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艺术
2019-01-09李东格
李东格
摘 要:YBA踩着反传统的市场热点粉墨亮相,由萨奇精心包装成的艺术明星推“sensation”展轰动一时,他们主打的“震惊”主题一如既往延续他们“反传统”的传统,自九十年代以后就深刻影响着当代艺术,一批YBA艺术家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超级明星,当时的评价称“他们令艺术市场真正繁荣起来。”的确,他们激进,张扬 ,一方面以前卫的姿态揭露问题,另一方面又以怪诞的形式背离初衷,本文试分析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YBA所实现的对传统艺术的反叛。
关键词:YBA 反传统 激进 现代艺术
20世纪初,马蒂斯与他的野兽主义开辟出偏离当时传统的第一个艺术运动,自此推开了现代主义艺术那扇光怪陆离的大门,紧随其后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等运动亦是一路高歌,在“反传统”的路上越行越远,从那时起,不停的反传统仿佛才是真正的传统。的确,反传统的概念由来已久,而YBA团体的出现又将杜尚自1920年的小便池和卡尔·安德烈七十年代在泰特美术馆展览砖头的“反叛”精神推陈出新的高度,他们的艺术总伴随与“震惊”、“呕吐”、“精神错乱”等词语一同出现,也从不乏评论家对他们提出质疑。杜尚 (Marcel Dcchamp)曾经说过,艺术应该服务于思想,而不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服务于视觉.因此,解析YBA艺术对于理解过渡与转型时期的艺术潮流有重要意义,也对理解现代艺术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一、激进的平民主义
1.艺术形象贴近平民生活
“YBA”的作品里充斥着每日生活的琐碎片段,艺术家们试图利用现实生活中原有的、而非文化理论所赋予的观念去展现生与死、善与恶、快乐与痛苦等重要问题,属于劳工阶层的“坏”男孩和“坏”女孩们拒绝从无产阶级的力量和大众文化的快乐中分离出来,他们奉行一种名为“通俗主义”的风格,即在吸取了劳工阶层共有的、粗鲁的、娱乐性的通俗文化之后,创造一种有意义的与之共鸣的艺术。的确,他们作品非常贴近生活,根本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多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是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但又时常给你高高在上或富有内涵的感觉,只有观众走近他们的作品,才可以解读出更多的含义,才会明白这些到底是什么,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泰勒-伍德1995年创作的《五个革命时刻》{1},也许我们这个时代再不会孕育出英雄,但创造未来的关键即是当下的时时刻刻,任何人都能改变现实创造历史。因而我们应该学着了解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这本该是每个人最关注的事情,但事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YBA”的作品里形象,表面上是对每日生活的片段的简单表达,表明看起来缺乏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但是其艺术形象是真正贴近平民生活的,加上当今时代平民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和鉴赏水平的提升,贴近平民生活的艺术形象更容易成为主流,被社会所接受,这是“YBA”激进的平民主义能够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2.艺术创造激进、张扬
YBA艺术家抛弃传统的创作方式,极力配合大众传媒的需要,并将自己定位于前卫艺术家的身份,他们激进,张扬,更值得一提的是,与当代艺术团体相类似的,YBA将高雅艺术拉下神坛,作品更多的介入生活,但其中所包含的黑色文化与震惊美学却时常遭受到主流批评家的攻击与谴责。这也正是因为YBA对待他们的艺术,就像写一篇日记一样随意直接,而这样的记述表面上虽具有前卫艺术的反叛性,可当我们深入理解时就会发现,它们同时也拒绝了表达和承载前卫艺术鲜明的批评性和社会责任感,作品缺少一定的指向性, 称其为“激进的平民主义”并不为过。同时,在艺术领域出现的这种关于艺术创造激进、张扬的“争议”,也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即反叛的艺术风格,并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艺术。
3.艺术表达形式具有反叛性
现代艺术直接介入生活,以生活化的方式把令人恶心和恐怖的事情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越过了艺术的审美范畴,在第一次呈现出来时会引起震惊,但观众很快就会适应{2}这样一种“反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没错,这仅仅只是一种艺术的呈现,为什么不试着近距离观察呢?例如1997年在伦敦皇家美术学院举办的“Sensation”展,年轻的英国艺术家们因其作品充满英国青年文化的反叛性而在艺术界掀起轩然大波,他们用怪诞的方式表达自我对艺术的理解并不停开拓艺术的边界,那些令人震惊的甚至恐怖的作品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成为西方当代前卫艺术的代名词,一方面是观众“猎奇”心理推动了展览的发酵,但这也代表着以艺术家为主题的艺术活动达到某种空前全民化的现代程度而引发的轰动,即一种与当代媒体结合筹备的一种关于艺术家身份的革新。
二、艺术家的新身份
1.对艺术家传统形象进行颠覆
众所周知,达米恩·赫斯特是YBA这一代艺术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位,赫斯特主导了20世纪九十年代英国艺术的发展并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1995年赫斯特获得透纳奖,美国艺术评论家彼得·史杰达尔认为“赫斯特将作为一只拥有巨额财富的冷血动物永垂青史,虽不能与古代艺术大师相提并论,但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不朽。”{3}的确,赫斯特已是世界上最富有、最知名的YBA,即使今日看来,他依旧是艺术、金钱与不朽的代名词,亦或者这一切在这位天资骄纵的艺术家眼中只是“必死之命运”的前奏。再例如艾敏因为作品《我的床》而被1999年的“透纳奖”提名4,她塑造的“坏女孩”形象深入人心,她展示的“麻烦”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事实上这就是构成生命的部分,其中有幸福美妙的,也有痛苦抑郁的,艾敏的作品坚持放大不快乐的那一部分,不能因为它们的不光彩就否认不是吗?不仅如此,事实上在YBA团体中,每一位艺术家都显得与传统格格不入,不止于赫斯特的动物死尸与克里斯·奥夫利的大象粪,还有将霍金推上悬崖、说“艺术是小丑,透纳奖是马戏团”的查普曼兄弟,他们不学老前卫们孤芳自赏,也抛弃所有空洞枯燥的哲学观念,可不是吗,观众可并不都是批评家。
2.对艺术圈子和媒体形式的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