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沧桑巨变见证改革力量

2019-01-09修龙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12期
关键词:研究院改革开放建筑设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规模扩大了33.5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22.8倍,占世界经济份额提高了1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成为动力之源,掀起了人类经济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课题。

见微知著。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史,前半程跌宕起伏、后半程昂扬奋进,形成鲜明对比,充分折射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光辉。

沧桑巨变,为有改革多活力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年进行股份制改革而来的,拥有5家“中国”字号企业、1家亚太地区一流企业,是名符其实的国家队、中国勘察设计行业的第一家跨国企业;拥有行业内规模最大、价值最高、创新力和引领力最强的专业人才团队,是国内目前能够覆盖城乡建设领域专业门类最全、整体实力最强的科技型企业。

细数企业历程,2000年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作为一个承担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三分之一重大建设任务的国家设计院,却曾几近消亡。1970年,大量技术人员下放,只留下100余人从事建筑科学研究工作, 一年后,部分设计人员抽调回京才恢复了设计工作。其后近30载,即使有“华森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精彩探索实践”这一抹亮色,仍难掩企业分分合合、几度更名、死水微澜的黯淡。2000年,4家原建设部勘察设计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合并组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自此开始了稳定、快速的持续发展,连续17年实现年均19%的经济增长,企业年收入达百亿元左右,并相继完成了海外智力并购、股份制改革,实现了由事业单位到全民所有制企业再到国有独资现代企业的蜕变。

在她一次起死回生的逆转、一条陡峭的可持续增长曲线和一个发展新纪元的背后,正是改革开放的力量。

华南第一高楼——深圳京基100

中国人民银行

敢为人先,摸着石头敢过河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深圳这个小渔村成为了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中国经济奇迹的发源地。次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便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公司。

1980年,根据对改革开放形势分析,基于国内设计队伍现状,经国家建工总局慎重考察、谷牧副总理批示同意,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公司”在香港成立,随后在深圳蛇口建立了分公司,袁镜身院长任合资公司股东会主席,森洋国际有限公司黄汉卿董事长任股东会副主席,借调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曾坚任总经理。7位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老前辈,就此开启了以香港为窗口、深圳为基地,吸取国际先进技术、开辟中国设计新境界的伟大征程。

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建筑界正在为传统还是创新而争论,为酝酿思想解放、打破旧观念的桎梏而反反复复,因为厥里宾舍、香山饭店而激动而争论之时,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华森已然在国际先进技术的实践中进行着对中国现代建筑特色的探索。从深圳第一个五星级酒店(南海酒店)、第一座超高层钢结构办公楼(深圳发展中心)、第一座大型综合医院(深圳市中心医院)、第一个国家现代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第一个商品住宅标杆(深圳万科城市花园)、第一个综合生态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茵特拉根酒店)到华南第一高楼(京基100),华森与深圳特区同诞生、共成长,积极践行着“设计行业第一个对外窗口”的历史责任,始终见证着深圳特区的高速发展。

实事求是,改革实践出实效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安徽小岗村打响第一炮后,向着城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越来越快地蔓延。2000年3月,原建设部党组决定将当时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合并重组,成立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完成了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可以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而诞生和不断成长壮大的。

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当时,整个国家的改革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概莫能外,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了内部改革,但由于当时的改革忽略了市场和服务意识,致使企业一度陷入借钱发展的困窘境地。为此,我们发动全院职工解放思想,企业内部爆发了一场“要不要解放思想”、“要不要发展”、“追求质量还是规模”、“做优与做强做大谁先谁后”等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激烈思想争论。面对思想分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没有简单地“定一个目标”了事,而是坚持统一思想为先,并从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寻找成功经验——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多次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事求是”至少包含了“遵循规律、勇于创新”等理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将这一经验应用于企业改革之中,通过研究治企规律、行业规律、企业历史和特质及人性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去统一思想: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不动摇、不争论;二是坚持做专、做优与做大、做强没有主、次及先、后之分;三是坚持尊重企业基因、尊重人性是最适合的管理。在统一思想的过程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将传承“以德为先”、“以国家兴亡、民族兴衰、文化兴衰为己任”等遗传信息的文化基因,外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明确提出了“传承中华文化、打造中国设计、促进科技进步、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将中华传统文化管理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巧妙结合,“中魂西制”刚柔并济,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为激励,吸引人、造就人、用好人、留住人,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创造性、自主性和积极性,管理创新效果显著。全面地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不断焕发活力,企业效益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勘察设计行业乘着中国城镇化春风快速发展的2009年至2013年间,年均增长率达35%,平均每年增长10多亿元,这相当于每年新增两个较发达的省院……

开放胸怀,海外并购走出去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世界经济地位越来越突出,国家级企业必须发展成为国际一流企业,才能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作为中央企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明确提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把加快“走出去”作为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举措,并进一步明确了要两条腿“走出去”:一是“借船出海”,以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积极开拓海外业务,熟悉国际标准规范,积累国际化运营经验。二是加快实现“技术+资本”的新发展模式,通过资本运作实施海外并购,加速实现海外战略布局。这一次,是在全球视野下的统一思想,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基于资本运作的国际化扩张做好了思想准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中日住宅新技术JACA项目,90年代后期,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从与国外知名企业进行外围合作配套设计、引进国际人才、争取与国际知名设计师本土竞技,到承揽国家援外项目、利用国内资源“借船出海”,扩大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并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周密、全面具体、强劲灵活的国际化业务拓展机制。国际视野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海外并购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012年4月,经过8个月紧锣密鼓的运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1.47亿澳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具有180年历史的新加坡CPG集团,成为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海外并购的第一案例,是中国高端服务业“走出去”的有益尝试,是国际智力型人才整建制获取的新突破,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转变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新加坡CPG集团前身是1833年成立的新加坡政府公共工程局,是国际知名、亚太领先的基础设施及建筑工程咨询与管理服务公司,业务领域包括设计与工程咨询服务、项目管理服务以及施工监理,在大型机场、医院、学校等设计领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

新加坡樟宜机场航站楼

经过6年来成功的技术融合,此次海外并购,使得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前身)技术实力得到有益的补充和提升,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场设计等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使得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强。CPG地处亚洲金融中心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在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完成了40多个机场项目、80多个医疗项目、300多个教育项目,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国际化投资策划与设计咨询经验、强有力的市场资源以及品牌影响力,高度契合“一带一路”规划要求,现已在东南亚多个国家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有力推进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滨海湾花园

深化改革,高点定位再出发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坚持不懈地向着国企改革目标不断迈进。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整体改制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成为集团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股份公司的设立,意味着企业真正实现了从“院所式”管理向现代企业治理的转变。股份公司的设立,使集团所属企业开创性地冠名3个“中国”字头的企业。“中国”字头是“国之重器”的象征,令同行羡慕、市场瞩目,难以用经济价值衡量,对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企业加速实现了从“建筑”到“建设”、从“设计”到“科技”的质的飞跃,极大拓展了业务领域、延伸了产业链条,为集团未来转型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更具想象空间的高位平台;通过“资本与技术”、“资本与创新”的有效融合,开创了中央科技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了跨界融合、贯穿建设科技全产业链的开放性集成平台。

不忘初心,奋楫扬帆新时代

40多年来,在中国文化的给养下,在服务国家、建设国家的使命践行中,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同时期国家重大战略的烙印,始终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践行者、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承载者、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者”,这“6个者”既是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历史地位和价值的高度凝练,也是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作为央企、国家队未来生存的基础。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始终坚持“6个者”战略定位,确保国家各个重点建设区域、领域、项目都在场。

在千年之城雄安,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设计了雄安新区“第一个新建建筑工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创造了世界瞩目的“雄安质量”和“雄安模式”。其实早在新区构建之初,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就积极参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编制等一系列相应工作。一直以来,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作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咨询顾问类核心企业,承担和完成诸多雄安新区项目,包括“雄安新区第一标”、“雄安新区启动区”等,涉及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管理规划、课题研究、建筑设计、工程总承包等不同专业门类,为实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雄安宏图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首都博物馆新馆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承接了行政副中心10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及市政府办公楼、委办局办公楼的设计任务,参与综合管廊、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多个重点项目的设计工作,并以自主开发的CBIM(建筑信息模型)云平台,助力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彰显了集团作为行业科技创新重要引领者的高度。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承担了珠海“横琴新中心区城市设计”、广州“南沙香港城启动区城市设计”,尤为重要的是与中国铁建投资集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中铁十六局等单位组成联合体,以“技术+资本”的模式,承担了13平方公里江门潮连岛整岛开发,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模式。

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方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顺利推进良渚古城申遗、长城保护大纲两项国家文化战略重点项目,承担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等12项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以延续历史文脉的本土设计完成奥运会、冬奥会、园博会、世园会等全球关注的国家重大项目,传承、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如何构筑高质量的新优势?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的辉煌,未来,全面深化改革也必将是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再领风骚的不二利器。在新起点上实现改革开放的新突破,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同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是这样想的,并且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实践:倡导回归建筑本质,建设高质量绿色建筑;探索实践设计引领建造的一体化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推动中国建筑工业化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取得伟大胜利,才能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改革开放永无止境,40年改革开放不是一个顿号,更不是一个句点,而是一个奔向未来的新起点!未来已来,路在脚下,让我们一起向前,永不懈怠!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研究院改革开放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