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大众化时代大学生美育实践管窥
2019-01-10李薇
李 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审美大众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大学生美育实践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同时也对美育实践的现代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美育如何在顶层设计与落地实践完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价值预设,审美如何破除消费主义导致的主体异化,构筑大学生主体文化自觉,树立主体文化自信,亟需对大学生美育实践主要矛盾、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等维度进行全面审理。
一、审美大众化时代的主要矛盾
审美大众化时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审美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矛盾凸显,引发美育价值建构失衡,轻人文重经济,美育价值功能濒临失效。
当下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然渗透至高校。审美大众化时代,无边的消费主义消弭美与生活的边界,审美走向泛化。本属精英上流阶层话语范畴的审美下拉至普罗大众圈层,渗入寻常学生家,成为大众日用而熟知的消费品。如同韦尔施所言,“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被美化的真实世界里,装饰与时尚随处可见。它们从个人的外表延伸到城市和公共场所,从经济延伸到生态学。”[1](P109)
大学生在享受美的愉悦之时,亦不可忽视,对美的诉求日益增长,而艺术市场供给却不平衡不充分。不匹配的主要矛盾表征为优质审美资源供给不足。问题症结在于商业浪潮势不可挡,艺术实难保持自律,艺术家难保清高,审美不可避免地被时代裹挟,走向商品化。经济全方位改变艺术的生产传播,削弱了艺术品质格调。经由市场规则甄别取舍,再由大众传媒推波助澜,造势传播,看不见的“手”布控“生产-流通”全产业链,最终实现巨大经济利润。“所有这一切,都是投资资本取得的成就,资本已经变成了绝对的主人。”[2](P138-139)艺术不再自在自为,转向市场经济,服膺绝对权力。大学生每时每刻接受到千差万别的艺术信息,不过是同一哲学的衍生物。同一性不仅在艺术生成环节,制造流水线上可批量复制海量的文化商品,践行交换价值,形式大于内容,同时在艺术流通环节,遮蔽裁剪事实,把控传播渠道,压抑多样化艺术个性,实现对艺术市场的全面侵占。本雅明推崇的“灵韵”不再闪耀,“光晕”消失殆尽,徒留阿多诺所言“幽灵般”“残败的、薄雾般”特性。艺术无法提供本应吟咏情性、陶冶情操、涤荡心灵的审美体验。浅表化感性愉悦放置首位。人类学、形而上学等孕育的万能美育说与审美实践发生激烈冲突。审美消费和娱乐属性凸显,精神慰藉衰微,生命关怀悬置,官能欲望强烈。韦尔施直陈“取悦感官的某种安排,亦被称之为‘审美的’。升华因素如此降尊纡贵,审美需求已经接近了本能领域,甚至是在此一领域中孕育而出。”[3](P19)如此审美,注定无法消解大学生主体面临的物质与精神、灵与肉、个体与社会、自由与规训、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等多元矛盾。
特别从人与物的进向考量,当下美育实践给予大学生的现实关怀指向不清,孱弱无力,人为物役,个体自由意识随之延宕。逐利的市场经济,短平快的商业规则“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4](P6)艺术的否定意义、批判效能、超越气象消失殆尽。自律从反叛走向认同。本应摆脱情欲冲动和工具理性的美育,优质内容资源匮乏,导致大学生主体对艺术品的占有式消费替代返观内心,背离澄怀味象,摒弃澡雪精神。市场价格成为衡量审美目标价值的尺度标杆。美育主体驯服于“赢者通吃”的商品意识形态,美丑不分,善恶不辨,心智退化,失去鉴赏力、辨别力、思考力,沉溺于外在、表面、物化的存在状态,丧失追求审美整体的动力,退化为单面人,自我存在的本真意义被消解阉割。由此审美价值结构被置换,功能意义被解构。快感式消费单一的文化商品代替美的沉思默想与艺术的沉潜静观。审美于心性结构的建设性作用被遮蔽,难以疗救人心。美育为大学生提供的终极关怀虚幻模糊,难抵人心,主体渐趋异化。
在美与育、无功利与超功利、道与器的张力下,美育亟需返回发生现场,问道西方圣贤,对话东方智慧,方能厘清立意高远、扎根生活的美育价值,解决审美大众化时代的主要矛盾。
西方美育之要,建基于鲍姆嘉通、康德、席勒知情意三分。审美不依赖于某种推论或论证,而是借助感觉,在真善之外,开辟谜一样美的疆界,关涉人的情感态度。相对于西方纷繁驳杂,断裂式解构建构,中国美育价值功能主线清晰,脉络分明。理论框架、言说方式一脉相承,鲜有裂变。但面对新型的文化样式和生活样式,美育仍需细思明辨其理论阈限,辨析中国语境下审美大众化运作机理以及大学生族群特征。
当前审美大众化时代,优质审美资源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强的审美需要,艺术走向商品化、技能化、功利化,忽视心灵化育。美育主体作为自由对象的实然性存在与消费时代经济人应然性存在矛盾尖锐,主体物化,产生文化自卑。美育必须面对大学生近在眼前的“蚁族”生活,关注咫尺之间的“新穷人”危机。假如美育采取盲视态度,无法帮助青年解除现实以及对未来的困惑,摆脱精神上的迷茫,势必导致青年失去创造生活的能力。
依循中西美育学理逻辑,“美育何为”的问题需在此历史截面,梳理勘定价值定位,打造优质的审美内容,营造开放的审美环境,完善美育超拔于生活、专注于个体的言说范式,以期治愈大学生身份焦虑,消解身份认同危机,培育文化自觉,涵养新型审美品格,丰富文化底蕴,构筑心灵世界,帮助其适应审美泛化,重建文化自信,满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当代美育价值意求与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
二、审美内容生产: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美的生活世界
审美大众化时代,优质审美内容为王。通过植根美的生活世界,导入优秀文化成果,解决当前美育优质内容资源贫乏之急。借助精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准发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培育文化自信。
放眼当下流行文化的商业运作、流通机制,无以复加、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步步为营,诱导听众。以商业运作娴熟的电影电视剧为例,经过前期市场细分调研,锚定受众喜好,选定角色,编制情节。一切均如大众所愿,喜欢的演员,特定的市场,快餐式的消费,快感按剧本节奏如期展开,没有余味,徒留票房,空留谈资。尤其是外来文化产品挤占民族文化产品消费空间。日流、韩流、美国大片占据主流,制约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壮大。
面对如此境遇,当下美育应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优质资源失衡的预设前提下,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艺术自在自为的自律性,创建有民族内涵的本土化美育系统,架设由审美到中国文化建设与生活改造的桥梁通道,培养主体适应全球化的审美判断力,实现审美旨归。
有学者提出“我们的艺术教育、美育,如何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头上的宣传,而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艺术,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这些文化艺术的影响和引领,从而自觉地增强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5]除了常规途径常态化,夯实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加大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扶持力度之外,美育的教学内容亟需溢出旧有框架,加快中华传统文化的转换吸收。大力吸纳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扩充教学内容,打造美的校园环境。触目即美、入耳即美,全方位营造美的氛围,着力美的生活世界的创设,进而延伸至广阔的生活天地。胡塞尔现象学对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做出区分。抽离于生活世界的科学世界,由概念逻辑组成。执迷于科学世界的美育,必然走向纯粹知识、单一技能的训练,背离异彩纷呈的生活实践。由此可见,美育亟需融智性知识与普遍知识为一体,纳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为一炉,以此介入当下社会改革和思想文化建设,抒发济世情怀,持存对社会语境的敏锐度。换言之,“审美不是一种先天的原始的能力,而是一种被理性设定的观看世界的方式,那么审美这个词就意味着,‘应当这样去看这个世界’。”[6]不脱离现实,回应主体需求,克服主体文化自卑的沉疴痼疾,直指人心。
三、审美渠道建设:协同共建共享“互联网+”智慧美育,重视个体审美体验
传统美育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式,教学手段单调死板,内容文本既定陈旧,课程开发仍属流程化、集约式、“大一统”模式。当前时代大学生言说方式、话语呈现为游移不定、变动不居、转瞬即逝的个性陈述状态,两者无论从本质上还是方法上,都存在巨大差异。特别是审美消费泯灭美丑界限,打破善恶藩篱,对美育能否落地提出重大挑战。美育载体渠道有限,传播乏力,无法回应当下信息化需求,美育功能遮蔽。由此当代美育应着力立足个体的审美体验,充分重视渠道建设,借鉴市场运作机制,协同共建共享“互联网+”智慧美育,契合大学生生活习性,借助全媒体、整合营销推广,线上线下全覆盖,渠道制胜,突破之前第二课堂时空之囿,跨时空、跨地域、不落幕地给予主体更多审美体验,回应美育价值诉求渠道建设之需。
“互联网+”智慧美育即借助移动、物联网、传感、VR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协同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化育人端口,线上线下合力搭建媒介融合时代智能化、全媒体、交互式美育平台,共建共享美育,助力丰富个体审美体验,增强美育实效性。
根据“移动审美方式”调查,通过635个样本得出“手机媒体的审美功能最强”、“人们对智能手机中的优质审美资源需求强烈”、“手机媒体在社会美育上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结论。[7]沿此路径,审美实践着力以手机为应用载体,以社交媒体、公众号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随时随地生产、传播、交流审美信息,发挥集群效应,消弭时空界限,满足主体日益增长的即时性、日常化、多元化、个性化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表现等需求。优化审美实践,便于个体随心所欲沉浸式享受智能型审美体验。通过大学生自主定制式美育载体方式的创新变迁,促成美育落地。
除此之外,在云技术支撑下,智慧美育体系开发实用APP,新智能学习软件等工具,建设情境式社区,促成易班跨校学习型美育部落形成,完成人与人、人与物的多通道沟通。经由发现美、传播美、创造美,实现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创新自我的美育主体建构。
借助大数据分析、全数据记录、数字化审美实效在线追踪、学习成果评估、教学效果诊断等功能,可实现全过程挖掘美育实施节点,便于教师从学生个性心理、审美习惯入手,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干预,给予布卢姆界定的情感领域,兴趣、信念、价值、态度等个性品质更多的关注与参与。无缝切入,因材施教,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理解、选择、行动,推动美育入理、入情、入境,实践自主、自律、自由的主体人格,实现美对人性的全面解放。
智慧美育藉技术之力照亮专属“你”的美,让美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审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与环境和合共生,开创美育实践澄明之境。唯有如此,美育才能赋予大学生强大的内心,助益其灵魂发育,引导在错综复杂的思潮变动中辨别是非,提高应对人生波折和社会矛盾的能力,过一种有意义、有趣味、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审美大众化时代,美育坚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超越性,直面大学生现实困惑。通过协同营造美的生活世界、共建共享“互联网+”智慧美育,对审美体验做出智性实践,聚焦精神成人,涵养人文精神,推进审美价值叙事与中国价值重建在现代化进程中深度契合、双轨并行,促成当代美育完成引领造就民族复兴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时代使命。有如鲍桑葵所言“尽管有这一切不利的条件,人现在却是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是人了,他必将能够找到满足对于美的迫切需要的方法。”[8](P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