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载匠心 见证辉煌 筑梦未来—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改革开放发展纪实
2019-01-09王志钢
2018年4月28日,以“建筑春天——为美好生活繁荣建筑创作”为主题的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会上,为推动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站在新时代的入口,广东勘察设计人发布了《为美好生活繁荣建筑创作——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倡议书》,发出了推进行业发展的新时代声音!
4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由广东吹遍全国;40年后,站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新时代赋予了广东勘察设计人新的使命,新一轮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为广东勘察设计人带来了新的建设机遇。以根植岭南、勇于创新、严谨而不拘于形式引领着南中国建筑时代潮流的广东勘察设计行业,已然被推向了一个全新、开阔的历史舞台。
筑梦32载,秉承着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行业精神,正如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广东勘察设计行业沉淀着历史,更焕发着生机,蓬勃地发展着!
32载耕耘,32载匠心
“40”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32”也同样非比寻常!
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广州塔、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深圳京基100大厦、深圳香格里拉酒店……这些不同城市天际线下具有历史代表性和地标性的建筑工程背后,都留有广东勘察设计人勇于创新、坚韧不拔的身影,这不仅是广东勘察设计行业32载辛勤耕耘的见证,更是广东勘察设计人32载匠心的真实写照。
广州图书馆
广州大剧院
1986年12月,由广东省建委设计处牵头筹备,广东省跨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单位以团体名义自愿组成的“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踌躇满志的广东勘察设计行业在南粤大地上汇聚力量,整装扬帆启航。彼时,正值改革开放浪潮正酣的上世纪80年代,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灵魂”的重要论断。此后,广东的建筑设计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生机勃勃。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浪潮,广东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果敢创新,全面推行了现代化的设计手段,打造出了既富有岭南特色又极具时代气息的代表性项目。如今,实用主义糅合设计质感,或古朴雅致、或现代大气的设计风格,仍引领着南中国的建筑时代潮流。上世纪90年代,中央提出将勘察设计作为基本建设的“龙头”来抓。广东省作为中国的南大门、金融商贸的重要港口之一,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超高层商贸综合体;又以本土岭南文化为依皈,创作出地域文化气息浓郁的公共建筑,为大都会增添了文化韵味。
2000年至今,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需要与世界接轨,建筑设计需要可持续发展。回归理性、尊重自然、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在广东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科技创新为广东的建筑设计注入了动力,诞生了一批闪耀国际建筑界的优秀项目,也不断推动着广东勘察设计行业发展阔步向前。
作为建筑大省,经过30多年的奋发图强,广东勘察设计行业的多项指标如今在全国都居于前列。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广东省勘察设计(包括施工一体化)营业收入就达5800多亿元,约占全国勘察设计行业总营业收入额的17%;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人均营业收入达到90多万元,比全国人均水平的60多万元高出三分之一;从业人员达到70多万人,约占全国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注册执业人员5万多人,约占全国注册执业人员总数的12%。
发挥桥梁作用,开拓更广阔舞台
从组织“三师”志愿者下乡,助力广东乡村振兴,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大湾区建设,积极促成“粤港澳大湾区工程设计联盟”成立,再到助力开展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认定工作、举办2018建筑春天高峰论坛……在这昂首阔步的 32年间,广东勘察设计人秉承着“为美好生活繁荣勘察设计”之道,开拓进取,创新跨越,不断追逐勘察设计行业的“春天”,不断书写广东勘察设计事业的传奇,这背后离不开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不懈努力。
从1986年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成立,到1994年经广东省民政厅正式批复进行社团登记,再到2007年正式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伴随着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协会也走过了风雨兼程的32载春秋。在这锐意进取的32年里,协会始终坚持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沟通关系、规范行为”为宗旨,在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勘察设计的方针、政策,深化行业改革,开展技术经验交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展勘察设计人员业务培训,抓好质量管理深化活动和QC小组评审与发布,推行行业信息化管理,抓好勘察设计市场整顿、质量检查、资格考查和评优等工作,制定行业公约,促进行业交流和粤港澳交流合作深化等方面,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积极发挥好企业与政府间桥梁纽带的作用,不断开拓更广阔的舞台,有力促进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2年间,协会始终把提高广东省勘察设计质量水平,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引领勘察设计企业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工作。2014年,在协会的努力下,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作为教授级高工评审有效奖项;2015年和2017年两届评优,评出1160个获奖项目。为了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广东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概况,感受广东勘察设计行业开放、包容、务实的岭南精神,协会还连续两届组织获得省优二等奖以上的作品,在省内主要城市进行巡回展览,打破了以往只评不展的模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从第一批34名,到如今的334名志愿者登记在册,对接全省247个省直贫困村,2014年以来,在由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三师”下乡活动中,广东勘察设计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也不断发扬光大,为全省古驿道、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乡村建设规划出谋划策,现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目前,由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的“广东美丽宜居乡村行动农房改造示范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开展。
深圳京基100
奋进新时代,见证辉煌,筑梦未来
“30年来,全行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断增强创新创优意识,努力提高勘察设计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创造了大量精品工程,传承了城市文化,提升了城市品味,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16年11月30日,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在广州举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瀛出席活动并在致辞中对广东省工程勘察行业协会30年来对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所作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30年来,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协会积极作为,在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多个方面充分发挥了协会的作用,如落实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关于“发动专业志愿者参与乡村建设,重拾传统建筑文化自信”的号召,发动各专业志愿者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服务村民,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岭南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作用。志愿者们深入到全省古驿道上的各个传统古村落,为古村落的活化利用建言献策,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同时,由于广东省毗邻港澳,协会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与香港、澳门建筑师学会等相关组织建立了常态化联系,逐步深化粤港澳在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的合作,在工程勘察设计服务上引入港澳具有国际先进性的现代管理和设计理念。尤其是在CEPA合作框架下,协助广东省住建厅根据住建部的要求,制定了系列管理办法,推动了粤港澳执业资格互认,值得肯定。
32载时光飞逝,协会办公地址几度变迁,理事会几经更迭,会员单位已遍布全省各地。一路走来,协会经历了艰苦创业、成长壮大、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时代浪潮中的新气象、新风貌和新成就。32年,协会以改革促发展,实现行业自身的转型和突破;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勘察设计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以勘察设计理念的创新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实现跨越式发展;32年,岭南大地花开花落,云山珠水日新月异,而协会发展的宗旨始终未变,加强沟通、交流、融合,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搭建会员与政府、社会的沟通桥梁,不断促进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将是协会永久不变的工作目标。
创新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时代关键节点上,面对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协会将继续发挥行业和政府桥梁作用,在服务行业、反映诉求以及自律规范上积极进取,精心打造有作为、有影响力的勘察设计行业之家,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将不断反思不足、总结经验、谋划当下、启迪未来:引导广东勘察设计企业打开眼界和胸襟,面向全球,着眼行业,积极进取,在生产理念、经营理念、文化理念等方面创新新思路、推行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帮助更多广东勘察设计企业重新整合人才、科技、品牌、资本等关键要素构成,强化“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思维,提高运营效率、提升运营水平;协助全省勘察设计行业超越传统的技术手段,乘着云计算、大数据、BIM等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东风,促进工程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各环节工作的深度融合,转变发展观念并拓展新的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新的跨越,再创新的辉煌。
广州塔 董才章摄
世博会中国馆
建筑既是文化的纪录者,更是历史的铸造者。筑梦32载,广东勘察设计,非凡可见!
奋进新时代,广东勘察设计人将携手同心,把握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共担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共迎“建筑春天”,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呼应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广东勘察设计行业也当勇于担当,勇立潮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矢志不移地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撸起袖子”探索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建筑师负责制、工程总承包等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变革,创新建筑方案优选制度,加强建筑文化推广,健全建筑设计人才培育评价激励机制,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