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文中对中美艺术文化交流的贡献
——基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之成果

2019-01-09焦年华汪胜付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艺术交流中心交流

焦年华,汪胜付

引 言

纵观近当代音乐史,海外华人音乐家无疑为中国音乐创作乃至世界音乐创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年赴美留学的周文中先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艺术文化交流、中华优秀文化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周文中先生1923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烟台,是享誉国际的美籍华人作曲家、教育家、文化使者和社会活动家。1946年周先生赴美进入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49年移居纽约,结识并追随20世纪作曲大师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arèse, 1883—1965)学习,后二人成为挚友。瓦雷兹去世后,周文中先生被委任为其音乐遗产的管理人。周文中于1964年返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担任作曲教授。1982年,周文中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终身院士。1991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荣获该校弗里茨·赖纳荣誉教授头衔。

1972年周文中首次访华,1977年与中方进行协商后,他开始策划创建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1978年,中心在哥伦比亚大学正式成立,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以及亨利鲁斯基金会等多家基金会的赞助与科研补助。中心的交流项目包含了专家、学生、物资、活动和展览等诸多方面,涵盖了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和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为了开展项目,中心密切联系中国的艺术家和主要艺术机构,同时广泛联络美国的艺术家、教师、教育管理者、专业组织和贸易协会。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周文中先生音乐创作的研究和评论居多。本文选取了目前国内外研究领域中鲜有涉猎的周文中先生创办的《美中艺术交流通讯》(US-ChinaArtsExchangeNewsletter,Vol.1-11)。从这一专题文献出发,探讨其在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历史贡献与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第一,探究周文中除了作为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优秀的教育家、文化使者以外,他作为一名并不广为人知的社会活动家所作出的丰功伟绩。

中心作为美中两国的信息交换所,在中美建交初期为美国机构、中国文化部和中国艺术机构提供了他们安排交流所需要的信息。为了充分利用物资交流和专家交流,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相关院系和其他机构的学者通力合作,组织了各类会议、研讨会和公开讲演。同时,中心也向大型美国出版公司、唱片公司、表演和视觉艺术机构征询意见,努力按他们的需求量身定制项目。1980年开始创刊《美中艺术交流通讯》,此后20余年中,周文中经常访华,为国际艺术交流频繁奔走于亚洲以及欧洲各地,不断在美国为交流进行募捐筹款工作。

第二,周文中作为中国文人音乐家的杰出代表,对中华优秀文化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周文中的许多音乐创作中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艺术的精神与意蕴,他首先推崇的是中国文人精神,他认为这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要因素和先决条件。自1990年起,中心与云南省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合作项目“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旨在协助云南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999年秋,中心与云南合作在昆明和丽江召开了一次大型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高级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以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参与了这个项目,旨在协助云南省的文化领导者制定出云南25个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传承与延续发展的一套综合策略,并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的成效。

第三,周文中的音乐教育理念及中美艺术交流的成功实践开创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相互交融、相映生辉的繁荣局面。

作为教育家、文化使者的周文中培养了包括齐纳里·翁(Chinary Ung)、陈怡、周龙、谭盾、盛宗亮、葛甘孺等在内的一大批重要的亚洲作曲家,这些作曲家在美国及世界上的成功与周文中先生的教学是分不开的。他同时也强调东西文化在理念和实践上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并认为全球音乐文化的前途全赖以东、西两大文化系统为主并包括其他音乐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共鸣,因此作为中国作曲家的责任在于对东西方音乐文化数年的精髓能有深入的把握。美中艺术交流的实践无疑对中国文化成功走向世界,促进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共生起到功不可没的积极意义。

二、《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 内容概览

笔者依据在国内首次全面呈现的由周文中先生创办发行的11辑《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1980—1995,下文简称“《通讯》”),探究周文中先生在中美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对各类艺术交流活动进行归类与梳理,并对其目的、作用及启示意义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宗旨与形式

在《通讯》第1辑(创刊号)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

中心的项目旨在激发公众对美中两国艺术的兴趣,促成美中艺术系统性交流以及协调个人项目。中心坚信美中两国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展合作是自然而然的;合作将使美中两国受益,为促进世界文化做出贡献。——周文中主任[注]译自Chou Wen-chung,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Vol 1-Spring1980. P.1.

中心由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运行管理,哥伦比亚大学为其提供了办公场地和总体支持,但是该中心是美中艺术交流项目而设的国家机构。自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心直接联系中国文化部安排交流项目,必要时也会联系其他政府机构。为了开展项目,中心密切联系中国的艺术家和主要艺术机构,同时广泛联络美国的艺术家、教师、教育管理者、专业组织和同业公会。

1979年2月,作为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创办人和主席的周文中率领第一个艺术家代表团到北京启动自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后的首次与中国政府间的艺术交流活动。他给中国的艺术机构赠送了西方作曲家的乐谱、图书及其他材料,为中国第一次有机会接触西方现代音乐提供了可能。[注]梁雷主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

(二)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主要有:面向创造艺术、艺术家、艺术机构、专业协会;面向创造和表演艺术家的专业教育;面向普及教育中的艺术,关注资料交换、互派代表团、田野工作、会议与出版项目;面向儿童的分享共同适用的艺术经验;面向艺术制作的音乐会、芭蕾舞会、戏剧演出、电视节目和展览会等。其中的一些艺术交流活动简述如下。

1.中国中庭、工作室和框缘等建筑师到访美国。1983年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的副教授、建筑系主任张致中以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杰出交流学者的身份访问美国,为期8周。因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要求,中心安排和管理了张致中的项目,包括会见了一些私人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在美国各地的大学访问和讲座,参观历史名胜和当代建筑。张致中在纽约参与了美国的中国研究院“传统中国建筑专题研讨会”,在哥伦比亚做了两次讲座:一个是关于中国当代住房设计,另一个是关于美国古典建筑风格艺术传统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在第二个讲座中,他讲到杨廷宝和童寯20年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路易斯·康,学成之后如何回国在南京工学院任教,塑造了中国建筑的一整代人。

2.古琴大师吴文光和作曲家罗京京赴美交流。吴文光是一名学者,且是公认的中国传统七弦琴乐器古琴大师;罗京京是一位获奖的年轻作曲家。他们都是北京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师,受到亚洲文化协会的资助,他们1983年秋天到访美国,为期4个月。他们的节目由中心安排,包括独奏会、讲座示范、会见美国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出席参加众多几乎代表了美国各种音乐类型的音乐会和排练。

3.视觉艺术交流项目。1983年12月,亨利·鲁斯基金会授予中心一笔研究基金用于发展视觉艺术的扩大交流项目。先前鲁斯基金会提供的资金让中心资助了金维诺教授1980年的美国之行;金教授是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中国佛教壁画的主要权威。现行的资助让中心得以和中国艺术家协会和文化部合作,发现最有潜能的项目,让两国视觉艺术的专家们更好地理解创新过程中和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4.建筑规划交流项目。1983年周文中给北京带来了一系列有关建筑和规划的书,中心交流项目拓展了新方向,书由现代艺术博物馆图书馆捐赠。周文中还受邀会见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高级官员,探索发展建筑、城市规划和相关领域的交流项目的可能性。初次会见了戴念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许溶烈(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周文正(周文中的兄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所的建筑师),接着12月再次见面,中心和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达成协议要展开三个独立项目的合作。中心协调有关建筑出版物(由美国机构捐赠或用专门用途基金购买)为中国建筑学会图书馆作出的贡献。中国建筑学会是一家成立于1953年的专业机构,类似于美国建筑研究所。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中心进行一项对比研究,研究一个美国城市和一个中国城市遇到的问题——他们发展满足居民现在和预期需要的同时又想要保护建筑遗产。两家机构试图在中国建立短期的研究所,由美国建筑、规划、历史遗产保护、环境保护和建筑设计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的专家实施。

此外,各类艺术活动赛事、交流与展演也在稳步有序地进行。如纽约国际芭蕾舞大赛,茱莉亚交响乐团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巡回演出,中国舞蹈协会代表团访美成果与交流,举办太平洋音乐节等。

(三) 各类艺术教育交流之途径与措施

中心促成的各类艺术教育的交流互访在80年代初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以下各类艺术教育交流项目中可略见一斑。

1980年第一个中国音乐和艺术教育代表团访美。1982年秋天在中国举办了艺术教育双边会议。在此基础上,中心提出了一个提案项目并由周文中主任1982年12月带到中国和文化部进行磋商并得到了文化部的批准。1983年年底,在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小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 Jr.)及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执行副主席小拉塞尔·A.菲利浦(Russell A. Phillips, Jr.)访华之后,基金会许诺继续支持中心正在进行的艺术教育项目。随后,中心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准备了一个3年项目的提案。

从1984年秋天到1987年夏天,中心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与中国文化部和教育部合作,计划安排一个专家交流团队,他们用3周到3个月不等的时间观察两个国家里挑选出来的学校的艺术教育情况。团队也研究了课程、教学方法和材料、评估和培养创新人才及儿童表演能力的程序。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是1982年会议美国代表团的团长,他与罗娜·B.琼斯(Lonna B. Jones)协商负责正在进行的项目,琼斯是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艺术教育奖金主任,1982年以来项目的咨询员。加德纳是美国最好的儿童心理学家和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的高级研究员和合作主管。

各类艺术教育项目交流之进程如下。1984年秋天,参加过1982年会议的4名中国艺术管理者和教育者(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吴祖强,文化部教育司副司长王柏华、姬君式、吕正武)用3周时间巡回访问挑选的美国学校以及与加德纳、琼斯和周文中会晤。1985年春天,加德纳、琼斯和周文中访问中国的学校,并且选择适合美国专家作深度研究的地点。1985年秋天,中国团队和中学艺术老师合作3个月,并观摩美国学生的优秀艺术课程及课外活动。1986年春天,加德纳和儿童心理学家埃伦·温纳(Ellen Winner)博士对选出的中国学校展开为期3个月的研究,同时2名中国专家也在美国展开相似的研究。埃伦·温纳专门研究普通和有天赋孩子的音乐、绘画和文学敏感性的发展。1986年秋天,第2个美国艺术教育家团队和第3个中国团队相互开展为期3个月的访问。1987年春天,第3个美国团队在中国度过3个月。1987年夏天,在哈佛大学召开一个为期3周的研讨会,随后召开一个为期1周的大型会议,汇集所有项目的参与者,评估早期交流的调查结果。

双方一致同意项目的目标是加深了解并理解美中艺术教育不同的方法,强调艺术教育教和学的过程,维护特定学科思想交流和物资交流的平台,发现一些年轻人并鼓励他们的兴趣及长期致力于跨文化艺术教育。

音乐和艺术教育代表团访美概况:音乐和艺术教育代表团于1980年4月5日抵美,对美国的8个城市进行为期4周的访问。代表团会见了艺术教育者、艺术家和艺术决策者,接触了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方法。这5人代表团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带队,代表团成员分别为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司长王子成、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谭抒真和代表团秘书周莹。

代表团在纽约出席了由卡内基音乐厅公司在卡内基咖啡厅主办的欢迎宴会。纽约市文化事务专员亨利·杰尔德扎赫勒(Henry Geldzahler)宣读了一份城市公告,宣布4月为美中艺术交流月,之后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2001)讲话。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安排了一项为期3天的活动;这次活动以纽约艺术教育为主题,向大家解释了艺术教育中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当地政府的作用。参加者包括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音乐项目负责人以斯拉·拉德曼(Ezra Laderman,1924—2015,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纽约州教育署专员特别助理维维安·安德森(Vivian Anderson)、通识艺术教育项目负责人扎尼塔·拜亚斯(Janita Byars)。

纽约之行的另外一个亮点是由“移动爵士”(Jazzmobile,美国第一家为推广爵士而成立的非盈利性质的艺术文化组织)的大卫·贝利(David Bailey)特别安排的爵士表演。比利·泰勒(Billy Taylor, 1921—2010,Jazzmobile创建者,美国爵士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配伴奏介绍了爵士的历史;技法演示人员有维克多·加斯金(Victor Gaskin,贝司)、基思·科普兰(Keith Copeland,鼓)、吉米·希思(Jimmy Heath,萨克斯)和佩西·希思(Percy Heath,贝司)兄弟、史莱德·汉普顿(Slide Hampton,长号)、吉米·欧文斯(Jimmy Owens,小号)、理查德·木哈里·艾布拉姆斯(Richard Muhal Abrams,钢琴)。另外,代表们还参观了林肯中心、茱莉亚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几家公立和私立学校以及亨利街社区中心提供的社会服务,艺术和医疗项目,参加了几场歌剧和戏剧演出。

代表团在迈阿密出席了音乐教育者国际研讨会年会。会上,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作了题为“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教育”的发言,随后展示了一部关于1978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文革”后恢复招生的纪录片《春蕾》。

在华盛顿,代表们全天听取了美国国家基金会的代表介绍联邦艺术基金。美国国家人文学科基金会副主席帕特丽夏·麦克法特(Patricia McFate)和国家艺术基金会负责政策与计划的副主席大卫·瑟尔斯(David Searles)主持了讨论会。代表们也会见了美国国际通信机构主任约翰· E.莱因哈特(John E. Reinhardt)、美国国务院中国事务部执行主任达里尔·琼森(Daryl Johnson)和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主席罗格·史蒂芬(Roger Stevens)。

阿斯彭人文研究所安排大家顺道去了怀依种植园。在此,研究所副主席史蒂芬·斯特里克兰德(Stephen Strickland)主持了一场半天的会议,会议涉及诸多主题。帕特丽夏·麦克法特主持了关于“艺术、人文和个人”的讨论;美国国际通信机构副主任查尔斯·布雷(Charles Bray)谈及“交流与文化:国际模式与国家政策”;国家艺术基金主席特别助理沃尔特·安德森(Walter Anderson)和国家艺术基金音乐项目主任以斯拉·莱德曼讨论了“美国的音乐教育:历史与当代趋势”。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教育和各类艺术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都在不断地探索,通过这些交流项目,开阔了国内教育行业的国际教育事业,促进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大繁荣与大发展。

(四)各类艺术交流会议

美中艺术交流会议主要有中美作家会议、美国笔会专题研讨会、“中国音乐的传统和未来”会议以及太平洋作曲家会议等。以中美作家互访交流为例作如下简述。

诗人和作家的盛会:普利策大奖获得者、诗人戈尔韦· 金内尔(Galway Kinnell)和著名作家E. L.多克托罗(E. L. Doctorow)1983年10月在北京、西安和上海会见了专长研究美国文学的中国诗人、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光年1982年秋天赴加拿大参加会议途中停留纽约,他亲自邀请中心派小队作家代表“深入交流观点”。一年后,在北京张光年罕见公开露面主持金内尔和多克托罗的官方欢迎宴会。中国诗人毕朔望将金内尔十六行诗歌“First Song”的精髓翻译成中国四行古诗。金内尔用英文翻译过佛朗索瓦·维雍和伊夫·博纳富瓦的诗歌,毕朔望的译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神往。

金内尔是纽约大学文学创作项目的主任,他谈及他的观点“诗歌是依赖原始灵感的虚静艺术”,也表达了他的忧虑,“大学写作工作坊的数年经历可能导致创作作品一定程度的雷同”[注]译自Chou Wen-chung,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Vol 5-Summer 1984. P.10.。多克托罗是纽约大学的英语访问教授,他赞同“没有人能真正教作家如何写作”,但是他建议老师身份的作家应该“鼓励年轻作家成为自我”。多克托罗还说写作工作坊的益处还有作为“年轻作家的一种公开形式,允许他们畅游其中,融入作家这个团体”[注]译自Chou Wen-chung, U.S.-China Arts Exchange Newsletter, Vol 5-Summer 1984. P.10.。

在北京的另一个小组讨论中,金内尔和多克托罗都强调了美国写作的个性并描述了他们自己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同时探讨了美国小说和诗歌的趋势,分享了他们的观点“我们拥有的最好的作品试图检验我们认为我们赖以生活的神话”。参加热烈问答活动的还有小说家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韦君宜女士,翻译了许多美国作者作品的翻译家及《读书》主编冯亦代,翻译家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袁可嘉。

当时金内尔是美国笔会的主席,多克托罗在作家联盟董事会任职,也有机会与中国作家协会的执行秘书及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朱自清和中国笔会成员金坚范讨论专业事务。在朱自清的陪同下,金内尔和多克托罗拜访了著名的诗人艾青和他的妻子高瑛。艾青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巴黎学习绘画,1983年前艾青曾出访过欧洲、美国、日本和南美。

肯尼斯·科赫(Kenneth Koch)点燃了年轻人的想象,诗人、剧作家肯尼斯·科赫1983年春天到访中国,为期一个月,他让诗歌走下神坛,变得容易接近、可以理解、令人愉悦。科赫是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比较文学的教授。他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给学生们介绍了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弗兰克·奥哈拉(Frank O’Hara)的作品,举办诗歌写作和翻译的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他集中讲述了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作品,他一如既往成功地让学生直接就语言的意象和音乐性做出回应。中国作家协会还安排了科赫与北京、西安和昆明的诗人和作家们会面。对于科赫而言,此行特别令人激动的经历就是他有机会展示如何教孩子们写诗的方法。他的方法是1967年在曼哈顿开发,鼓励孩子们表达关于理念或形象的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担忧韵律。

(五)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项目

自1990年夏天起,中心的工作重点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项目。该项目旨在协助云南省的文化领导制定出云南25个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延续和发展的一套综合策略。来自中国、美国以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参与了这个项目。

福特基金会参与了云南经济发展的项目,特别是植树造林和生殖健康领域的项目,促使基金会的代表们考虑他们的工作增加一个文化部分。福特基金会尤为感兴趣的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中心担心少数民族艺术这个大项目会分散中心的注意力,不能致力于全中国的艺术交流,项目也可能耗尽中心有限的资源,但还是对云南及其人口和艺术本质开展了广泛研究。开展并付诸实际的研究项目主要有:美国、南亚和东南亚的专家访华团赴云南考察,中心复审云南民族文化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项目,云南民族文化项目:合作机构与个人以及云南民族文化艺术项目的持续发展与合作等。

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是“云南民族音乐及生态文化”系列艺术项目,对云南多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带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周文中对中美艺术文化交流的贡献

在周文中先生的积极努力倡导与践行下,中美艺术文化交流在中美正式建交的历史背景下拉开了帷幕,并在逐年的艺术交流活动中不断探索与进步,对中美艺术交流做出了卓著的历史贡献。这无疑对中美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带给人们深刻思考。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伊始的历史时期,周文中先生的远见卓识和成功创举具有非凡创举之历史意义,必将彪炳史册。

(一)开创了中美艺术文化交流历史之先河

《美中艺术交流通讯》是美中艺术交流中心发行的期刊,对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的各类项目均有较为详尽的报导或纪实,它开创了中美艺术交流之先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确有石破惊天之举。从初始中美双方的努力磋商到两国艺术文化交流的常态化发展,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中美艺术文化交流史,是一份异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正如周文中先生所说:“鉴于美中艺术交流之实践,当今对提升文化发展的理解与合作的‘文化关系’这个课题的需求与几十年前政治与经济互利的‘国际关系’课题的需求来说,二者的紧迫性难分伯仲。这也指出了对于一种哲学的需求,这种哲学可以用来作为理解文化交流实践的理论和分析的基础”。[注]周文中:《美中艺术交流:一种哲学探寻的实践》,邹彦译,载梁雷主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133页。

(二)中美艺术文化交流成果丰硕、举世瞩目

中美艺术文化交流在文学、戏剧、电影、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艺术教育、赛事交流与展演、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的互访、合作与交流达到数十次,成绩斐然,影响广泛而深刻。从中心的第一个项目安排艾萨特·斯特恩访问中国到后期的云南民族文化系列交流项目,全方位、多视野的跨文化研究、交流与合作贯穿周文中先生所做的一切,他勤勉谦逊和超凡的才能智慧使得中美艺术文化交流捷报频传、成果丰硕,令世界瞩目、聚焦于东方。

(三)汇流——多元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汇流”是周文中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阐释了他音乐创作理念的精髓,也是他对文化的理解与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要义。“百川汇流咏新声”——周文中先生从自己的音乐创作理念出发,延申至自己的文化理想,提出了对未来文明的渴望。他作为作曲家、教育家和文化使者的多重身份,声名显赫,著作等身,却自嘲自己是一个“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四不老人。周文中先生实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当代杰出音乐家之集大成者。

美中艺术交流的成功实践开创了东西方文化艺术之汇流——相互交融、相映生辉的繁荣局面。同时,对我国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外艺术进一步交流和中国文化艺术推向海外的重要经验,为国际艺术交流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诚然,周文中先生作为文化使者,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振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他是连接我们共同文化未来的纽带。纪录片《周文中——音乐的汇流》提及:“苍松,对周文中来说,它代表着坚毅的中国文人,承受所有的暴风雨以履行他的使命。”[注]引自Michelle Vosper、李消非:纪录片Chou Wen-chung:Composer of Confluence,www.YOUKU.com,2019 年1月26日。他坦言:“应该意识到,社会的真正力量是文化背后的人们,能够推动社会朝着更好方向前行的人”[注]引自Michelle Vosper、李消非:纪录片Chou Wen-chung:Composer of Confluence,www.YOUKU.com,2019 年1月26日。。周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有着儒家风骨和情志的文人,他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以文化学者独到、睿哲的智慧光芒,高屋建瓴地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们指点迷津,提出了对人类未来文明之渴望和判断。

正如周文中先生所愿:“我们更期待的是,一个有世界各种文化参与的新的开始。它不是纯粹的西方,也不是纯粹的东方,它应该像一条新的河流,它汇聚了欧洲,亚洲,还有其他地方的支流汇合在一起。‘汇流’的意思就是凝聚、分享彼此的遗产,是以相辅相成并给传统注入新的活力。文明的碰撞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性,比如,关于文化传统的新思想和新制度”。[注]黄宗权:《音乐的价值在于实现文化的新创造——访作曲家周文中先生》,《人民音乐》2018年第10期,第8页。

猜你喜欢

艺术交流中心交流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如此交流,太暖!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陈秋梅: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使者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柳寅泽,致力于促进中韩文化艺术交流
廉江市文联参与高校艺术交流
朱文洲:笔墨丹青连接东西方艺术交流纽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