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9-01-10

文化与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霍尔甲骨文航拍

文化政治研究是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性议题。孟耕合的《斯图亚特·霍尔文化政治研究的意识形态再发现》认为: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之父霍尔将文化与意识形态、政治联系起来,赋予文化研究以政治实践的内涵,丰富了对意识形态概念及其作用的认知。霍尔重视整体文化中的“差异性”,通过表征这一意指实践阐明意识形态的多义性和复杂性,揭示了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和接受的复杂性。文章对当今的文化和传播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媒介技术对新闻故事的呈现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黄骏和徐皞亮的《无人机航拍技术的进化溯源:基于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的思考》将无人机航拍技术纳入媒介技术的视角,借鉴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的理论考察了航拍无人机在媒介进化过程中的渊源,探究航拍无人机与众多旧媒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文章基于媒介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对无人机航拍技术的进化动力和规律进行了颇有见地的总结。

国际传播是一个广泛探讨的话题。党东耀的《主体间性:后西方世界国际传播的新范式》认为:西方学者提出“后美国”和“后西方”世界的概念,是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是当今世界国际秩序重塑的现实反应,这意味着新兴国家的崛起并成为国际秩序的重要部分。文章指出:国际传播范式将从以西方国家为主体、其他国家为客体的主体性范式,向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共同参与的主体间性范式转变,各个国家之间将以独立主体存在,通过交往和交流实现移情、共享意义,获得良好的互动传播效果。

任光宇的《1904年中国甲骨文发现公告之再发现》通过对刘鹗1904年在《时报》刊登的甲骨文发现公告进行逐日查对,发现该广告自1904年7月至1905年1月共刊登121次,确证了刘鹗借助现代媒体率先向包括在华外国人的世人宣告“中国甲骨文发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推进了原本有欠完整和确凿的中国甲骨文发现学术史。文章不厌其烦,爬罗剔抉,参互考寻,反映了作者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

猜你喜欢

霍尔甲骨文航拍
航拍下的苗圃与农场
甲骨文“祸”字新证
难忘的航拍
三千年甲骨文
这个大童话讲猫(五)名侦探西尼·霍尔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陕西画报航拍
最“萌”甲骨文——心
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的异同
道格拉斯·斯高特·霍尔(194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