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七要素的新观察
2019-01-09
海军威海干休所主治医师 于松林
1 空腹血糖
指导胰岛素治疗:专家指出,当血糖在5.6~6.7毫摩/升,胰岛功能低于25%;当空腹血糖大于11.1毫摩/升时,胰岛功能已经低于4%了,是应用胰岛素的指征。
预测胰岛功能:可用胰岛细胞分泌指数判定胰岛细胞功能。正常50%~100%。40%~50%为轻度损害,30%~40%为中度损害,低于30%为重度损害。
预测胰岛素敏感性:可用抵抗指数判定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控制好的患者,抵抗指数低于2.8。抵抗指数越大,敏感性也越差。
总体血糖控制指标:控制空腹血糖对于实现总体血糖控制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只要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化血红蛋白基本可以达标。
预防并发症:空腹血糖每降低1%,总的卒中风险降低2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23%;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降低19%。
2 糖化血红蛋白
相当多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血糖正常就可以了,殊不知在测血糖的1秒钟内可能是正常的,但在24小时内有86400秒,每秒钟都能是正常的吗?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以使糖尿病死亡的危险下降21%,心脏病发作减少14%,微血管并发症下降37%,周围血管疾病减少43%。因此,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才是长期控制血糖的重中之重。当前专家提出了:要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平稳四达标,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
3 血压
预防糖尿病肾病除了降低血糖之外,更重要的是控制血压。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保持血压达标比控制血糖达标更重要,要求每天要检测血压1次。把血压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国外统计,1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约为35%~50%,2型发生率约20%左右,糖尿病合并肾功衰竭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因而糖尿病患者血压达标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糖尿病肾病患者错误地认为改善肾脏微循环比控制血压重要,因此不重视血压检测,不积极使用降压药,他们不知道选好降压药有效控制血压,是改善肾脏微循环的最有效方法。
4 血脂
糖尿病控制不好必然导致血脂增高。专家指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凡患有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冠心病和有上述疾病家族史者,无论血脂高与否均需服用降脂药和进食低脂饮食。有些患者不重视服用降脂药,错误地认为只要血脂正常就可停药,殊不知停药后1~2个月,血脂又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有无心血管疾病,持续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使该人群在4~5年的死亡风险下降45%,而间断服用者却无此效果。因而对于须用降脂药的患者应终身服用,切勿吃吃停停。现在主张对于血脂增高和肾功有损害的患者,在每3个月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时,可以1次采血同时测定血脂、尿素氮、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
5 眼底
许多糖尿病患者对于视力与眼底监测不重视。有的患者主张不知为安,自嘲地说:“我已经有12种病了,不能再检查了,越检查越多。”有的说检查眼底没有用,等视力有问题再检查也不迟。要知道,糖尿病眼底病变(糖网)要比糖尿病症状早9年出现。也就是说,一旦发现糖网,其糖尿病程已达9年之久了。因而,有不少患者是去看眼病时才发现糖尿病的。因此专家建议,已经确定糖尿病的患者,就应每年检查1次眼底,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降低糖网导致的失明率。临床试验显示,经过10年胰岛素强化治疗,糖网减少了76%,疾病进展减少了54%,增殖型糖网减少47%。实践证明了糖网是可以预防的,早期发现的患者血管瘤是可以消失的,即使晚期患者用激光治疗对视力保持也是很有意义的。
6 早期治疗
我国著名内分泌专家翁建平教授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能够诱导出较长时间的病情缓解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从而延长生命;治疗对象是空腹血糖大于11.1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能使53%的患者在1~2年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能够维持血糖基本正常水平,同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分泌功能得到改善。治疗的时间一般是两周到3个月;治疗目标是空腹血糖在3.9~7.2毫摩/升,非空腹血糖在10毫摩/升以内。这种治疗方法一定要早,已经拖了很长时间而且通过多种治疗无效后,再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就很差了。
7 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于40岁以下或不愿意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初诊患者,也可用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强化治疗:二甲双胍可减少肝糖输出,减少胰岛素抵抗,长效格列美脲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还有胰岛素增敏作用。两药联合,能有效控制基础和餐后血糖。对初诊空腹血糖在6.1~8.9毫摩/升的患者疗效更好,但是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在预后方面是不一样的,两者确实都能够使血糖得到控制,改善β细胞功能。但是随访一年以后,真正能维持血糖达标的唯属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按照翁建平教授的说法: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只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长久,这就是口服药在强化治疗中与胰岛素的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