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食同源”论饮茶之起源*
2019-01-10陈伊妮肖海茵邹银萍陈伟明
何 崚,陈伊妮,肖海茵,邹银萍,贾 真,韩 彬,陈伟明△
(1.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 516032; 2.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州 510006;3.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 510006)
饮茶的起源假说主要有:饮用起源说、食用起源说、药用起源说和药食同源起源说。国内学者大多持饮茶药用起源说[1]。食用起源说[2]和药食同源说[3]也有一部分支持者,但普遍缺乏详细的论证。国外学者中,以日本学者研究最多,其中食用起源说[4]和药用起源说[5]为主流意见,饮用起源说[6]也有部分支持者。
总结起来,国内外主流意见以饮茶药用说为主,其支持者对观点有或多或少的论述,其中以关剑平博士的论述最为详细,分析最为透彻。但笔者在对比初唐以前的医籍、农业、饮食等文献后,发现饮茶药用起源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更多的证据显示,饮茶其实是食用和药用为同一来源,即药食同源,且食用是其主要的利用方式,药用促进了食用的推广。
1 关于中医“药食同源”观点的解读
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即药物和食物同一来源。盖建民[7]认为药食同源即食疗,包括2个方面内容,一是利用食物预防和治疗疾病,二是为汲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摄生保健,防止疾病产生,或用某些食物配合药物促进病体康复。陈元朋[8]认为食疗有3种解释,一种是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具有不同作用的食物,抑或以食物为主并适当配伍其他药物,经烹调加工制成各种饮食,以治疗疾病的医疗方法;二是应用食物对于疾病进行治疗和调理,又称“食治”;三是利用不同的食物影响机体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治愈疾病的一种手段与措施。蒋力生[9]认为食疗亦称食治,广义的理解是指通过选择适宜的饮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注意饮食卫生,即通过调整饮食行为来养护身体、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为食疗食养;狭义的理解即是将药物与食物相配合,经过烹调加工,用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方法,通常称为药膳疗法。以上概括起来,“药食同源”或称为食疗、食治等,其共同内容一是食物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二是通过有益于身体的饮食原则,促进身体健康而免于疾病的功效。
茶同时具备食物和药物的特性,这个已经被汉代以来的医家、农学家、道家、饮食专家所了解,并被载入农书、医书、饮馔书籍等。然而,由于茶的香气淡雅,药效并不十分显著,因此食用较为突出。然而茶叶具有提神、助消化、无毒等优点,无疑促进了茶的食用并逐渐推广开来。
2 唐代医家对茶的药食两用认同
2.1 医书对茶的药食两用记载
作为“药食同源”的茶最早认识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10]”又《淮南子》云:“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蠬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11]”尽管神农发现茶叶并没有文献依据,但神农采果实、遍尝百草、辨水泉甘苦,这些其实反映了早期人类在饮水、寻找食物的过程,而食物往往具备药物的特性,茶叶其实也就是这个时期逐渐被发现的。
茶最早进入医家的视野,根据已知文献应从陶弘景注释和增补《神农本草经》开始。茶被误认为与苦菜相似而载入《本草经集注》的菜部,且陶弘景将茶列为上药,即“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12],而既可久服、多服且无毒的茶,当然也可以用于日常食用。
茶再次被医家载入本草,乃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食治》。尽管茶还被误认为属于“菜蔬”类,但“茗叶”条和“苦菜”条已经分开,且对茶同时具备药用和食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其“茗叶”条记载:“味苦,咸、酸,冷,无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悦志,微动气。[13]454”《千金要方·食治》专篇,首次提出“食治”“食疗”的概念,即认为《食治》中收录的“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具有食疗的功效。
唐代《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公布的本草药典,并把茶叶收入本草中,一方面纠正了前人将茶归入草部的错误,将茶改归入木部;另一方面,对茶的药性、药效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将其由上药降为中药,而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14]。尽管唐本草认为,茶并不具备长生不老的作用,但其无毒的特性仍然视为可日常食用。
唐代著名的食治本草专著,乃孙思邈高徒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孟诜也因此被誉为食疗学的鼻祖。由于《食疗本草》目前仅有敦煌出土残卷,现看到的内容乃为后世医家所引用,同时注明“孟诜云”“食疗云”“孟诜食经云”等。其中关于茶的内容,唐慎微《证类本草》引道:“茗:食疗[唐氏引]: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市人有用槐、柳初生嫩芽叶杂之。[15]60”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道:“孟诜[《纲目》引]:治热毒下痢,赤白下痢,以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孟诜食疗[《纲目》引]:治腰痛难转,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顿服。[15]60”此外,另一位唐代医家咎殷所撰《食医心镜》亦引道:“茶: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顿服”[15]234,可治气壅暨腰痛,转动不得。可知,孟诜不仅继承了孙思邈和唐以前食疗药物及食治验方的经验,而且对本草药物同时具备的食疗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深入研究,后世医家纷纷转引其内容,亦是对孟诜关于“茗”条食疗主治、功效、服食宜忌的认同。
2.2 小结
我国首部食疗专篇乃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食治》开篇,孙思邈引用了历代医家对于食治的看法,如引用扁鹊的话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13]448”又引用张仲景之言:“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13]448”之后,孙思邈在其前人经验基础之上,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13]448,说明用药之前先用食物予以调整的重要性。古代的医家从道士、巫觋等演变脱离出来,在日常的做法、服食、看病的过程中,均有运用到具有药食两用的食材治病,茶作为具有药食两用的特性亦逐渐被认识,从传说中的神农到陶弘景,从孙思邈到孟诜,再到以后的唐慎微和李时珍,茶所具备的“药食同源”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3 唐代农书、饮馔类等文献对茶药食两用认可
3.1 农书、饮馔类等文献对茶的药食两用记载
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其中大部分可以从陆羽所撰《茶经·七之事》可以找到,另外《齐民要术》亦有部分记载,其中的文献罗列如下。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10]10”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10]10”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10]10”
杨煜《膳夫经》:“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16]”
贾思勰《齐民要术》:“木茶:《尔雅》曰:‘槚,苦荼。’郭璞曰:‘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荆州地记》曰:‘浮陵荼最好。’《博物志》曰:‘饮真荼,令人少眠。’[17]565-566”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10]10”
《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10]10”
3.2 小结
前四条为饮馔类文献,《神农食经》虽被认为与神农有关,但已被专家考证为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还有华佗的《食论》和壶居士《食忌》所记载的茶,一方面记载了茶的可食用特点,另外具有道士身份的华佗、壶居士认为,茶同时具有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所记载的上药特点,即可久服、多服、无毒等特点。《膳夫经》成书于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晚于《茶经》近100年,作者杨煜认为茶在晋宋以前,关于茶的食用很少听说,之后吴人将茶汁用于煮粥,即可以推论,茶的食用为古老的利用方式之一。另外,“茗粥”已被孟诜的《食疗本草》所记载,是可药食两用的。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农书,其书成晚于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作为农学专家的贾思勰已经认识到苦菜与茶的区别,认为苦菜为荼,即“荼:《尔雅》曰:‘荼,苦菜。’‘可食。’《诗义疏》曰:‘山田苦菜甜,所谓堇、荼如饴。’[17]789而木茶”为真茶,不仅认为可以羹饮食用,且认为饮真茶可以少眠。
最后两条资料虽被《茶经》引用,但都分别来自不同类别的书目,其中《广雅》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属于训诂书类,却保留了珍贵的茶史文献。一方面记载了荆巴民间采茶叶做饼和烹煮法,以及烹煮时加入的调料等煮食法;另一方面记载了饮茶所具有的醒酒、不眠功效。《广雅》所记载的民间百姓制茶饼和烹煮法,后被著名医家陶弘景载入《本草经集注》中,同时赞同在煮茶时加入葱、姜、橘子,或者加入香芼等温性食材,即注意到茶叶寒凉的特性,此后的医家普遍都同意这个观点,并加以引用和增补。
《艺术传》引自《晋书》,其中记载的道士服食法,除了玉石类药物外,草木药物有松、桂、蜜、茶苏等均为上药,具有断谷的作用,而亦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
4 总结
最后,关于早期茶的利用,其食用和药用是分不开的,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其药用功效,茶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在《神农本草经》中已经记载了很多果、疏、菜等之类可以药食两用的本草药物,其经验总结亦被后世的医家、饮食专家、农学家等继承,特别是著名医家孙思邈在长期的从医生涯中,总结和开创了《食治》专篇,从医者的角度,认为茶叶具备药食两用的特性,该观点被其高徒孟诜所继承和发扬,后世的医家普遍认同这个观点,并不断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