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艺术 幸福人生

2019-01-09丹心

天工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泥料匠人景德镇

丹心

姜增雄说: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使命感,将发展传承自己心爱的艺术作为使命,能成就艺术工作者最幸福的人生。

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总是离不开文化。所有的藝术,都是文化这一根上长出的枝叶、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若离开了文化之根,枝叶便会枯萎,花朵便会凋谢,果实更无法长成。说到文化,又自然离不开让它扎根、滋养它生长的民族土壤,正是这片由无数人组成的土壤,为文化之根提供了足够的养分,让它有所凭借、有所依存。我们每一个人,作为这片土壤中的一颗沙粒、一块碎石,都在有意无意之间,为文化的成长献出自己的力量。在众人之中,那些杰出的艺术工作者,更是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使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正是怀着这种使命感,姜增雄完成了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位艺术家的蜕变。

一抔泥土,不知生于何时,历经千百年的雨雪风霜,就像朴实的百姓,代代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之上。被高手匠人采来,打作泥浆,在一遍又一遍的磨洗中去粗取精,最终选出上等的泥料,就像在时代风潮之中崛起的有志之士,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率先走在时代前沿。经过匠人的捏、揉、削、磨,在双手之柔和刻刀之刚的共同塑造下,泥料渐渐变成了器皿的形状。涂好釉料,绘上花纹,精美的瓷器便初见模样。将其送入窑炉,施以烈火炙烤,让原本柔软的泥料变得坚硬,让釉与泥的结合变得紧密,开窑之日,便满目华彩,一窑成型的瓷器就此诞生,登上大雅之堂。正如在种种艰难困苦之中成长起来的仁人志士,昔日的经历铸就了他们坚忍不拔的品格,这一品格又决定了其能成就伟大的功绩。陶瓷艺术的诞生历程,正如仁人志士的成长历程,同样也映射着姜增雄自身的成才历程。

对于艺术,除了传承前人之技艺,传播中华文化之精华之外,还应注意创新与发展。姜增雄对此颇有感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让精美的陶瓷艺术品走进自己的家门,增加自身的艺术涵养。在陶瓷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年代,仅仅固守前人的创作风格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他大胆地将陶瓷艺术与现代设计风格相融合,借鉴现代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创作出一系列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新时代陶瓷作品。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传统陶瓷艺术与文人书画中的清高淡雅、超凡脱俗,又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富贵安乐的祈愿,更体现了宣扬时代精神和文化的新潮设计理念。这种贯通古今的设计风格,为陶瓷艺术真正灌输了时代的血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造就了一方艺术形式。景德镇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陶瓷艺术之乡,自然汇聚了无数陶瓷艺术匠人。能在如此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斩获诸多全国性奖项,姜增雄可谓年轻一代的陶瓷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在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路上,愿他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引领新时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潮流,成就他最幸福的艺术人生。

姜增雄

生于上饶鄱阳,现居景德镇。国家二级技师、二级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2008年,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孙燕明、青年艺术家卢明星学艺至今。擅长陶瓷绘画与设计,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2016年至今致力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2014年,作品《高士品茗》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2015年,作品《钟馗神威》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猜你喜欢

泥料匠人景德镇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我的家乡景德镇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青年匠人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
“神级”匠人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