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当代合唱发展概览
2019-01-09钟莉萍
钟莉萍
引 言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入华,合唱文化也进入国人视野。这种以人声为媒介的表演方式,因其形式灵活、通俗易懂且经济便捷,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并产生广泛影响。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是第一首借用西方主调和声思维创作的作品,它标志着合唱艺术登上了中国音乐历史的舞台。历经“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及“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历史洗涤,中国合唱艺术的歌词内容、体裁形式、表演方式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发生巨大变化,这也反映出它所承载的不同历史使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合唱风格的转型,到“文革”时期所遭遇的历史低谷,再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中国合唱的发展虽然是一波三折,但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号召力与亲和力使其在传入之初便受到大众青睐。在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合唱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政治的变换和社会的发展,也真实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基本状况和民众的迫切需求。
一、1949年前广东合唱的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差异明显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迥异的民族性格,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与民族文化。从长期来看,这种地域性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往往要借助外来力量的冲击才会发生较大改变。19世纪中叶广东文化的变化,正是在1840年“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之后发生的。广东地处南岭以南、南海之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西方文化与中原、沿海文化的碰撞,使广东文化被重新塑造。广东民众原来就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新的历史环境影响下更兼具勤劳务实、开放兼容、勇于创新的品格。这种文化烙印反映在广东所培养出的一系列优秀人才身上,音乐界杰出的人才有萧友梅、廖尚果、廖辅叔、郑志声、冼星海、陈洪、马思聪等,他们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尽管合唱在广东的出现与发展相对较晚,但却始终遵循中国合唱发展的历史脉络。早期,从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开始,新式学堂乐歌的开设形成广东群声歌唱发展的萌芽,并继而由“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掀起了广东革命歌曲的新篇章。尽管创作方式仍以依曲填词为主,但20世纪20年代这种齐声歌唱的方式为之后群众性的歌咏运动打下广泛的群众基础。1933年,“私立广州音乐院”在仅有5名教师的情况下,开设的课程却比较丰富,包括合唱、声乐、钢琴、乐理、小提琴、视唱、合唱、音乐史、音乐欣赏等,为广东乐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音乐人才。
20世纪30年代广东音乐的发展主要集中于歌咏和歌曲创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广东涌现出何安东等最早创作抗日救亡歌曲的作曲家。何安东创作的合唱作品,有混声合唱《烽火恋歌》(1936)、男声合唱《卢沟桥》(1937)、《山歌》(20世纪30年代末)、《前程万里》(1940)和《女英雄》等。1935年,“广州民众歌咏团”的成立促使广东革命歌咏的创作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其中有何士德的《新四军军歌》、黄友棣的音诗《琵琶行》,以及胡均和郭杰曲的《中国人民翻身大合唱》等,这些作品广受群众欢迎,演唱经久不衰。除了合唱作品之外,1942年由“新音乐社”的骨干胡均、谭林等人指挥2000人的合唱团,于韶关中山公园演唱过大量革命歌曲,合唱指挥的兴起带动了群众合唱音乐创作的蓬勃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为广东合唱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另一位作曲家是冼星海。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尽管他的生活和创作均不在广东,但广东的文化传统对他却有很深的影响,从勤奋的音乐创作与兼容的音乐风格,不难窥见广东人勤劳务实、开放兼容和勇于创新的文化特质。1939—1940年间,冼星海在延安创作的四首大型合唱《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成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时期大合唱创作的巅峰之作。特定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他此时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抗日救亡的题材,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使这些合唱作品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和浓厚的政治色彩。抗战时期掀起的这一场大合唱的热潮,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历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二、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广东合唱的发展
1949—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个时期,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处于群众性歌咏活动与专业性合唱表演的共存格局。建国之初,受1949年之前的战时思想影响,战斗性合唱创作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合唱作品的创作仍保留有鼓励人民战争意识的特点。因政治以及人民情感表达的需要,合唱音乐的艺术性和大众审美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50年代,受“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等观念的影响,合唱发展逐步转入对传统风格的探究和发展,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民族身份高度自觉的认同感促进了合唱“民族化”的创作,出现了大量以传统民歌改编和采用古代音乐风格创作的合唱作品,这些作品也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
这个时期广东合唱音乐的创作技法较为精炼、和声与复调较简洁、旋律优美,符合当时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在中西融合向追求民族化的发展过程,广东合唱音乐也逐步得到发展,由歌颂英雄逐渐向表现更生活化的现实内容转变,这也反映出人民生活的进步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1956年,广州乐团成立了交响乐队,同年,广州专业合唱团的建立奠定了广东合唱事业的发展基础。合唱作品的创作、业余合唱团的建立进一步带动了合唱艺术的发展。一方面,专业音乐学院加强了专业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业余合唱团的建立和合唱专场音乐会的出现,提高了合唱在群众音乐生活中的地位,这使得优秀合唱作品的创作成为当务之急。建国十周年(1959)和建军三十周年(1957)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合唱作品,有《珠江大合唱》(朱光词,陆仲任、林韵、施明新曲)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蔡余文编曲)、民歌合唱《妇女捕鱼队》(施明新编曲)、《双锤打鼓闹洋洋》(施明新编曲)和《昭君出塞》(罗荣钜根据粤剧唱腔编曲)等。然而在“文革”期间,广州乐团被迫解散,一些经典的合唱作品被禁止演唱,阻碍了广东合唱事业的正常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广东的合唱才逐渐恢复了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广东音乐,其发展主要还集中在对本土音乐的探索,包括对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以及客家文化的吸收和运用,这时广东的合唱音乐虽发展较为迟缓,但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合唱的发展
1986年,著名指挥家严良堃、秋里、郑小瑛、聂中明、胡德风、唐汉、司徒汉、施明新和曾理中,以及音乐活动家孟昭林等人创办的中国合唱协会,对未来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从中小学阶段开始试行合唱教育,对合唱教育的普及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广东迎来了合唱音乐发展的繁荣。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广东吸引了一大批音乐人才,这促使广东的音乐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合唱事业发展的重心转向以合唱教育为主。
(一)儿童合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合唱指挥家赖广益对广东儿童合唱教育领域作出重大的贡献。赖广益祖籍广东乐昌,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合唱事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致力于儿童合唱艺术教育,教学范围遍布广州。赖广益重视中西方合唱艺术交流,擅长将中西方经典曲目改编为各种形式的合唱作品。他改编的无伴奏合唱《落水天》等经典作品均取材于广东民谣,是以岭南本土音乐为基础的创新,这符合当代少年儿童的审美。
80年代开始,在广东的合唱创作中,大量运用了粤语童谣,听众耳熟能详的童谣歌词和旋律与现代合唱的声部思维相融合,充分发挥了合唱艺术巨大的表现力。其中一种是将童谣直接改编成合唱作品,包括《月光光》(施明新改编)、《三元里抗英》(骆季超改编)、《点点脚乸泥》和《挖笋谣》(陈英华改编)、《卖懒歌》(郑秋枫、张丕基、刘长安改编)、《钓鱼仔》(朱立刚改编)、《彩云追月》(田地改编)等;另一种则是重新创作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有何崇志的《荔湾摇篮曲》《童谣交响曲》和《食在广东——饮早茶》、冯饶棠的《水弯弯、荔枝湾》、陈英华的《木木做木做鸠鸠》、曹光平的《小蝌蚪找妈妈》《丽江漂流歌》《光明颂》《开天地》和《雨·水·花》,以及房晓敏的《雷锋叔叔,您好!》等作品。这些童声合唱既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也体现了通俗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成为广东合唱音乐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专业合唱教育
在广东合唱音乐发展中,除了大力发展童声合唱事业外,专业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教学同样等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21世纪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合唱指挥人才。80年代开始,星海音乐学院这样的专业音乐院校和华南师范大学的音乐专业都加强了合唱指挥专业的培养力度,不仅使合唱指挥专业人才得到充实,合唱团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也为新的合唱作品的演出创造了更多机会,为创作、演唱和指挥人才的实践与提高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这促使广东合唱的艺术水平较大幅度地提升,并逐渐迈入中国合唱发展的前列。
(三)合唱创作“民族化”
随着“羊城音乐花会”的恢复,广东合唱音乐的创作也更加多样化。其中,合唱套曲有宗江作曲的《羊城抒情》《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和《渔女》,交响合唱有常敬仪作曲的《大瑶山之歌》、杜钳作曲的《清江放排》、瞿琮作词和司徒抗作曲的《我的根啊在中国》、朱晓峰作词和杨庶正作曲的《绿草地》,以及郑秋枫作曲的《我爱你中国》和《思乡曲》等,打破了以往较为单一的创作模式,在题材内容、演唱形式和表现手段上均有突破。
这一时期,广东合唱创作的宗旨始终围绕民族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许多改编自岭南音乐的作品极具地方特色。其中有丁家琳根据《步步高》改编的《春天到》和根据《雨打芭蕉》改编的《听泉曲》、许新华根据《赛龙夺锦》改编的《龙舟飞歌》,以及田地改编的合唱《彩云追月》和彭家棍改编的合唱《平湖秋月》等。除了在合唱音乐创作方面的探索之外,合唱表演队伍也得到了壮大。随着广东合唱事业的发展,群众合唱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合唱团体日益壮大,先后成立了工人合唱团、星海合唱团和老演员合唱团,以及不少机关、社团和学校的合唱团队。通过不断参加各种合唱比赛,合唱团演唱的水平逐渐提高,广东合唱团在全国合唱领域的地位得以确立。
四、21世纪以来广东合唱的发展
(一)21世纪广东合唱音乐的创作
改革开放以来,由一些外来的优秀作曲家组成的创作群体对广东合唱音乐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这对广东合唱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作为一个合唱大省,广东拥有一批杰出的当代作曲家,其中曹光平、房晓敏、陈述刘、张晓峰、郑秋枫、刘长安和姚峰等在合唱音乐创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当代合唱作品需要演唱者有更强的对音乐本质的感知、领悟和演绎能力,更强调演唱的多样化和形象化,因为这些作品的表现更加丰富而细腻,呈现了更丰富的审美世界,当代作曲家在未来合唱音乐创作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严良堃指出:“合唱创作思维受文字的限制,它注重每个声部个性的美,表现人声组合美——平衡、协调、融合。”合唱是讲究协调的一门艺术,在演唱过程中每个声部的音色、音准、音量,甚至呼吸和换气都是紧密相连的。合唱中的协和体现在节拍节奏、速度、音量、织体、和声、调式、调性、力度、旋律等诸多方面,它展现的是和谐之美。合唱这种比较便于普及的声乐艺术形式,能使演唱者在感受合唱的音乐之美的同时,发挥其特有的凝聚力,增强演唱的和谐性。其实,合唱是一种综合音乐能力的体现,包括对音乐、情感、语言、思维等各方面的整体调控。因此,优秀的合唱作品对于演唱者和观众都会有较深刻的影响。
当代合唱创作强调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探究,要求在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上创新,并充分体现创作风格的中国化。因此对合唱的题材内容、演唱形式、结构技法及和声调式的选择等都要适合不同的合唱风格。这类作品有曹光平作曲的《玛呢歌》(2009)、《卓鲁》(2005)、《康巴情》(2007)、《天湖·纳木错》(2003)和《金色的大门》(2008),这些是他在西藏采风后创作的具有藏族音乐特点的合唱作品;《赫勒勒,德博措》(2007)和《尼苏人海菜腔》是他去云南采风后创作的;《牧童赛牛谣》(2002)则是他根据海南傣族民歌改编而成;《靖西·田野对歌》(2004)是他由广西采风的体验而作;《围屋故事》(2006)是在江西采风后创作。曹光平的合唱创作涉猎极广、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将传统和现代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风格相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对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代作曲家追求在现代西方创作技法与民族音乐融合之路上的不断探索。
首先,可以在合唱音乐创作的题材选择上,采取对岭南音乐特色的提取,对广东民歌、民谣的改编,例如,郭和初的《月光光》依据客家童谣《月光光》创编的同名无伴奏女声合唱。[注]黄凌燕:《广东音乐改编合唱作品中的民族风格特征》,《音乐创作》2015年第7期,第128页。由“广东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合唱的一种新面貌,同时也是广东地区的合唱事业工作者、合唱作品曲作家为丰富岭南音乐风格作出的大胆尝试。
其次,依据古代作品的格调创作,这也是当代广东合唱创作的重要途径,例如,郭和初根据汉乐府古诗创作的合唱《江南》、曹光平作曲的合唱叙事长诗《长恨歌》、蓝程宝作曲的混声合唱《游子吟》、陈述刘作曲的混声合唱《过零丁洋》、严冬作曲的混声合唱《短歌行》、李方作曲的混声合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刘长安作曲的无伴奏混声合唱《敕勒歌》等。
第三,对广东现当代通俗、流行作品的改编,也是展现岭南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2007年6月22日在星海音乐厅举办的“涛声依旧——广东流行音乐三十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体现了岭南文化的艺术特征。这场音乐会演绎了包含杜鸣改编的合唱《九月九的酒》和《晚秋》、严冬改编的合唱《快乐山歌》、梁军改编的合唱《一个真实的故事》和《大花轿》、房晓敏改编的合唱《黎母山恋歌》和《快乐老家》、蓝程宝改编的合唱《我不想说》和《爱情鸟》、张晓峰改编的合唱《小芳》和《蝴蝶吻花山》等,是当代广东合唱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注]何平、潘谊:《广东作曲家流行音乐交响化创作的实践——以21首用流行歌曲改编的交响合唱为例》,《华南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91页。从总体看,交响乐队作为音乐的一部分,与合唱交融在一起,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使单一声部的流行歌曲成为具有多声部特点的交响性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这次编创,无疑都是一次成功的创作。
当代合唱作品讲究以不同的人声音响来建构,因此,对不同类型人声音响灵活变通地运用提高了合唱的艺术价值。美声、民族、通俗和原生态等演唱方式是因作品风格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需要的音效。当代听众的审美需求——对细腻音响效果的追求,决定当代音乐发展的趋向。在演唱形式方面,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生合唱和混声合唱,逐渐向无伴奏合唱方向发展,精湛的演唱技巧、长期磨合产生的默契、声音统一的协调感,均反映出当代广东合唱水平在不断提高。
曹光平是继赖广益后对广东儿童合唱发展影响较大的作曲家,创作有11首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牧童赛牛谣》(与谢文经先生合作,2002)、《靖西·田野对歌》(2004)、《赫勒勒·德博措》(2007)、《我们美丽的校园》和《龙井茶,虎跑水》,是广东现当代儿童合唱发展的领路人。除此之外,房晓敏创作的《月亮勾勾》《我们漫游在迪斯尼乐园》《老师啊!妈妈》和《小溪与大海》;陈述刘创作的《斑鸠调》;姚峰创作的《歌声满天》《渔歌》《地球村的小孩》和《我的创意,我的梦想》等作品,也是现当代传唱比较广的优秀的童声合唱作品。
当代合唱的主流是无伴奏合唱,它对演唱水平和演绎能力都有很高要求。这不仅体现于指挥和合唱团,也包括作品的选择,均反映出整体合唱水平与能力。当代作曲家的创作在这方面多有所涉及。曹光平创作了三声部无伴奏女声合唱《天湖·纳木错》、房晓敏的无伴奏女声合唱《嘎耶》和《花朝月夕》、陈述刘改编的女声无伴奏合唱《灞桥柳》、郭和初依据客家童谣《月光光》创编的同名无伴奏女声合唱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当代广东合唱事业发展的多样化和包容性,体现为合唱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这也为当代作曲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合唱作品创造了机会。
当代合唱创作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是其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标志。调性的扩展、现代和声语言的融入、多样化的节奏和多声部复调的运用是与现代音乐创作体系相结合的体现,这一类作品具有强烈现代感。现代作曲技法与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相结合,为广东合唱音乐创作拓展出更多的可能。另外,当代合唱作品的创作并不局限于采用西方传统曲式结构,也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些结构特征,这无疑是对合唱音乐结构形式的积极探索,不仅使作品增添了民族特色,也提高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二)21世纪广东合唱表演的发展
对于指挥家而言,要完美地演绎一首作品, 不仅要求对作品中的气息、音准、音色、音高、声部的协调进行准确把握, 也是对其艺术修养及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指挥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合唱团的演绎水平。指挥家要对合唱团各声部成员加以选择,对其嗓音特质要有清楚的了解,并通过对乐谱细致的分析和对音乐充分的阐释,让合唱团成员更好地理解音乐和诠释乐谱。当代知名的合唱指挥家杨鸿年、严良堃和赖广益等为广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合唱指挥人才,也促进了广东合唱事业的发展。广东本土指挥家赖广益作为广东当代合唱发展的领军人物,为广东培养了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合唱团——广州男童合唱团,以及被誉为“沟通中芬儿童合唱交流的先河”的广州天河少年合唱团等优秀合唱团。他指导的广州大河少年合唱团荣获美国德墨斯市国际儿童合唱比赛团体金奖,在少年儿童合唱事业发展上作出非凡贡献。
华南师范大学合唱指挥教授苏严慧是当代广东合唱事业发展的代表人物,她指导的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在2017年世界合唱比赛排名中荣获6项金奖和1项银奖的优异成绩,华南师范大学女声合唱团还获得了女声组第十名的好成绩,上述这些成果彰显出广东当代合唱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21世纪初,中国合唱事业发展中曾出现的一个小高峰期,珠江三角洲就拥有一万个合唱团。当代广东的合唱团体既有业余性质的,也有专业的,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中,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合唱团,以演唱艺术性较高且具有较大技术难度的作品为主,因其活动形式灵活,也更加集中而很受欢迎,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合唱团这一类专业性合唱团体。另外,是普通中学的学校合唱团,例如深圳高级中学合唱团,虽然属于业余性质,但在国内外一些合唱比赛中也能够发挥出近乎专业合唱团的水平。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也更加普及的社区合唱,由市民群众自发地组织,以自娱为目的,通过舞台演出和比赛的方式得以持续发展。
当代广东合唱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是为适应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合唱团体的细致分类及其职能的具体化,满足了各个层次的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发展方向。
结 语
纵观当代广东合唱的发展可以发现,尽管其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却与中国合唱发展的总的历史脉络相吻合。20世纪初,它是以新式学堂乐歌的形式在广东群声歌唱中开始出现,继而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中谱写了广东革命歌曲的新篇章。30年代,广东合唱音乐的发展与抗日救亡歌咏和歌曲创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为激励人民的战斗精神,表达人民的思想情感,合唱音乐的艺术性以及大众的审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文革”期间,政治运动的长期影响严重阻碍了广东合唱事业的正常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广东的合唱才逐渐恢复了发展。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合唱音乐发展开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广东吸引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促使广东的音乐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广东合唱音乐事业的重心转向以发展合唱教育为主,大力发展了儿童合唱及专业合唱教育,创作出一大批结合广东本地音乐特色,体现民族性与创新性的优秀作品,迎来了广东合唱音乐发展的繁荣时期。
21世纪,广东的合唱音乐在音乐创作、合唱指挥和作品演唱多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探索,并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融合现代西方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来创新,充分体现了创作风格的时代感与民族化。合唱团体与活动分类更细致,其职能更加具体,充分满足了各个层次的艺术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当代广东合唱音乐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政治的变换和社会的发展,也真实地反映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基本状况和民众的迫切需求,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并向着更加多元与包容的道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