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探讨引导学生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2019-01-10张珍仙
张珍仙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以学定教”,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发展规律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以学定教”是“因材施教”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对促进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从互动教学的基础、关键、策略等三方面来探讨“以学定教”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互动基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互动
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点,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互动式教学一定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一定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以下两点:
1.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衡量的目标就是是不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生是不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前引入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制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际情境。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为例,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授什么是钟表、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转一圈代表多少,分针转一圈代表多少等,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讲、记忆,教师是权威,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也很少设置互动话题,学生有疑问也很少主动提出,整个课堂就是一个单线的从教师到学生的知识移动过程。但是如果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设置互动话题,在课前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并且记录一下自己每天做这项活动的时间,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分享。这种课堂的导入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用最熟悉的话题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消除胆怯,大胆地加入到互动中来。
2.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贮备。
在互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设置互动环节,学生有了平台,同时也有相应的知识,自然就能够主动互动、主动发言,课堂教学也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计算圆的面积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果有互动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就会调动已学的知识提出将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进行计算的方法。
二、互动关键: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想”互动
听讲是小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年龄等原因,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普遍存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问题。“走神”“开小差”“小动作”“东张西望”甚至互相聊天都是小学课堂上常见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听课效果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想”互动,主动互动,在互动中推动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1.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
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思维单一或者学习习惯的问题,仅仅想着自己的答案,认为说出自己的答案就是完成了任务,或者认为自己的答案才是最好的,不需要听别人的发言。实际上,在互动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仅可以博采众长、启发思维,同时也是相互协作的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开展互助合作,能够走进别人的思维中,打开思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
2.学会倾听老师的反馈。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互动中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学生不会倾听老师的反馈。通常仅仅是记住了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其他的都不关心。实际上,最重要的不仅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不仅仅是对错,后面还有原因的分析和知识的延伸。如果学生仅仅是听到老师对答案的肯定便沾沾自喜或者是听到老师对答案的否定便黯然神伤,不再听后面的反馈,便不能有更大的进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深入思考,深入学习。
不论是课堂上教师的授课,还是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发言,学生只要认真倾听,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起思维的灵感,更能激起其互动发言的欲望和积极性,让学生“想”互动,愿意互动。
三、互动策略:多样化手段和方式,让学生“会”互动
在互动式教学的课堂上,各个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只有掌握相应的互动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会”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1.小组讨论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知识时,通常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针对同一个问题,学生搜集相关材料,调动知识储备,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互相表达观点,然后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将本组的观点进行梳理,在总结的时候表达出来。同时在总结的时候也可以提出本组的疑问或者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先分别动脑思考,找到自己的解题方式,然后在小组中分别将自己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其他同学可以在其讲解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得到解答。这样在互动中大家不仅开阔了思路,学会了更多的方法,同时也交流了思想。
2.生活化教学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这种特点进行教学,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这样提问互动:“动物园里有6只猴子,猴子的数量是老虎的两倍,那么老虎有多少只呢?”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角色互换法。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小先生制”,让学生当教师。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道题能够做出来但是不一定能够讲出来,如果能够讲一遍,理解得会更加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甚至还能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也能够让教师换位思考,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符合小学生发展规律,能够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很多种圆的形状(生活中的圆)进行展示,如车轮、碗、盘子等。这样教师可以用自行车的车轮作为切入点,提出互动问题:“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是圆的而不是方形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运动效果,通过对比,得出圆形可以使得自行车在行驶的时候更加平稳的结论。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为课堂有效互动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采用合适的互动方式,为学生参与互动创造机会和平台,才能让学生真正“会”互动,提高互动的效率和课堂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学定教”下的互动式教学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仅形成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了师生关系,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能够让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