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剥苔不尽主阴虚❋
2019-01-10李佳佳陈仁波盖国忠
栗 蕊,李佳佳,陈仁波,盖国忠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舌苔是指舌面上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正常的舌苔一般是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由于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以形成不同的病理性舌苔。依据《中医诊断学》[1]内容,花剥苔属于剥苔的一种,是指舌苔多处剥落,舌面仅斑驳残存少量舌苔者。大多数医家认为,花剥苔是由于胃气不足、阴虚内热形成的,也有认为是气血瘀滞、湿热内蕴而成。盖国忠教授临证30余年,临床过程中极为重视舌诊,注重舌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其对“花剥苔”的主证见解独到,与教材和文献认识有所不同,认为花剥苔不尽主阴虚。
1 花剥苔文献研究举隅
笔者通过整理花剥苔的文献发现,大多数医家认为花剥苔是由于阴虚内热形成的。张美云[2]临床上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花剥苔,认为花剥苔小儿多见,多是胃之气阴两伤的表现。孙远岭[3]根据其临床经验认为,花剥苔可能是由于阴液亏损、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脾胃虚弱、瘀血阻滞、湿热内蕴等原因形成。温振英等[4]对花剥苔患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得出花剥苔主要是由于脾胃气虚和脾胃阴虚形成的。鲍菁[5]通过17例小儿花剥苔的临床总结分析认为,花剥苔的病机是气血瘀滞。刘高丽等[6]通过临床中30例小儿花剥苔的治疗研究分析,认为花剥苔的病机多是阴精亏虚、气血瘀滞。李伟[7]用化虫丸治愈花剥苔1例,认为花剥苔的形成可能与蛔虫有关系,蛔虫也能引起脾胃不和、脾胃气机紊乱。
现代研究大多表明,花剥苔的形成与免疫机制、体质因素、过敏反应等有关。李福凤等[8]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562例儿童,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细胞亚群、细胞趋化因子受体表达量等,结果表明花剥苔的形成与T、B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出现异常及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升高有关。陈黎等[9]通过观察芪芍健脾口服液对花剥苔哮喘患儿免疫指标的影响,认为花剥苔的形成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CD4+及CCR3增多,可能促进花剥苔的形成,这些研究为花剥苔形成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医者[10]认为,花剥苔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过敏反应等有关。有研究[11]认为,花剥苔与精神因素、胃肠功能失调、贫血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免疫功能、过敏反应等都与胃肠功能有密切关系。
2 花剥苔主证新解
舌苔是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形成,反映了脾胃之气的强弱。正常舌苔,一般是薄白不厚,干湿适中,舌面分布均匀。花剥苔则是舌苔多处剥落,舌面仅斑驳残存少量舌苔者,属于剥苔的一种。《中医诊断学》[1]认为,剥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胃气匮乏、不得上熏于舌,或胃阴枯涸不能上潮于舌所致,总之是与气阴虚衰有关。剥苔的范围大小多与气阴不足程度有关,剥脱的部位多与舌面脏腑分布相应,如舌苔前剥多与肺阴不足有关,舌苔中剥多与胃阴不足有关,舌苔根剥多与肾阴不足有关。
花剥苔是剥苔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不规则剥落,并不完全遵循上述原则,在临床上多见于儿童。笔者跟随盖国忠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花剥苔并不都伴有阴虚证,而是可见于多种证候。盖国忠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对花剥苔有较为独特的认识,认为花剥苔除主阴虚内热外,还可主阳虚阴盛、气机紊乱、邪实阻滞等。
2.1 阴虚内热
舌苔为胃气蒸化胃中食浊上熏于舌面而形成的一层苔状物,若胃阴枯竭,不能上蒸于舌,致使舌苔剥落形成剥苔。而阴虚生火,火主腐败,火走一经,灼伤此经循行处之舌苔使苔消亡,可致不规则剥落,从而形成花剥苔。花剥苔是剥苔的一种,阴虚内热是其形成的一种原因。大多数文献与教科书赞同此观点。
2.2 阳虚阴盛
舌为脾之外候,脾与胃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苔由脾之阳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脾阳虚衰,蒸化功能减弱,不能均匀上蒸胃气于舌面,故可使舌苔剥落形成花剥苔。
阴阳互为消长,阳虚到一定程度阴盛格阳,虚阳上浮则生虚火,火走一经灼伤舌苔,使舌苔不规则剥落,则形成花剥苔。且阴阳亦同消同长,阳虚甚则可导致阴虚,也可能形成花剥苔。
2.3 气机紊乱
花剥苔是剥苔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剥落不均匀,舌面有舌苔斑驳残存,是由于胃气上蒸不均匀而成。然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同居中焦,彼此相连,一运一纳,一润一燥,一升一降,脾主升得胃气不至于升发太过,胃主降得脾气不至于下降太过,彼此平衡共主受纳运化。胃气需依赖脾气的蒸化上升濡养舌面成舌苔,若胃气不足或脾气虚衰无法使胃中食气上蒸于舌面,使得舌苔剥落而成剥苔;若脾胃之气机紊乱,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胃气不能均匀上蒸于舌面,则形成剥落不均的花剥苔,花剥苔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脾胃气机的紊乱。
2.4 邪实阻滞
邪实主要包括水湿、痰饮、瘀血等阴邪。水湿和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产物,清者为水湿,稠浊者为痰饮,瘀血是血液运行不畅所形成的产物。三者皆为阴邪,停于机体阻滞气血运行,不能上荣于舌,且三者皆易于阻滞气机,使气机紊乱,不能均匀上蒸胃气于舌面,可形成花剥苔;痰饮、水湿、瘀血等阴邪在体内停留日久,郁而化热,形成实热,热极生火,火主腐败,循行一经,灼伤舌苔,亦可形成花剥苔。
3 典型病案
案1:杨某,男,5岁,2018年3月16日初诊:患者平时容易感冒,感冒后咳嗽总是反复不愈,曾自行服用止咳药,也曾到医院输液等治疗,效果都不佳,遂就诊于盖国忠门诊。症见咳嗽3 d,痰少色白质黏,纳呆,腹胀,舌苔花剥色白,脉虚数。处方:炙黄芪25 g,茯苓20 g,炙甘草15 g,苍术15 g,枳壳10 g,生晒参5 g(先煎),生白前10 g,生百部6 g,蚕沙10 g,厚朴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8年3月23日二诊:服药后咳嗽症状消失,花剥苔有所改善,食欲有所增加,腹胀减轻,上方去生白前、生百部,连服7剂,巩固疗效。
按:该患者咳嗽,曾用止咳药无效,其舌苔花剥、纳呆、腹胀,盖国忠认为其病机主要是中焦脾胃气机紊乱。由于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气升清功能障碍,从而肺不宣降导致咳嗽。故用药从调理中焦脾胃入手,用黄芪、茯苓、甘草、苍术、蚕沙、厚朴等调理脾胃气机,佐生白前、生百部止咳药,疗效颇佳。
案2:刘某,女,14岁,2018年5月18日初诊:患者经常头痛,心情抑郁1年。曾自服止痛片、小柴胡颗粒等效果不佳,也曾进行西医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遂就诊于盖国忠门诊。症见头痛痛处固定在头部右侧一处,时恶心,心情不佳,睡眠质量不好,梦多,二便尚可,舌暗苔花剥,舌下脉络瘀阻,脉涩。处方:柴胡20 g,川芎20 g,陈皮15 g,枳壳10 g,赤芍15 g,桃仁10 g,红花10 g,生地10 g,当归20 g,郁金10 g,甘草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2018年5月25日二诊:服药后头痛明显减轻,睡眠转佳,心情好转,效不更方,继服上方,连服7剂巩固疗效。
按:该患者头痛,心情抑郁,曾自服药物及进行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其睡眠质量欠佳,舌色暗,舌苔花剥,舌下脉络瘀滞,一派瘀血阻滞之象。盖国忠运用血府逐瘀汤及柴胡疏肝散加减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疗效颇佳。此患者舌苔出现花剥可能是瘀血阻滞形成的。
4 讨论
诊病过程中,望舌是辨证施治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注意舌质的颜色、形态,还要注重舌苔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都能有效反映疾病的情况。舌苔的厚薄可以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的深浅,舌苔的润燥能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及输布情况,舌苔的腐腻可有效地反映体内痰浊、食积情况,舌苔的剥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气的强弱,但不要见舌苔有花剥者皆认为是阴虚,要全面考虑。盖国忠认为花剥苔在临床上较多见,其除主阴虚之外,还主阳虚阴盛、气机紊乱、邪实阻滞,一定要四诊合参才能辨证准确。
盖国忠在临床用药时非常慎重,若患者舌苔花剥并伴见一系列阳虚证候,脉沉弱,要考虑恰当地运用补阳法,阳气生,苔自然生,另外也要注意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的情况,切不可按阴虚施治;若患者苔花剥并伴有一系列脾胃不和症状,考虑适当运用调理脾胃气机的方法进行治疗。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气机的调理尤为重要,脾胃气机调和,胃气均匀上蒸,苔自可恢复。在调理脾胃气机的同时还要注意疏泄肝气,肝主疏泄,对脾胃气机有直接影响,故可以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适当加入疏肝理气药物,效果更佳;若患者舌苔花
剥,且体内有阴邪阻滞一派实象,要考虑适当采用攻实邪的方法,邪去正安,舌苔自然恢复。总之,在临床诊病过程中,要注意舌苔的变化,花剥苔不尽主阴虚,还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进行辨证,才能收到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