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厨是怎样炼成的

2019-01-10

苏州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电扇家常苏州人

郁 岚

老苏州都知道“长城电扇,电扇长城”,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城里谁家没有一台长城电扇在吹啊摇啊,那是苏州人的骄傲,也是苏州人的家常。现在呢,新苏州人都知道电视台的六点乐活档,都知道烹饪大师蒋晓初在平民百姓家对各种家常菜肴的绝妙评点。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当年长城电扇厂食堂里的那一块红烧肉吗?那块红烧肉引得多少厂外的老吃客专门到电扇厂食堂来品尝啊。仅凭一块红烧肉就能获得如此江湖名声,可见蒋晓初出手不凡。可以说,那是大师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

蒋晓初成为蒋大厨属于偶然。他坦言当初自己并不喜欢厨艺,小时候家境良好,不需要考虑吃饭问题。难怪会给我“不情不愿”的印象。说不情不愿也不对,他只是没有一般人们印象中厨师的那种“油”劲儿。他是68 届初中毕业后随上山下乡的大潮去了苏北农场,也许正是在贫瘠的盐碱地上,他真正体会到了浪潮般涌来的对食物的欲望。那个年代里,年轻人对于食物犹如对于爱情一样热切渴求,在爱情的念想中沉沉睡去,又常常被饥肠辘辘唤醒,对于食物的憧憬像怀着爱情一样令人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蒋晓初熬过了五年。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当蒋晓初回到城里并被安排做长城电扇厂食堂工作时,他是欣然接受的。性格使然,他无法挑剔工作,只有兢兢业业去做好,做到最好。

恰逢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新老交替的年代,思想界如此,各行各业也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孩子已长大成人,旧中国过来的手艺人在老去,缺憾多多,机遇也多。蒋晓初在苏州菜馆(得月楼前身)完成了烹饪技艺的学习后,从七十多岁老师傅手里接了班,担负起电扇厂食堂的烹饪重任。随着长城电扇的名扬天下,厂里不断有领导视察,全国各地的商家参观学习,外商代表团的来访,长城电扇厂食堂更是重任在肩,接待任务络绎不绝。如何用菜肴的魅力来影响他们,让世界各地的人领略并且接受?蒋晓初功不可没,他大胆尝试着将西菜引入到苏帮菜中,赢得了中外来宾的啧啧称赞,这一创造性的举措逐渐在餐饮江湖蔚然成风。各种宴席、鸡尾酒会、冷餐会,蒋晓初沉着应对,他是将菜肴当作长城电扇来做了啊,每当客人吃得笑逐颜开,蒋晓初心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油然升起。

从企业食堂,再到市政府机关食堂,功成身退后又转战电视里的千家万户,大师蒋晓初一直在平民中行走。

作为一个“中国资深烹饪大师”、“苏帮菜宗师”称号获得者,他虽然退休了,但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他一直在想,在思考。古人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扩大,新苏州人的融入,苏帮菜必须往前走。他反复强调着一个烹饪理念:继承,融合,创新。如何融合?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他一直在思索,在实践。他曾设计制作了无数的家常及宴用菜肴,如姜松桂鱼、生蒸乳腐汁肉等被列为江苏名菜,收进了《江南第一宴》和《新潮第一宴》菜谱,流传于世。如今他更是身体力行,在餐饮的园地里耕耘着,用自己的严谨和认真,为美食天地送来姹紫嫣红。

猜你喜欢

电扇家常苏州人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家常回锅肉
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吹电扇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拿错电扇
不把电扇当玩具
家常豆腐不长呀
张建霖
家常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