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谈:写作是在实现一种可能

2019-01-10○邓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功利性庐山写作者

○邓 涛

写作是在实现一种可能,让一些人进入你的生活。我需要这样的容量,让更多人通过文字的渠道,和我在一起。或许,这是勃勃的野心。写作是孤独的,缺乏温暖,像我这样,在北方读书,在南方工作,整个青春面对空空的窗户,仿佛人生的遐想被薄薄的玻璃隔离。我在尽力描绘理想状态,以最大的空间容纳更多的人。在此之前,必须阅读,因为我清楚以前写作者也在某种孤独的状态,很想了解他们,了解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某个独立的人生活中的况味。庐山是我常去的地方,我甚至相信这座山与我存在着亲缘,母亲说我出生一百天的时候就在庐山,在仙人洞前的合影证明了这一点。它的雾在努力遮掩一些东西或某个人,庐山的“庐”从字义上讲是房子,里面有我相对熟悉和完全陌生的人,先是隐士,后是达人,他们都往里面去,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思考与读书。读书是件美事,起初没有功利性,是生活的一部分,用耕读完成物质和精神的部分,“耕”与“读”像“人”这个字的一撇一捺。我羡慕这样的生活,从而向往庐山。

是的,读书是状态,写作是姿势,它们都是生活,是人间的美事。剔除功利性的写作是干净的,也是让人快乐的。布考斯基说:“一个人在白纸上写下的东西,自会证明他的灵魂。”

汉字是通灵的,在我眼里,古代中国不止四大发明,而有五大发明,包括伟大的方块字,当然,我是戏说。古老的汉字虽不属于科技,但它的影响是覆盖性的,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强悍的支柱,同时将中国与其他国家区分开来。我们在汉字中阅读与写作,感受祖先神性的力量,这是华夏子孙的无上光荣。写作者对文字的感觉非常重要,长期的训练把人潜在的天分激发出来,挖掘出人思想、灵魂中灿烂的东西。

《庐山读书处》尽量表现传承的意味,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承接的过程。人生代代无穷已,我们不但要读西方的书,更要读中国的书。在汉字中接收从古而来的信息,这是一个民族在无论多困难的境遇里都要坚持下来的理想、道德和生活方式。

庐山是高妙的、神奇的,令人快慰的是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不远处。

猜你喜欢

功利性庐山写作者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庐山 牯岭!Cooling!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毛泽东登庐山
写作
《李白 庐山谣》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