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感受长笛的魅力
2019-01-10昆明聂耳交响乐团
■杨 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
长笛是最早产生的木管乐器之一,属于吹孔气鸣乐器,是现代管弦乐团、管乐团、军乐团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属于木管组,也常用于独奏、重奏和室内乐。它的家族包括短笛、高音长笛、中音长笛、低音长笛和倍低音长笛等。长笛最初的形态是横吹笛,最早于12世纪从亚洲传入欧洲,形似中国的竹笛,经过约600多年的改进,到17世纪后期由法国木管乐器制造家奥特泰尔完成为现代长笛。19世纪30年代,德国慕尼黑著名的长笛改良家、演奏家特奥巴尔德·波姆(1794-1881)研制出了更符合科学原理的带有机械传动装置的长笛,它在音准、音色、音量和音域等方面都比老式长笛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后在1847年将长笛的管形和音键加以改进,又对音键的机械装置做了优化,极大丰富了长笛的表现力和演奏技能,完成了定型,使这一乐器标准化,这种长笛被称为“波姆式长笛”,流传至今。长笛有宽广的音域范围,低音区音色丰美醇厚,弱奏时大调音色冷漠凄凉,小调音质柔和,中音区音色清澈朗润,很富感情,音色柔美温存,透明纯洁;高音区音色光辉明亮,穿透力强,清晰开朗,演奏技巧华丽多样,最擅长表现大自然,比如森林、田野、春天、湖畔、小溪、清晨第一缕阳光、山林中的回声和叽叽喳喳的小鸟,都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中,德彪西更是把长笛每个音区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部里程碑的作品。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Debussy(1862~1918)出生于巴黎,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是法国名列第二的作曲家,管弦乐配器大师。在19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段时期,法国巴黎是欧洲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的发源地。“印象主义”一词来源于美术,第一次用于音乐是在1887年,在印象主义画派以及象征主义文化的熏陶下,印象主义音乐孕育而生。这正是德彪西首创,他的这种音乐风格极具创新精神,创作手法非常大胆,像绘画一样,有一种超越现实、模糊抽象的色彩,在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和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搭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德彪西创作了多部长笛作品,在创作理念方面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具有明显的印象主义风格,同时对长笛的运用达到了极致的水平,深入而生动地感知到长笛乐曲的内涵与思想。在19世纪末期的巴黎,出现了一批以马拉梅Stephane.Mallarme,魏尔兰Paul.Verlaine等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艺术家、诗人、画家,他们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这也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的音乐创作。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就是德彪西于1892年根据他的密友——法国诗人马拉梅的同名诗而谱写的一首梦幻般的乐曲。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和规整,也没有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和感伤,只有德彪西的独树一帜。他曾这样说:“难道我们的责任不是找到适合这个时代的交响曲式吗?产生飞机的世纪有权拥有它自己的音乐”。德彪西在创作《牧神午后前奏曲》时,将管弦乐队里各种乐器进行了大胆的不同组合,创造出了柔和的、闪烁的音响效果,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虚无缥缈,似梦似幻的色调和气氛。作品描写了在一个炎炎夏日的树荫下,有一位半人半神的牧神正在午休,他在半梦半醒之间,恍恍惚惚地走进了艾德拉山,山中云雾缭绕,牧神隐隐约约看到一位翩翩起舞的山林水泽仙女,并且和爱神维纳斯度过了魂消魄散的时刻。当牧神慵懒地醒来,回忆起梦中的情境,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整部作品的旋律行云流水,长笛在其中演奏得委婉动人,德彪西以其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细腻独特的理解和高超的配器技巧,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似梦似幻的神话传说。《牧神午后前奏曲》被公认为音乐史上第一部印象主义音乐作品,色彩朦胧,似真似幻。德彪西曾说:“这个作品可能只是马拉梅这首诗的背景,为了把人们带到和诗相似的意境之中。”马拉梅听后这样评价:“我认为除幻想外不应该有任何东西,对物体的思考,这些物体激起了白日梦的飞逝形象,这就是歌,你的交响诗《牧神午后》跟我的诗歌很协和,它用微妙、迷离的音乐衬托并丰富和提高了我的诗意。”
翻开乐队总谱,可以看到全曲分为三个部分,木管组在整部作品中占据了主角地位,弦乐声部只是作品框架的勾勒和渲染,这和以往古典主义音乐或浪漫主义音乐中偏重弦乐器的情况大不相同。节奏上使用了复拍子,9/8拍,12/8拍,节拍不断无序地变化削减了规整的律动,将音乐线条变得懒散而不失流动的形态。乐曲一开始,就能让听众感受到一支长笛吹奏出一段牧歌风的音调,长笛中低音区丰美醇厚,柔美温存的音色在随性表达中从远方传来,灵动低沉的旋律带来一种飘忽不定,似梦似幻的美,将“牧神初醒,带着一丝慵懒气息,回味着梦境中的情景”这个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犹如山林水泽仙女就在眼前。长笛演奏的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在不断变化的伴奏陪衬下,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梦幻般的意境。接下来圆号的出现,让人们联想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圆号长时间的弱奏,有缓慢懒散之意,将乐曲的结构朦胧地勾勒出来,牧神的慵懒形象立刻浮现眼前,竖琴的加入,作为背景音色,衬托出一种精致、高雅的气质,让人有种置身梦境的感觉,使得似梦似幻的乐曲场景得以生动再现。当长笛第三次演奏出这段缠绵的旋律时,其他木管乐器陆续加入,竖琴弹奏出流动的分解和弦,弦乐的五个声部相互交织,此刻的音乐色彩就像万花筒般千变万化,午后灿烂的阳光,芬芳的草地以及似醒非醒的牧神,这些画面一一登场。
乐曲的第二部分为展开部分,同样是木管为主,弦乐为辅,长笛为中心。首先由甜美的双簧管演奏出一段明亮,热情的旋律,速度时而平缓,时而紧凑,呈现出梦幻般爱情的主题,接着更加明亮的色彩出现,弦乐应用了不规则的七和弦、九和弦,色彩变得强烈,表现了炎炎的夏日和牧神在梦境中遇见仙女的热情。在一串串波光粼粼流水般的竖琴声中,温暖的圆号声融入其中,缠绵的对话,描绘了牧神和维纳斯女神在一起的情景。接着,木管组的其他乐器相继加入,把音乐色彩展现的更加丰富,奏出了爱情的迷离恍惚,把一场“爱情的白日梦”展现得栩栩如生。接下来,随着音乐的发展力度逐渐增强,各种乐器衔接更加紧密,织体更加细腻,表现牧神陶醉在甜蜜的爱情之中。乐曲的旋律随着印象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共同描绘出了千变万化的音乐色彩,使乐曲的热情达到了高潮。这体现了德彪西对管弦乐队各种乐器在不同的组合情况下,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革新性的应用,特别是在长笛的应用上,没有过多使用长笛的高音区,而是偏重低音区和中音区,通过高超的配器手法,产生出前所未有的音响效果,把长笛的演奏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与印象派绘画强调光与色的重要性相同,德彪西在创作长笛作品的时候也非常强调每一种乐器在配器上的暗淡、怪异、空幻的音响效果,通过差异化的组合手段,得到新颖,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他的音乐里是奇异的幻想色彩,细腻繁复的和声以及新奇而富有特色的配器,这是德彪西在乐器使用方法上的大胆创新,这也正是印象派所崇尚的瞬间表达需求。
乐曲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简单再现,整个音乐的发展是以线性为主题不断向前推进,就像小河流水一般,每个乐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长笛仍然是主要的演奏乐器,但作品的调式调性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乐曲背景的音响逐渐减弱,暗淡下来,长笛在弦乐犹如波光粼粼的湖面般的旋律伴奏下,再一次演奏出了慵懒闲散的主旋律,但是旋律的轮廓已经越来越模糊。随后双簧管、英国管、大提琴分别和长笛用轻柔的音量演奏了朦胧慵懒的旋律,越来越安静。这样的配器形式描绘出了当梦境里发生的一切一个一个地消失了,牧神又回到了炎炎夏日的阳光,安静的森林,朦朦胧胧的睡意之中,他感到寂寞、疲倦、孤独,其实是在做一个朦胧的白日梦。最后,乐曲在朦胧、飘忽、神秘的气氛中慢慢结束。
在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这部作品中,“印象”一词得到了完美地呈现,也发挥到了极致,完全没有了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的结构,没有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表达,冲破了传统的技法,取而代之的是朦胧的调式调性,模糊的旋律轮廓,自由松散的节奏,千变万化的和声色彩。由此可见,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作,也是长笛的代表作。长笛从始至终贯穿其中,音区不断地变化,音色时而丰美醇厚,时而清澈朗润,犹如万花筒一样,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变幻的状态,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长笛游刃有余的演绎中,将看似不规则的旋律串联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长笛这种富有独特音色魅力的乐器在这部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笛因其刚柔并济的音色,既可与管乐器水乳交融,又可和弦乐器交相辉映。在丰富的演奏形式下,演奏者可将长笛的特有音色进行主动的调控,达到与其他演奏乐器的音色更加融合的目的,给听众带来如痴如醉的感受。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延续了浪漫主义后期的部分音乐元素,也开创了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对20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因此他被誉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20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者,奠定了他在音乐界的不朽地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