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构建——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中国一分钟》为例
2019-01-09尹怡怡
尹怡怡
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构建——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中国一分钟》为例
尹怡怡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个国家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其主动的传播与建构。制作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国家形象宣传片利用声音、文字、图片等来进行国家形象的宣传,是一个典型的多模态文本。基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对2018年最新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一分钟》中多模态隐喻、转喻的认知构建进行解读,来分析其塑造的国家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之间的互动,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分析提供新的角度。
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转喻;国家形象宣传片;认知构建
引言
国家形象被看作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及影响力。国家形象还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1]。因此,一直以来,各个国家都重视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也越来越重要。中国需要向世界宣传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因其直观性、可观赏性和扩散便捷性,各个国家倾向于拍摄形象宣传片来向全世界宣传自己[2]。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3]。国家形象宣传片属于多模态文本的范畴。宣传片中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模态的相互作用,使得传递的信息更加生动感人。本文运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以2018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布的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为例,来探究宣传片中所体现的多模态隐喻和多模态转喻,并分析其塑造的国家形象,进而研究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
1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理论
多模态隐喻是从认知视角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其主要的基础是概念隐喻。在传统研究中,隐喻只是被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方法。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中,Lakoff 和Johnson第一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了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机制,且概念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4]。多模态隐喻研究者Forceville认为,模态是利用具体感知过程可阐释的符号系统[5]19-42。并进一步将模态进行分类,包括: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接触[5]22。对“模态”进行界定之后,Forceville将模态分为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5]23-24。单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只用或者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多模态隐喻主要指源域和目标域分别用或主要用两种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喻,这是对多模态隐喻的狭义定义。广义的多模态隐喻可以简单界定为由两种以上的模态共同参与构建的隐喻[6],如源域和目标域都利用文字和图像两种模态共同表征。本文采用其广义定义。
转喻也是重要的认知手段和思维工具,Barcelona认为,转喻的本质是替代[7]。概念转喻的认知映射基础是临近性[8],且是基于理想认知模型中同一认知域的双向映射[9],此外,概念转喻涉及一个认知域, 且是域内映射[10]。多模态转喻中的源域主要通过图像,文字、声音等模态来进行突显,从而激活目标域。Peirsman和Geeraerts[11]在研究了各种转喻类型之间的关系后,从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对转喻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四种:空间和物质认知域的邻近性;时间域中的临近性;行为、事件和过程中的邻近性以及总成和堆拢认知域中的临近性。本文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
2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建构
2018年3月5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制作的中国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开始上线。该宣传片以“一分钟”为大背景,通过一幅幅不断切换的画面,以及画面中的数字呈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在五年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给世界中国蓬勃发展的景象。宣传片主要分三个篇章:《瞬息万象》《跬步致远》和《美美与共》,并配有文字和背景音乐。《中国一分钟》开篇以象征时间的日晷和沙漏为起点,并在其背景下用文字展示出每个部分的主题,分别是:“一分钟,中国会发生什么”“一分钟,你能做什么”“一分钟,世界在发生什么”,从视觉上强调每部分的主题。伴随着宣传片的逐渐展开,问题也就有了答案。每部分的宣传片都以主题展开来传达中国的国家形象。
2.1 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构建
《中国一分钟》宣传片中主要涉及的隐喻类型有“旅行隐喻”“拟人隐喻”“共现即共存隐喻”以及“容器隐喻”。
旅行隐喻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隐喻,它的基础是路径图示。即始源-路径-终点的意象图式。旅行隐喻在中国形象宣传片中可以表达为“中国的发展是一场旅行”,并通过多个模态呈现。在该宣传片中,主要包含以下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开始旅行——中国发展的开端,旅行者——广大人民群众,旅行的目的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三组映射关系中,源域隐藏,目标域以文字和图像模态呈现出来。
(1) 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也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瞬息万象》篇章讲述了中国一分钟发生的变化。伴随着铿锵有力、积极向上的音乐节奏,宣传片开篇讲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情景,如幸福家庭的建立、移动支付、网上购物等,接着出现了展示中国大国力量的画面,如9.3大阅兵、高铁、进出口等,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浓缩在一分钟内。画面配合着文字“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奇迹”呈现了目标域概念“中国发展的开端”。《跬步致远》篇章开篇主要讲述了农民、军人、运动员等人物代表一分钟所做的事情。文字的解说使画面传达的内容更加具体化。紧接着宣传片中出现了文字“每个你的奋斗,成就中国奇迹”,以及末尾习主席的讲话,如例(1) 所示,两者都是对开篇画面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文字、图像和声音模态共同构建了目标域概念“广大人民群众”。《美美与共》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伴随着习主席的讲话,如例(2) 所示,不断切换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人民微笑的画面也呈现在宣传片中,画面对习主席的讲话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声音和图像模态呈现目标域概念,即旅行的目的地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谋求本国的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以上分析表明,通过把旅行的特点投射到中国的发展这个目标域上,隐喻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努力奋斗,需要凝聚每个人的力量。其次,中国把自己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
在《中国一分钟》宣传片中,“中国是人”是最突出的拟人隐喻。例(3)中,“生产”“造林”“告慰”“许下”这些人发出的动作在这里用来指中国。
(3)一分钟,中国会发生什么……一分钟,生产汽车55辆;一分钟,造林210亩;一分钟,告慰一段岁月;一分钟,许下一个约定。
(4)一分钟,北京冬奥发出一份邀请。
《瞬息万象》篇章中,在讲述中国一分钟的变化时,出现了生产汽车的工人、植树造林的造林工人、阅兵现场的退伍老兵、为庆祝中国获得冬奥会举办权而欢呼的人群等这些画面。宣传片通过直接的文字“中国”以及间接的图像(天安门)引出了目标域概念“中国”。源域“人”是出现在画面中的工人、老兵、欢呼的中国人群等。此外,将事情视为具有人性也是一个明显的本体隐喻[12]。例(4) 中,“北京冬奥”指代的是事件,在这里被拟人化。宣传片在呈现例(4) 文字的同时,也展现了与“北京冬奥”相关的画面:先是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运动员在滑道上滑冰,之后出现两只手牵手的透明冰屏机器人大熊猫手里拿着信函,向前奔走的画面,传达出中国人民向全世界朋友的盛情欢迎。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宣传片通过文字模态,图像模态的相互配合,以人来隐喻中国,中国被塑造为一个发展迅速,与国际接轨,充满热情的“人”。
共现即共存隐喻。《美美与共》这个篇章结尾处,伴随着习主席的讲话“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快速切换的画面中出现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和穿着旗袍的中国人。通过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共现,隐喻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共存关系。通过图像中两者的共现,以及声音解说的补充说明,隐喻中国在发展的同时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生、共荣。此外,在《美美与共》篇章中还出现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交通网络,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和书法,两者的共现也隐喻着传统和现代共存,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容器隐喻。《美美与共》篇章,在讲述中国的进出口和对外贸易时,伴随着激昂向上的快节奏背景音乐,画面以快速的方式切换,运送货物的海上货轮、飞机,琳琅满目的出口商品,海外投资的数据等映入人的眼前。并配有相关的文字“一分钟,2370.7万元的商品进入中国;一分钟,2917.1万元的商品走出国门;一分钟,154.3万元资金投向海外”。“进入”“走出”“海外”都有一个潜在内外边界的容器图式。在这里把地域场所看作容器,并通过文字和图像模态呈现出来。把“我国”作为容器的边界,可进入,可走出。那么,其他的国家就处在容器的外面。通过文字,图像和声音模态的相互强化,来隐喻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2.2 多模态转喻的认知建构
该多模态宣传片中通过上述隐喻来传达出中国的国家形象。此外,宣传片中也运用了一些多模态转喻来传达和深化宣传片的主题和内容,许多画面都是建立在转喻这个认知推理机制上。在结合前文提到的Peirsman和Geeraerts的转喻分类的基础上扩展了多种转喻类型。该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类型如表1所示。
“空间部分代整体”的转喻类型在宣传片中比较常见,主要通过文字和图像模态来进行转喻。直接的文字形式“领略华夏文明”激活目标域“中国”。其次,通过动态画面中展现中国的著名景点,如,中国的古建筑故宫和蕴含古人智慧的恒山悬空寺。故宫和悬空寺代表着中国,宣传片通过这两个空间部分来转喻中国,从而展现历史悠久的中国形象。
次要事件代复杂事件在宣传中国形象时占据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成就难以在一个短片中全部罗列出来。因此,该宣传片使用了“次事件代表复杂事件”这一转喻。宣传片中的画面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讲述中国的发展。宣传片中呈现了蛟龙号下潜深海,南海可燃冰开采现场的画面,这种代表性的次事件说明了我国在深海事业方面的发展。在呈现体育发展这一复杂事件时,画面出现了北京冬奥申请成功,以及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夺冠的次事件来进行说明。在阐述空间技术发展时,提到了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这一次事件。此外,用共享单车和支付宝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超快的运算速度这些次事件来证明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中国交通发展方面,选取复兴号高铁的高速行驶,以及新建、改建公路这一次事件来说明。该宣传片主要运用文字(对中国成就的描述) 和图像模态(不断切换的中国成就画面) 来共同建构“次事件代表复杂事件”转喻。从而映射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中中国取得的成就。
表1 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类型
类型转喻名称源 域目标域 空间域空间部分-整体著名景点(故宫,悬空寺) 建筑(天安门) 中国中国 行为事件过程域次要事件-复杂事件蛟龙号,南海可燃冰开采北京冬奥,女排再次夺冠中国北斗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共享单车,支付宝复兴号高铁,新建、改建公路神州-天宫对接成功深海事业体育空间技术科技交通航天事业 集合域 范畴成员-范畴清洁工人,建筑工人京剧,书法蓝领工人中国的文化遗产 部分代整体一分钟五年 图像转喻外观-内质笑脸幸福、认同
在集合域范畴成员代范畴这一转喻类型中,主要通过图像模态和相关文字的解说来进行转喻。《跬步致远》这个篇章中,通过画面展现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代表人物工作的场景,文字对人物一分钟所能完成的工作进行了解说。通过“范畴成员代范畴”转喻,使宣传片中出现的人物转喻其所属的范畴域。在宣传片中,国粹经典代表京剧、中国古典艺术的奇葩书法转喻中国的文化遗产。在“部分代整体”这个转喻类型中,转喻的表征方式主要体现在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中。三个篇章都以一分钟为时间段,以图像和文字模态的方式展现了一分钟内,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以及引发国人自豪感的场景,阐释了大国力量,充分论述了中国五年内各个领域的发展成果。这里运用“部分代整体”的方式,完成了对中国在五年内所有成就的转喻映射。
除了上述的几种转喻外,该宣传片中还出现了图像转喻的类型。在《跬步致远》篇章结尾处,出现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群体,如宇航员、科学家、建筑工人等直视镜头微笑的画面。从“外观代内质”的转喻机制中映现“幸福”的感觉,表达中国人民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在《美美与共》篇章的最后部分,也出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物面对镜头微笑的画面。“外观代内质”的转喻映射了世界人民对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感。
3 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动态互动
宣传片中出现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共同体现了宣传片的主旨,构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但在很多情况下,转喻作为基本的认知模式,比隐喻更为基础,且对隐喻起到了辅助作用[13]。Ruiz de Mendoza[14]和Diez Velasco[15]共提出了六种隐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1)隐喻中来源域的转喻扩展,(2)对隐喻的目标域进行转喻扩展,(3)对隐喻目标域中的映现之一进行转喻减缩,(4)对隐喻来源域中的映现之一进行转喻的减缩,(5)对隐喻来源域的映现之一进行转喻的扩展,(6)对隐喻目标域的映现之一进行转喻的扩展。本文以这六种模式为基础,来探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互动。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的模式在不同的语类中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对《中国一分钟》宣传片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
对隐喻的目标域进行转喻扩展。转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延伸隐喻的意义[16]17。“旅行”隐喻中,在呈现“旅行的目的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组映射时,画面中出现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民正视镜头的微笑,进而识别出转喻“微笑”代表“幸福和认同”。根据这一转喻,该隐喻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中国将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同世界的命运和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
转喻呈现隐喻的目标域。转喻将原本抽象的隐喻目标域呈现为具体的物质形式[16]17。如在“中国的发展是一场旅行”这个隐喻中,中国的发展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喻“次要事件代替复杂事件”将其具体化。通过展示中国在深海事业、体育、空间技术、科技、交通以及航天事业等方面发展的画面,使中国的发展更加真实可感。其目标域“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范畴成员代范畴”的转喻具体化为来自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在“共现即共存”隐喻中,其源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都比较抽象,利用“范畴成员代范畴”这个转喻,用宣传片中出现的书法、京剧画面来代替“传统文化”,高楼大厦来展现中国的“现代文明”,进而构建了隐喻“共现即共存”。
结语
《中国一分钟》运用文字、图像和声音模态,塑造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本文在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一分钟》中的多模态隐喻和转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分析表明,该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通过图像、文字等模态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抽象难懂的事物形象直观化,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宣传了中国的形象。此外,多模态转喻对于多模态隐喻的建构和映现也有一定的作用。在隐喻和转喻的互动中,转喻不仅丰富隐喻的含义,而且建构隐喻的目标域。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结合能够感染观众,使观众产生情感共振和价值共鸣,从而构建了一个发展迅速、不断向前发展、包容发展的中国国家形象。
[1]曾广,梁晓波.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建构——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2017(2) 1-8.
[2]徐锦萍.中美俄国家形象宣传片比较分析 [J].新闻研究导刊,2014(6):219-220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 :24-30
[4]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5]Forceville C.& 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 [M].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2009
[6]赵秀凤. 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兼评Forceville&Urios-Aparisi《多模态隐喻》[J].外语研究,2011(1) :1-10
[7]Barcelona, A. 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A]. Barcelon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C].Berlin: Moulton de Gruyter,2000.
[8]Ullmann, 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M]. New York: Barnes and Noble, 1962.
[9]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7.
[10]Lakoff, G.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11]Peirsman, Y. & Geeraerts. D.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6(3):269-316.
[1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3]杨波,张辉.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8(5) 1-8.
[14]Ruiz de Mendoza, F. The Role of Mappings and Domains in Understanding Metonymy[A].Barcelone, A.[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2003.109- 132.
[15]Diez Velasco,O. I. Metaphor, Metonymy and Image-schemas:An Analysis of Conceptual Interaction Patterns[J].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2001(3):47-63
[16]潘艳艳,张辉.多模态语篇的认知机制研究——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J].外语研究,2013(1):10-19.
The Cognitive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 Film: A Case Study of
YIN Yi-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Henan)
A country’s image, to some extent, depends on its initiative spread and construction and making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 fil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is.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 film which includes sounds, words, pictures and so on is a typical multimodal text. Based on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gnitive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embodied in the latest China image publicity film calledin 2018. On that bas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image.
multimodal metaphor; multimodal metonymy; national image publicity film; cognitive construction
2018-09-06
尹怡怡(1993- ) ,女,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6.09
H05
A
1004-4310(2018) 06-0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