家解释为:“形苦志乐,则情逸身劳,故病生于筋。筋者,肝之所主也。治之以熨引,使血脉荣养于筋也。[5]”其不仅重点强调了肝与筋的相互关系,同时指出药熨与练功相结合对筋病治疗的重要之处。本文认为上述理论在当今临床中应用颇为广泛,特别是对四肢骨折脱位治疗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尤为适用。

2.2 熨法的操作

《内经》原文中对熨法的操作细节做了较大篇幅的描述。《灵枢·寿夭刚柔》指出,治疗四肢关节疼痛之寒痹,可应用药熨之法,并提出熨法方药1首,该方为《内经》十三方之一,为最早有记载的外治方:“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口父咀,渍酒中……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以发生学理论为指导,本文将该篇所述熨法内容与后世记载的相似章节进行比较,虽记载的操作细节与用药剂量略有不同,但治疗法则一致,故属同源。如《绛雪园古方选注·药熨法》曰:“寒痹者,时痛而皮肤不仁也……非若刺布衣而必以火淬之也。[6]”同时该篇对药熨组方予以详细阐释及分析,既分析了“椒、酒、姜、桂”药物“专通营气”的特性,又阐明了西北地域常应用马屎“取其微火”以驱除寒邪之法,现今治疗寒痹患者,无不以辛香发散类药物作为药熨引经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2.3 熨法的适应证

对熨法的治病范畴《内经》也有详细记载:“在内者熨引药引。”《黄帝内经太素·经筋》对上文予以注释为:“痛在皮肤筋骨外者,可疗以燔针;病在胸腹内者,宜用熨法及道引并饮汤液药等也。[4]”并认为若十二经筋感受风寒湿3种邪气而发病,可谓之为筋痹。可行“燔针”治之,其他痹病则可采用另外的治疗手段。由此看来古人对温热疗法极为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疾病的特点。该篇还提出病在内者宜用熨法治之。本文认为其开辟了透皮疗法的先河,当时虽未指明应用确切药物透皮治疗,但对后人探索发现透皮技术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2.4 熨法的作用机理

熨法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因其无创操作易被接受。古代因达官显贵对疼痛耐受力差而常用熨法治病,故《灵枢·寿夭刚柔》有“刺布衣者必火焠,刺大人者药熨之”的说法。但在临床应用中,先人很少单用熨法治病,而是常与针刺之法合用。如《素问·调经论》言之:“病在骨,焠针药熨”,杨上善解释为:“痛痹在骨,穷针深之至骨,出针以药熨之,以骨病痛深故也。[4]”该篇除强调熨法治疗特点外,还提出针法与熨法相互结合的重要性,即先用针法“以出其病”“摇大其道”“如利其路”,进而使针与邪气同出,若邪出不尽可用熨法加速其“自然布散消亡”,以达到最佳疗效。此篇提出了先用针法而后用熨法的治疗次序。但在《黄帝内经太素·痹论》中则正好相反:“然后设以熨法……转引令其气行,方始刺之。[4]”本章节同时认为熨法有另外一个作用,即加速体内血液循环。该方法用治痹病之血瘀寒凝时可先使经脉通畅,血运调和,载气畅行,而后再采用针刺之法治疗,以达佳效。后世学者总结认为:“寒痹者,血脉凝滞不通,欲行其痹,必先温之。[7]”正如《内经评文》[8]所云:“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穿地者必待冻解”“人脉犹是也”。故治寒厥必先熨火,调和其经,待火气通,血脉乃行,而后疾病乃可痊愈。

古代学者认为熨法不仅能散除寒邪,还能祛除湿邪,故对湿痹可达“其重而减之”之功。故《黄帝内经太素·阴阳》[7]注解曰:“谓湿痹等,因其沉重,燔针按熨,渐减损也。”

3 熨法理论在《内经》之后的发展

3.1 熨法理论的提升

历代医家在《内经》提出熨法以来,无论是在熨法理解还是在理论的阐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随着对临床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后世医家对熨法治疗疾病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张景岳率先提出了“寒凝而气不周者,宜熨而通之”[9]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周学海将其归为“周痹”范畴,认为邪气独居于分肉之间,正气不能随经络周循四末,故而发病。因此,在辨病之时应视其虚实,欲使血脉通畅,气血调达,常应用熨法最终使“其瘈坚转引而行之”。

3.2 治疗证候的拓展

关于熨法所治疾病的范畴,古人大多认为应运用“寒者热之”的观点治疗寒证,而忽略了熨法的另一种治疗理念。《黄帝内经太素·虫痈》[7]曰:“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其中认为痈疽之病乃以邪盛为主,虽在临床上表现为热象,但仍以熨法治之,借以使邪从针刺之孔而出,达到祛邪的效果。对于该理论内容,不同医家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完全符合发生学中对理论体系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解释:“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10]”而《灵枢识·刺节真邪篇第七十五》同样认为:“此治厥之法……则必借火气以熨调其经……故当熨之温之,则火气通而血脉行。[11]”以上诸经典古籍均以熨法作为最为常用的辅助外治法,更有甚者以其为主要外治大法,由此可见熨法已在国人中得到长时间、大范围的推广普及且疗效确实。

3.3 治疗方法的进步

熨法虽为外治方法,但因其属于中医治疗方法,故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需辨证论治。同时,熨法作为常用的外治方法亦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中藏经》[12]曰:“宜蒸熨而不蒸熨,则使人冷气潜伏,渐成痹厥。不当蒸熨而蒸熨,则使阳气偏行,阴气内聚。”《素问经注节解·调经论》不仅对药熨做了明确的注释,即“药熨,谓制药以熨患处也”[13],而且提出了病在分肉之间,观其病在何部,则知其所属何经,而后用内治及外治方法进行治疗的观点。该书又云:“内取谓食及以药内之,审其寒热而调之。外取谓药熨所令病气调适也”,突出了内外兼治、寒热和调对疾病快速康复的重要性。而有关熨法治疗病位深浅之不同,各医家表述均不一致。如《类经·风传五脏》强调了熨法对风邪侵犯皮肤、腠理的重要作用,故指出:“风寒客于皮肤,则腠理闭密……寒邪初中在表,故可取汗而愈。[9]”而大多数医家则认为熨法主治邪郁于内之病,如《灵素节注类编·足少阴之筋》[14]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其认为熨法主要治疗邪入少阴之里证。

后世学者所著书籍除对熨法进行详细论述外,还对熨法结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疾病做了细致描述。如《医经原旨·痹》指明:“熨引所以舒筋,饮药所以养血”,旨在说明“熨法”与“饮药”两者在临床中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达到治疗效果。《医经原旨·死期》在提出熨法治病的基础上,强调综合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15]”该观点符合当前中医综合养生、诊治疾病的思想理念,与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诊治原则相吻合。

3.4 组方配药的优势

在对熨法药方组成上历代医家的理解大不相同。其中《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早,对熨法的理解浅薄,加之当时技术条件有限,物资匮乏,故对药熨组方及操作过程描述简单,治疗范围局限,以“炒盐及裹热药熨脐下”治疗阴毒证等为主。至宋元时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医家对药性五味的理解较前人更加深入,那时人们对药物加入熨法治疗疾病有了更新的认识。《圣济总录·伤寒可温》中应用吴茱萸单味药物作为药熨主药,目的是充分发挥吴茱萸的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同时“用温酒浸令通湿,以生绢袋二个盛,蒸令极热,取茱萸袋子,更互熨四肢前后心,及手足心,候气通彻即止”[16],以此温通经脉,可达理气止痛之效。并指出:“气通畅后。宜服此方”。即先用熨法,后服用药物以治疗寒厥。而在《御药院方·治杂病门·蒴藿散》中提出了运用配方组成的熨法方剂治疗“营卫不顺,气血偏虚,风寒湿气。攻注肢臂、脚膝疼痛”之症,并详述了药熨步骤,即“上件为粗末,都入……于铫内慢火炒,令通热。用绵帛两重裹药熨引痛处”[17]。从制作过程中不难看出,早在当时古人就采用药袋作为熨法的媒介,该技术经济实用并沿用至今。后世医家所著方书中记载了大量熨法外用方剂,如明《普济方》中的拓肿神应丸、熨风散等。

4 结束语

熨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起源于《内经》,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通过无数后世医家的不断继承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应用发生学并通过对古文献关于熨法的源流分析认为,熨法作为古人常用的疗法很少单独使用,其常与其他疗法相结合,对临床中多科系疾病均能起到独特的治疗效果,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缩短病程,创造极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内经医家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