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缅甸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2019-01-10寸雪涛

文化与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华文缅甸

张 智 寸雪涛

在缅甸民间,流传着“三个龙蛋”的故事,反映出中缅两国人民“胞波”情谊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缅甸已经成为我国西南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中缅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交往,中国文化对缅甸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缅甸特殊的地理环境,早期的文献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但是中国古籍中记载了大量有关缅甸的文献,成为缅甸研究本国早期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1407年,明朝在南京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外国与少数民族语言学校,即四夷馆。创立之初,四夷馆就开设了缅甸语,聘请缅甸人担任教师,这也成为我国聘请缅籍教师来华教授缅语的最早记录。他们为我国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翻译人才,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缅甸文学在中国的情况而言,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还比较匮乏,这不利于两国人民进一步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从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学界对缅甸文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翻译和介绍了一定数量的作家及作品。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文学样式上来看,还远未达到繁荣的程度。1983年,李谋、姚秉彦在《国外文学》上发表了题为“浅谈中国文学在缅甸”一文,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学在缅甸的状况以及对缅甸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他们在文中提到缅译中国各类文学作品不断增加,甚至有缅甸学者撰写了中国文学简史,并能系统地评价中国文学。这说明中国文学在缅甸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缅甸文学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当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与缅甸的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既然是交流,那就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那么,就有必要反过来思考一下,缅甸文学在中国处于什么样的生态及其产生的原因。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梳理和分析缅甸文学在我国的现状、成因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定会助力中缅更加深入地交流与合作。

一、缅甸文学在中国的生态

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相关文献,采取“中国知网(CNKI)+当当APP+书籍和文章的参考文献”的模式进行文献收集,关键词分别为“缅甸”和“缅甸文学”。将所收集的文献分为期刊论文、中译缅甸文学作品、文学著作等三类。下面分别对这三类文献的收集情况进行介绍。

期刊论文方面:2018年9月,在中国知网上以“缅甸文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48条相关文献目录,分别涉及到缅甸作家介绍、作品介绍、文学概况、文学发展史、民间文学、华文文学、缅甸文学的影响因素、文学运动以及其它等方面。仅有的48条文献就涉及到了缅甸文学这么广泛的领域,可想而知,我国学界对缅甸文学的研究还处于介绍阶段,涉及的面广而浅。诚然,这种文献检索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期刊文献题目的主题或关键词中并不含有“缅甸文学”或“缅甸”这样的字眼,那么就会造成那些不以“缅甸”或“缅甸文学”为主题词或关键词的文献被遗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了尽可能确保文献收录的完整性,通过逐条分析所选论文或论著的参考文献,把与缅甸文学相关的内容摘录出来,尽可能将遗漏降低到最低点,使所收集文献具有显著的代表性。

中译缅甸文学作品方面:为了调查有关缅甸文学译著方面的情况,在当当网APP上以“缅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通过阅读书名及其相关介绍进行逐一甄别,再结合李谋在《缅甸与东南亚》[1]这部著作中对“缅甸文学在中国”相关内容的梳理,把从古至今中国的缅甸文学翻译著作挑选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就比较全面地收集到了相关文学作品的译著名称。这些译著主要包括:施咸荣翻译廷昂的《缅甸民间故事》、杨国影翻译的《神奇思路民间故事:缅甸民间故事》、姜永仁翻译的《缅甸民间故事》、北京大学缅甸语专业师生翻译的貌廷的《鄂巴》、林煌天翻译佐基的《玛丁老头》、敏杜温的《扎耳朵眼仪式》以及《缅甸短篇小说》、戚继言翻译八莫丁昂的《鄂奥》、贝达勉的《旭日冉冉》、李谋等翻译詹姆斯·拉觉的《情侣》、姚秉彦等翻译加尼觉·玛玛礼的《不是很》、计莲芳等翻译的《别了,夏日之夜》、吴文辉翻译貌廷的《缅甸戏剧》等。还有少量的缅甸诗被翻译成汉语传入我国。

文学著作方面:经过梳理,发现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主要有:姚秉彦等的《缅甸文学史》、尹湘玲的《缅甸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在一些东方文学著作中,也包含有缅甸文学方面的内容,如梁立基等的《外国文学史简编》(亚非部分)、季羡林主编的《东方文学史》、高慧琴和栾文华主编的《东方现代文学史》、梁立基和李谋主编的《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民间文学专著主要有寸雪涛的《社会语境下的缅甸民间口头文学——以缅甸联邦仰光省岱枝镇区三个村为例》和《文化语境下的缅甸民间口头文学——以缅甸联邦仰光省岱枝镇区三个村为例》。纪实文学主要有《老兵口述抗战:远征缅甸》和《魂断佛国——日军缅甸战败的回忆(1944-1945)》等。

二、中国缅甸文学研究的特点

经过对上面所收集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缅甸文学研究整体上还显得比较薄弱,存在面广而浅的现象。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对“中国缅甸文学”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作家及作品介绍所占比重大。从统计结果来看,我国对缅甸作家及作品的介绍所占比重大。主要介绍的作家有德贡达亚、摩摩茵雅、洪琴棋、德班貌瓦、吴登佩敏、巴宁等。尽管这些作家大多在缅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与整个缅甸作家群体来说,这些作家在缅甸文学作家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说明我国在介绍缅甸作家及其作品方面体量还比较小。而姚秉彦等出版的《缅甸文学史》[2]附录中列出了众多荣获缅甸各种奖励的文学作品,这些奖项主要有三种,即“文学宫文学奖”、“国家文学奖”和“文学宫文稿奖”,当笔者试图了解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时,结果令人感到失望,国内相关内容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我国学界还没有对它们进行介绍,就更谈不上翻译这些作品了。那么,这些获奖作家作品为什么会出现在姚秉彦《缅甸文学史》这部著作的附录中?笔者认为唯一的解释只可能是作者在编著这本书时,参阅了缅甸相关文学书籍或获奖作家作品名录,并把它们翻译成汉语,附在了书后。仅从我国缅甸文学作家作品的介绍方面来看,我国的缅甸文学研究整体状况并不理想,要是从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来看,那就更不容乐观。

第二,缅甸文学概貌介绍也较受重视。至少有7篇文章着重介绍了缅甸文学发展概况或某个时期的文学特点。有学者介绍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有学者介绍缅甸的“新文学”,有学者介绍缅甸实验文学运动,也有学者介绍缅甸反法西斯文学等,但每种类型的文献数量又极其有限,大部分仅有1篇相关文章。就这一点而言,缅甸文学综述的撰写与发表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把缅甸文学作为一个系统化整体进行探究的意识和学术团体还远没有形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学者或研究者出于完成某些考核要求的需要而不得已撰写一些相关的文章,以迎合考核之需;2.我国缅甸文学研究的深入度还远远不足,还主要停留在介绍这个层面上,文学研究远没有形成系统化。当就某个内容进行介绍之后就不了了之,学者本人或其他学者也不再就这个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3.相比而言,文学概貌介绍材料收集和撰写相对容易,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青睐。

第三,缅甸华文文学研究不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截止目前探讨缅甸华文文学的学者主要有许均铨、涂文晖以及郭济修等。2011年,许均铨发表了题为“浅论缅甸华文文学走出缅甸的机遇”[3]一文,2012年,涂文晖发表了题为“缅甸华文文学初论”[4]一文。他们只是从宏观上简要地介绍了缅甸华文文学发展的出路和艰难发展历程的基本概貌。就缅甸华文文学的范围而言,许均铨指出:凡是以缅甸为背景,不管作者是否出生于缅甸,也不管作品是否在缅甸发表,只要是用华文写的各类作品均可归入缅甸华文文学作品。他的这一论述将使缅甸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加清晰。郭济修在《缅甸华文文学作品选》[5]序言中将缅甸华文文学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1903-1912年起步期;1913-1941年发展期;1942-1945年黑暗期;1945-1965年繁荣期;1966-1998年沉默期;1998-2010年复苏期。从这一分期来看,缅甸华文文学主要发端于20世纪以后,且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发展历程。就缅甸华文文学的发展现状而言,许均铨做出了比较中肯的评判,他指出在缅甸华人作品众多,但在海内外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鲜见缅甸华文作品,也很难见到缅甸华文作家出席此类会议。他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缅甸华文文学作者没有走出缅甸。

第四,民间文学重视度不足。一般而言,文学主要分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从所收集到的文献来看,作家文学所占比重远远超过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文献的数量屈指可数。从书籍方面来看,主要有几个不同版本的《缅甸民间故事》和寸雪涛的2部有关缅甸民间文学的专著。从期刊论文来看,主要有5或6篇文献,其中大多为寸雪涛的研究成果。文学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谈及缅甸民间文学时,寸雪涛[6]指出:缅甸民间文学是缅甸文化营养之源,在揭示缅甸文化特征、民族心理、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一论述阐明了缅甸民间文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适用于其它一切民间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又是作家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为此,研究缅甸民间文学对研究缅甸作家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以外,国内有关缅甸民间文学的介绍和研究就更少了。缅甸民族众多,民间文学异常丰富多彩,这些民间文学滋养着缅甸文化和缅甸作家文学。没有对缅甸民间文学的研究,缅甸作家文学的研究就失去了营养之源,研究不仅很难深入,而且难以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这是由民间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民间文学素材的获取有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但以口头形式存在的民间文学更加真实和全面,但这对研究者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有人类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还可能会受到相关政策或风俗习惯的制约等。这就造成了缅甸民间文学研究困难;2.在我国,缅甸民间文学素材还比较匮乏,这使一些想研究它的学者望而却步;3.中缅之间的交往,尤其从缅甸方面来看,更多地是从贸易和外交方面与我国开展交流与合作,而在文化推广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4.民间文学的研究不能仅仅依赖于文献资料,田野工作也非常必要,但由于缅甸复杂的国内环境以及语言障碍使得田野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非常不利于田野工作的开展和民间文学的研究。

第五,研究成果面世周期长。通过对文献检索结果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缅甸文学研究还处于“不成熟”、“不系统”、“不深入”的境地。我国缅甸文学研究的队伍还比较薄弱,翻译出版缅甸著名文学作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比如,李谋等在2007出版了汉译缅甸名著《琉璃宫史》,翻译这部名著花费了他们近30年的时间。1993年,姚秉彦等编写并出版了《缅甸文学史》,21年之后才又将这本书进行了修订重印。他们的这部著作无疑是我国缅甸文学研究的重大成就。然而就缅甸文学介绍、翻译、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来看,我国缅甸文学研究体系化、系统化、深度、广度还远远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在缅甸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总量比较少,而且主要以介绍性和翻译缅甸文学作家作品为主,对缅甸文学研究的系统化、深入化和全面化程度远远不足,文学理论研究的程度和水平还不高。

三、缅甸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困境及原因

建国以来,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缅甸文学研究的匮乏?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缅甸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小。依据2018年8月教育部阳光高考网[7]本科生专业查询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18所高校开设缅甸语本科专业,而其中多数高校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开设缅甸语专业。这说明,我国缅甸语人才整体规模较小。另外,据东盟网介绍说,随着中缅两国在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密切合作与交流,缅甸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越来越广泛。缅甸语专业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前景使得大部分本科毕业生一毕业就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从事缅甸文学研究的后继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这样以来,从事缅甸文化及文学研究的高端人才队伍不能得到很好的扩充,这方面人才依然很匮乏。这不利于我国缅甸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其次,缅甸文化处于低势能地位。缅甸是东南亚一个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佛教国家。有学者经过分析指出,东南亚宗教文化处于世界各大文化的末梢,比如信息工程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兰强博士在以“宗教视域下的东南亚文化版图”的讲座中就明确地表示:每一种宗教都有一定的势能,它的流布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自身的能量。宗教能量的大小既取决于其思想体系的完备度和与社会环境的匹配度,还取决于其植根土壤上的权利传统建立起来了多大的业绩。这也就是说,缅甸的宗教是经过印度和斯里兰卡传播而来,以佛教为核心的缅甸文化处于低势能地位,而印度文化处于高势能地位,高势能文化流向低势能文化流动。同样的道理,中国是高势能文化,流向低势能文化区,在东南亚,中国文化主要影响了越南。如果这种分析成立的话,缅甸文学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不足,就显而易见了。

再次,殖民统治和战争给缅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长期受到殖民统治、剥削以及战争的影响,加之一段时期的闭关锁国和遭受制裁,缅甸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弱。很难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推广缅甸文化。在英国对缅甸进行殖民统治期间,英语成为上层社会使用的主要语言,这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缅甸语及其文化的发展。

最后,缅甸文学研究的学术圈比较小。我国缅甸文化及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南方边疆省份。北京部分科研院所和机构研究缅甸文化及文学主要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需求。而边疆省份(如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由于天然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对缅甸文化关注度较高,而且研究起来有得天独厚的的优越条件。他们研究缅甸文化及文学的目的一方面是辅助性地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学术界对缅甸文学研究的不足,以促进缅甸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再就是军事院校,为了服务于国家军事安全和战略需要,而进行东南亚国家的研究,如原洛阳外国语学院。

总的来说,造成缅甸文学在中国研究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缅甸自身的经济、政治、对外政策、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我国缅语人才规模小、学术研究力量薄弱等方面的原因。只有正视这些原因,才能进一步促进缅甸文学乃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进而加强两国之间深入地交流与合作。

四、缅甸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建议

面对我国缅甸文学研究存在的这些问题,究竟应该怎样改善目前的这种境况?笔者对此也进行了探索,主要提出了以下四种途径:

首先,扩大缅甸语专人人才培养规模。适时扩大缅甸语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同时,逐步扩大缅甸语言文学硕士和博士点,培养缅甸文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我国缅甸语人才培养的规模和层次还远不能满足中缅全面深入交流的需求。面对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相关科研院所应积极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深入地沟通与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缅甸语言文学各个层次的招生学科点,积极扩大缅甸语人才培养规模。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相近专业人员从事缅甸文化和文学研究,比如,研究缅甸历史或研究东南亚历史或文化或文学的学者,也可以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领域朝缅甸文化及文学领域倾斜,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进而不断繁荣我国研究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部分高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缅甸语专业,如四川外国语大学、广西大学等。

其次,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要不断提升中国公民的素质,取得对象国家人民的信任,为深入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取得对象国家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认可。在中国良好国际形象树立的过程中,加强对象国家人文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个重要前提。具体到缅甸而言,在缅甸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消除缅甸人民对我们的误解,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双边互利共赢,又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

再次,积极开展缅甸华文文学的研究与交流。在谈及缅甸华文文学时,凌鼎年说到:缅甸有华文作家协会等文学团体,每年在华文报纸、刊物及华文出版社发表不少文学作品,出版华文文学集子。[8]这一论述就打消了一些学者关于缅甸有没有华文文学的疑虑。既然缅甸有华文文学,那么缅甸的华文文学是一个什么状况呢?许均铨表示缅甸华文文学在近半个世纪,大有被忽略、被遗忘的感觉。缅甸华人占有一定的比重,他们是中缅交流与合作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缅甸,华文文学在缅甸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语言上的便利,便于理解。充分挖掘缅甸华文文学,可以较便利的通过缅甸华人了解缅甸文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缅甸文学打开另外一扇窗户。

最后,发挥英语人才的优势作用,开展对缅甸文学的研究。在缅甸文学发展史上,曾一度出现缅甸作家通过翻译英文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和理论来了解中国文学,并对缅甸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过来,缅甸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曾一度是缅甸上层使用的主要语言,缅甸作家用英语翻译了一些西方文学作品,有些作家还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可以采用这种曲折的研究路线,引导我国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翻译和研究缅甸的英文作品。况且这种方法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也被采用,如施咸荣就翻译了廷昂的《缅甸民间故事》(1957年4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译自英文)。这种利用第三国语言进行翻译至少可以解决下列两个问题:一方面消除不懂缅甸语而带来的语言障碍,另一方面通过缅甸英文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增强研究者对缅甸文学研究的兴趣。

五、结语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皎漂深水港的建设、工业园区项目,中国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等都是最好的证明;从民间交往层面上来看,中缅民众之间的往来从古至今就没有间断过。这充分说明,无论是过去,还是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天,缅甸的角色和地位都非常重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呈现全方位、多元立体化特征,它昭示着缅甸研究热度的不断增加。然而,面对这种形势的到来,我国现有缅甸语相关专业从业人员、高等院校培养的各级各类相关人员以及东南亚区域与国别研究者似乎在缅甸文学领域还没有做好开展研究的充分准备,当前的研究还远不能顺应这种趋势,不能满足两国人民深入交流与合作的需求。笔者建议,希望他们能够认清形势,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耕耘,搭建起中缅两国人民情感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华文缅甸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缅甸记忆
民间文学中关于“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的分析
缅甸非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