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向度

2019-01-10

齐鲁艺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刘 荣

(山东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遵循。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由其所追求的价值理念来引导,核心价值体系是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文化传统等要素的总和。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和汇集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磅礴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坚持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现实选择。文化自信就是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强大文化支撑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从文化向度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出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过程、丰富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之源:社会主义价值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命题

一种社会思潮、思想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价值关系是社会实践中的基本关系,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和制度体系,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核心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发展方向。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P11)毛泽东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P320)社会价值体系在特定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历程中形成,表达本阶级或阶层共同利益诉求和主体需要,在历史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交织中,以文化的方式浸润人的生活世界,形成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积淀为人们内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成为主体进行价值判断选择、价值目标追求的标准体系,进而决定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行为的选择。人创造了文化,并被文化所塑造,这是价值体系发生作用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无论作为理论还是实践,作为思潮还是制度,都体现着价值问题。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路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文化塑造人,改变人,进而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和现实存在的过程,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文化支撑力的现实表现。

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超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提出,体现了对社会发展文化困境的价值追求和现实超越。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著作《乌托邦》第一次提出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在反对封建制度中找寻理想主义的价值追求。乌托邦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有深厚的文化历史传统和超越现实的价值诉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带来的思想、观念、文化领域的变革,开启了人性和理性精神双重纬度的解放,勾勒了未来理想社会中人的解放图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将人从人身依附的状态解放出来,体现了社会文化理想和价值主体——人的诉求。同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又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激发出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在历史文化发展语境之中,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理性精神、公平正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保持着对资本主义制度强烈地批判性,尝试实验他们的理想,虽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其理论光芒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文化脉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思想发展史上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空想变为实践的科学。它不仅接续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文化思想脉络,而且通过对人自由自觉地劳动本质的深入研究,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提出了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它不仅关注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始终关注超越国家层面人类共同的命运,体现了对人主体价值的关注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的实现是人摆脱对物的依赖,走向获取自由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制度和理论,更是一种价值体系,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

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表明,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就会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勃勃生机活力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也成为继续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坚实基础。

二、文化选择: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根基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价值体系的支撑,具有本质性和方向性的核心价值观念,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历程中,经受时代变迁和社会考验,表现着文化心态和思维定式,体现独特的文化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价值主体的多元呈现、多种价值体系的共存,诸多价值观念明确而稳定的核心价值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根本之所在。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革命实践的选择,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进而走向自信的过程。中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历程、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反思和匡正。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逐步廓清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各种历史思潮所带来的价值冲击,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汇聚共识。习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3]。信仰信念信心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根本。

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嬗变。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价值体系和标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维系了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体系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演进中成为封建统治理念,维系封建社会统治。儒学思想体系统摄人们思想观念,内化渗入人们日常行为方式之中,形成中国人独特心理结构和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但在近代价值危机中,中国传统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分化与嬗变,这一过程并非主动的文化选择,而是被动改变。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潮流冲击之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传统和现代、内与外、新和旧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冲突和交融。

1840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不能实现国家和个人历史命运的自然延续。最初,中国选择了学习西方,试图将两种不同社会基础的价值理念嫁接在一起,中外迥异的价值观念冲突中,西方价值观念在中国土壤里明显的水土不服,这就注定了近代中国价值观念变迁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交锋主要是在继承和转折进行的,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西方文化价值体系指引下的殖民势力入侵,使中国被迫纳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在“救亡图存”中开始价值求索。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二元价值观念以洋务运动的失败而告终。“百日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新旧文化冲突激化的产物,在中国文化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中,开始了对西方平等、自由思想的探索,在批判的基础上开始了自身价值观的重建,利用西方的思想武器瓦解了封建专制的根基。从辛亥革命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民主主义价值观兴起,在政治体制和制度层面,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

20世纪之初的中国,传统儒家价值观崩塌后,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主张,但未能形成统一的主流价值观念。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引进西方文化,如何协调中西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是莫衷一是。新文化运动吹响了启蒙的号角,陈独秀号召广大青年树立现代意识,进行思想革命,胡适提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价值重建主题。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思想的指引下,彰显人的独立、自由和尊严,奠定了其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启蒙的重要地位。在对待中西文化两种不同态度的影响下,出现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等不同的价值追求,对当时的思想文化、观念价值产生巨大作用,使中国价值观念在近代发生转型,呈现多元化倾向。自由主义价值观在用西方思想武器改造中国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日后思想流派更加走向多元分化。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共有精神家园何处安放,没有共识。在社会价值观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都是从“精英”政治角度,意欲重塑中国社会模式,精英价值观念和底层大众的价值实际产生了巨大裂缝和隔阂,旧的封建社会遗存下来的文化理念依旧支配和左右着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就造成了价值观念在阶层的背离。在文化冲突、价值分化的状态下,意识形态的弱化和国家政治认同的缺失,直接损害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观念和价值观迫切需要整合和重建。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在中国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发展的实际,承续历史又立足现实,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价值理想,担负起了价值观重建和整合的历史使命。

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社会价值转向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近代中国社会价值取向转向社会主义,源于资本主义文化思想和制度革命的失败。在社会价值取向的抉择中,西方文化思想不能合理地纳入本土文化的发展逻辑,造成社会文化变迁的断流,导致价值转换难以完成。在这一文化冲突的历史境遇下,民主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民主、科学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无法拯救当时的中国,这一切为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奠定了思想解放的基础。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持怀疑态度,而把目光投向指向未来社会理想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契合了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替代了辛亥革命后自由主义的现代化方案,符合了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诉求。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第一批知识分子中,李大钊、毛泽东等都具有儒家思想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个人是社会的存在,个人和社会并不是对立关系,与中国文化特质相契合。青年毛泽东在思想激荡的岁月中,贯通了中西文化、伦理和价值观,保留了文化传统中最为优秀的道德理想主义,为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形成毛泽东思想奠定了文化基础。毛泽东坚持“学无体用,不分中西”的思想,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在于各有不同的“学”,而在于在具体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这一思想最终发展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文化问题上,依据近代中国的现实境遇,提出任何思想理论都要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批判创新”,这就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超越,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探索,实现了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向,既使传统文化得到了批判性继承,也使中西文化精华有机结合。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即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理路,新民主主义论确立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纲领,是对近代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和革命实践的价值整合,描绘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图景,社会价值取向在激荡中完成了向社会主义价值转型,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开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积累获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教育的文化资源。古田会议思想建党的原则,大大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动员能力,凝聚了核心力量。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筑起了对社会主义未来的理想和信念,为中国共产党建构价值认同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实现了五四知识分子追寻的价值重塑。毛泽东从中国历史的主体性出发,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视野下,从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中,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学的叙事框架,他在对历史、哲学、文学的研究中,构筑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民族文化显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文化立场,大众化理念实现党的政治主张和工农兵相结合的大众文化的结合。这一纲领既明确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吸收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同时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成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代言人的地位,建构起先进政党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人民当家作主人”获得了解放。自由、平等成为新中国建构价值观的核心命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法理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人人平等的原则,但是平等原则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逐步演变为平均主义原则。改革开放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批判和反思中觉醒,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4]解放思想的号角廓清了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随之兴起了全社会的“文化热”。人们再一次睁眼看世界,开始了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价值反思,反思人的主体价值和意义。人们开始回归价值主体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消费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文化重建的退场,市民社会兴起,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新左派的价值体系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开放时代持续发出不同的声音,2006年,在和谐文化的视域下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问题。

三、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一种运动、一种制度,也是一种价值。作为价值的社会主义朝向始终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诉求,它推动着作为思想的社会主义实现理论创新,推动着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实现蓬勃发展,推动着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实现民富国强。”[5](P258)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呈现着结构化的价值谱系,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每一次对时代问题的回应,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文化自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作为巩固党和国家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先进文化的指导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目标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基本内容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6]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了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作用,写入十七大党章修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部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2012年十八大党章的修改,写入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并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命题。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形成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国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呈现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等关于文艺发展的重要讲话,2016年“七一”讲话首次把“文化自信”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并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本方略,写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不同时期的提法,显示出这一理念的变化过程,其基本内涵也随着党的理论创新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十九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定位和作用。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在地位上它占据“基本方略”的地位, 在性质上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方向。因此, 它统领和指导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的内容,充分表明了我国文化的繁荣兴盛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进行。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的所属关系,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系统性、完整的,也是历史的、具体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最大实际,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位,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社会主义价值的功能指向,发挥其在文化多元背景下文化激烈碰撞中的定盘星作用。

四、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之境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基。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信念,就会有坚守自信的从容、保持自信的定力、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具有的力量。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之境。

文化结构转型带来深刻的社会转型。我们处于百年历史发展之大变局中。经济政治的较量越来越激烈,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凸显。我们所面临的社会价值观念多元、群体依赖性减弱、个体自主意识增强,给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冲击。多元文化并存带来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同价值理念的分歧亟需整合和指导;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不同利益群体必然产生矛盾,矛盾调和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个人对群体依附性减弱,过去所使用的行政手段在凝聚人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信息社会多主体性,价值观念碰撞越来越激烈,人们由此而产生迷茫困惑,亟需积极地价值引领。如何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核心命题。

文化自信源于科学理论的指导。文化的生命力来自指导理论、指导思想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特殊规律,揭示了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根本途径和理想目标,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一百多年的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指导下的生动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巨大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的创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体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坚持,对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中国梦信心的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力才能得以实现。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充满勃勃生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体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中华文化的立场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理念在中国大地上扎根,与中国传统主流价值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结合,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交汇融通中,立足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价值表达方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当然,文化自信不是孤芳自赏、盲目自信,也不是保守残缺、故步自封,而是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态度,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守住传统文化的根,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襟,在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凝练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铸就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灵魂所在,是滋养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之魂。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价值理念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是价值观自信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理论命题,也是理论指导下决定中国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命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得以实现的关键。当代世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愈演愈烈,西方国家普世价值观的宣扬,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话语权的争夺意欲占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以学术面纱、文艺作品为遮盖所进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的传播,消解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直面现实性问题要求,我党必须做到: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保持高度的自觉意识,建成适应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治理体系,具有现代化治理能力,在历史大变局中保持岿然不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用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发展。理论总是回应时代问题,与时代同向同行是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灵魂,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兴国之魂。要因地因时因势而变,培育践行、推广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文化自信、耐力、定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激活和焕发在中国文化的生命力。

新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自信,是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大力量的战略任务,用好文化力量滋养核心价值势在必行。坚定文化自信,强化价值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需要我们在文化的繁荣发展中,以文化力量占据价值体系制高点,塑造当代中国价值形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汇聚中华民族强国梦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