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竞争能力比较分析
2019-01-09张益源
张益源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不断开发表外业务,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上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问题,比较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并分析了影响竞争能力的因素,最后提出提高上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竞争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非利息收入
一、引言
上市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不构成实际资产和负债,仅采用财务报表附注的形式进行披露[1]。表外业务对上市商业银行的意义重大,这些意义体现在:表外业务对资本管理的要求没有传统业务那样严格,能节省资本,提高经营杠杆率。第二,表外业务和存贷款业务相比,它的业务更加多元化,其中包括中介服务、承诺担保、代理投融资等,这些能带来可观的非利息收入。并且它能筹集更多的资金,融资成本较低,所受的监管少,从而可以获得比较高的非利息收入。第三,表外业务的种类丰富、灵活度高,能很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现状的比较分析
(一)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内部比较
1.国有控股银行的比较分析。到2017年为止,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表外业务的总收入最大,分别为2044.24亿元和1692.03亿元;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排在之后,分别为1448.89亿元和951.11亿元;而交通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最小,只有686.45亿元。总体而言,国有商业银行2012年到2016年表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张,这可能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其一,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为国内企业提供并购、投资和信贷支持力度,使其在国内和国外更具有竞争力;其二,国有商业银行大力推进国内外同业合作的发展,促进国际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并且参与国外收购和融资项目,提供账户管理和结算清算等延伸服务;其三,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增加经营网点数量,为海外的客户办理表外业务。
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在2012年到2016 年表外业务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增加,2016年中国银行表外业务占比36.72%,是五大行中最高的。但到2017年,交通银行占比35.02%,超过中国银行并位居第一,原因是交通银行不断打造财富管理产品,使其“沃德财富”“蕴通财富”等核心服务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另外该行十分注重综合化发展,持续拓宽表外业务范围。中国银行五年来表外业务平均收入比重领先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这和这几年该行大力推进创新大宗商品融资业务、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外汇资金类产品,并且重视个人和企业金融业务有关。从2016至2017年间,绝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占比出现明显的下滑,其中农行、中行、工行和建行的平均下滑幅度为4.05%。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五大行有序实施金融去杠杆措施,严防金融资产过度扩张产生泡沫,严格排查和整改表外理财业务乱象,同时各大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降低表外业务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积极响应金融监管。
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2012至2017年间,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大部分表现出增长的趋势。2017年,招商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达到760.4亿元,在六家银行中排名第一,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表外业务规模分别达617.07亿元和577.29亿元,位居第二和第三。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招商银行近几年开始构建“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专业化体系,不断推出特色的表外业务[2],同时将金融科技融入日常的经营和业务,提升了对表外业务的运作效率和管理能力。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都十分重视用数字化去提升服务能力,并且将经营范围持续拓宽至基金、信托、租赁等领域。另外,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对表外业务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这三家银行2017年的表外业务收入分别是2012年表外业务收入的2.98倍、4.30倍、2.19倍,其中中信银行2017年表外业务收入为305.64亿元,和2016年相比减少170.79亿元,降幅最大,在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位居第五。
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五年间表外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总体增加。民生银行2012年到2017年平均占比达到了33.91%,领先其他五家银行,这主要是因为该行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加快信用卡产品创新,大力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同时优化金融市场业务。表外业务占比位于第二位的是招商银行,其平均占比是30.35%,这和该行的战略方向、定位和自身的特色业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华夏银行的表外业务占比最低,平均只有19.13%,可能和该行在表外业务上投入较少有关。
3.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从2012年到2017年间,在六家城市商业银行中,上海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最多而且竞争能力最强,2017年有140.08亿元。杭州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最少,在2017年只有18.54亿元。可以比较出上海銀行表外业务收入规模是杭州银行表外业务收入规模的七倍多。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上海银行有更完善的跨境服务平台,从而能积累更多的优质客户,并且该行健全了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很好地保障了表外业务资产的质量。另外,城市商业银行往往将经营网点集中设在其所在的城市和省份,表外业务的开展范围比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小得多,但是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对当地的个人和企业相当了解,可以为其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服务[3]。从2017年的情况看出,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平均规模为65.66亿元,可知规模适中而且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
六家城市商业银行五年间的表外业务占比总体增加。上海银行的增长情况尤为迅速,宁波银行紧随其后,杭州银行最慢且波动较大。总的来说,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提高互联网服务能力,比较好地突破了物理网点的诸多限制,同时加强和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合作[4],因此逐渐拥有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4.三类银行之间的总体比较。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六年表外业务收入均值分别为1189.93亿元、328.98亿元和37.85亿元。综合比较可以得出,总体而言国有五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最小。但是2017年表外业务收入平均占比则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最高,国有五大行和城市商业则相差不大。另外不难发现近五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国有五大商业银行。
(二)表外业务收入结构的总体分析
表外业务的基本结构有中介服务、承诺担保、代理投融资和其他类。中介服务具体包括银行卡服务手续费、结算清算手续费、财务顾问服务费等。承诺担保具体包括信用承诺手续费和担保手续费等。代理投融资具体包括代理业务手续费、融资租赁手续费、投资银行等。
从2015年到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结构在总量和占比方面的差距很大,这与商业银行为适应金融市场而制定不同的业务发展策略和目标有关。在这三年间,中介服务从2015年的404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976亿元,同时占比从56.98%增长至66.65%,不难看出中介业务在表外业务中的地位最高并且它的规模逐年扩大。
承诺担保业务在表外业务中占比三年来出现连续地下滑,且在四类业务中占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并且有关银行表外业务法律的制订和出台较慢,而且此项业务种类多、创新快,所以在承诺担保业务的具体实施中上存在较多盲区,这就容易让银行和客户发生法律纠纷,会造成风险的爆发从而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
代理投融资的占比仅位于中介服务后,从2015年到2017年,只有城市商业银行的收入占比表现出递增趋势,并超过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因为这项业务种类丰富、灵活度高而且金融监管机构对这项业务的监督没有像传统业务那样严格,城市商业银行在进行时受到的限制少,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和可观的收益,于是近几年纷纷成立理财公司来加大对此类业务的投入。
其他类收入在四项业务中的占比最小。2017年城市类商业银行占比均值为3.72%,超过股份制商业银行0.82%,超过五大国有商业银行2.22%。
(三)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结构分析
如表1所示,2015年到2017年在国有控股银行中,交通银行中介服务均值最高,达到了68.13%,表外业务结构最为合理,主要原因是该行拥有较多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金融从业人员,金融从业人员均由经验丰富的国内外银行家、不同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律师等专业人士构成。这为该行完善和发展中介业务,并建立起覆盖大众客户和中高端的分层服务品牌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中介服务均值分别为46.18%和59.31%,可以看出表外业务结构尚有改进的空间。
如表2所示,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中信银行中介服务均值最高,达到了68.27%。这是因为中信银行应用金融科技,不断设计具有大数据分析属性的金融产品,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利性和精准度大大提高,从而使该行可以更好地开拓普惠金融。同时该行积极对接互联网平台上的实体企业,通过系统更新和程序升级,从而比较好地避免了同质化经营,同时使企业获得体验更佳的银行服务。而华夏银行中介服务均值只有38.64%,可以看出表外业务结构欠佳,同质化经营现象比较严重。
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杭州银行积极丰富和拓展电子银行的服务功能,到2017年该行已实现机构网点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发达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并且该行大力推行个人手机银行,比较好地实现了移动支付终端、消费金融、智能投顾等金融场景创新,和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杭州银行中介服务均值最高,达到了67.18%,故表外业务结构和实施的方法最为合理。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中介服务均值分别为44.53%和32.60%,可以看出表外业务结构有改进的空间。
三、提升上市银行表外业务竞争能力的建议
(一)打造特色表外业务产品
要想提升表外业务的竞争能力,商业银行就要对表外业务进行持续地创新和拓展,并通过树立自己的核心品牌和完善体系来吸引客户。同时商业银行要把金融科技融入表外业务的设计中,持续地去提升表外业务的服务质量、能力和效率[5]。从上文的比较可以看出,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创新表外业务,所以他们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国有五大商业银行。
(二)拓宽表外业务实施渠道
银行要拓宽表外业务开展的电子渠道。具体而言,应该参与到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中,大力建设直销银行和手机银行,积极发展服务渠道和移动支付技术,并且持续完善微信银行功能。同时银行还应该要开放在线贷款申请和审批渠道,丰富在线财富管理功能,扩展公共事业缴费服务等,而且应该重视通过减免交易手续费去有效地降低客户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另外各家银行还要继续加强对线上各类电子渠道的安全认证措施管理,以确保把安全的电子服务渠道提供给客户。
(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银行要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多开展相关方面的培训。另外应该从高校、金融机构中招聘具有精通金融知识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样才能对表外业务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表外投融资产品,并且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引导客户理性投资,从而让表外业务合理、高效地发展。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各家银行年度报告。
参考文献:
[1]冯跃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4.
[2]邢宁.中信银行济南分行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品牌战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牛海霞.互聯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当代经济,2014.
[4]郑桂娜.招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3.
[5]刘云.民营银行风险管理.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4.
(作者单位:温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