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口市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提升策略

2019-01-09范志浩周湘红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3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农田土壤

范志浩,周湘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1 农业基本概况

海口市自然环境概况见参考文献[1]。

1.1 农用地资源状况

依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全市拥有农业用地面积174 348 hm2,占市域土地总面积的76.4%。在全市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为70 981 hm2,占40.7%;园地面积34 747 hm2,占19.9%;林地面积59 487 hm2,占34.1%;其它农用地面积9 133 hm2,占5.3%。耕地是海口农业用地的主体,是全市粮食、油料、蔬菜和其它农副产品的主要生产用地,也是保障海口及其周边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土地资源,是构成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在海口耕地资源利用中,多以蔬菜、菠萝、香蕉、西瓜、胡椒、咖啡等热带农作物经营为主,水稻种植相对较少。

1.2 农业经济环境状况

海口市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同时地处热带北缘,也是一座富有海滨自然旖旎风光的南方滨海城市。且拥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2018年被联合国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定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并拥有永兴黄皮、永兴荔枝、石山黑豆等多个获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良好的市场环境、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和国家“一带一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为海口农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政策和经济环境。

2 农田生态状况分析

2.1 农田面积不稳定

《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显示,在1997—2005年9年间,全市耕地面积减少3120 hm2,年均减少347 hm2。根据海口城镇化发展进程,结合海南省“多规合一”空间布局综合分析,2015—2030年期间,全市耕地减少量将达到2 962 hm2。城镇开发边界不断外延,农业生产空间被不断挤占。为确保全市耕地总量的相对稳定,须不断通过农用地和乡村建设用地整理,以及难利用土地资源整治和开发利用等途径增补耕地面积。这就导致耕地经营范围不断改变,经营面积频繁变动,且在不断变化扰动过程中,部分高产稳产农田逐渐消失,趋于平衡的局部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2 农田经营景观破碎

通过卫星影像判读识别,结合海口市农村道路规划等相关资料分析,海口市域农村公路密度达到2.38 km/km2。密集的公路网络,加上星罗棋布的集镇和村庄,将全市农田分割成无数独立的细小斑块。同时,受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农田斑块在道路、村庄分割的基础上,再次按承包户进行细分,加上“林—果—粮—菜”的随意性经营,农田经营景观破碎化加剧,既不利于先进耕作技术的运用和农田病虫灾害防治,也无法保障农田高产稳产,使得区域原有的自然景观格局遭到破坏,许多连续的动植物生境被人为分割阻隔,给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

2.3 防护林体系不健全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不仅可通过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进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对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环境支持,以提升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田稳产高产。同时,也可通过农田周边连续的森林植被景观,增强区域动植物生境的连续性,以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海口由于当地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且农田零星分散,实际上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农田防护林,而农田周边的森林植被则多以高强度经营的经济林或用材林为主体,森林经营不以农田防护需求为主导,加之皆伐轮作的经营利用方式,其森林环境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严重不足。

2.4 水利设施不完善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农田灌溉、排水、降渍和防洪,调节农田水分状况、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水热资源较为丰富,加之农田分布不集中,且水田相对较少,整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除少量水库和输水渠外,大部分农田处于自然排灌状态。农田灌溉受降雨影响较大,加之当地降雨量大,且降雨相对集中,大到暴雨天气较多,农田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对农田土壤保育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多呈线状分布,缺乏整体的系统布局规划,加之建筑规格和材料在选择上的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利设施对相邻斑块生境的分割阻隔作用,给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带来一定影响。

2.5 环境污染依然存在

环境污染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受到污染的大气、水体和土壤,都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大气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水体则通过灌溉而直接被作物所吸收,土壤则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分、养分、氧气的作用,是作物生长所需养分、空气和水分的主要供给体,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一旦受到污染,就会引起土壤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土壤微生物活动将受到抑制,有害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品质,对区域农田生态系统也将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海口市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但由于受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结构复杂、经营规模较小、经营范围广等因素的制约,农田土壤污染现象依然存在。

3 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提升策略

3.1 强化农田生态系统保护

3.1.1 坚守耕地保护红线

《海口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 —2030年)》在充分论证海口市域生态承载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划定了市域农业生产空间必须确保的底线,即全市耕地保有量必须达到71 228 hm2,永久基本农田必须保持在56 100 hm2以上。这不仅是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对区域农业生产空间的基本需求,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须充分认识和理解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资源总量和基本农田面积相对稳定。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须做到:①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② 制定相应措施,做好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③ 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内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占用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④ 鼓励、引导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有机肥料,注重保持和培肥地力;⑤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依据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地籍档案;⑥ 建立和完善全市基本农田地力、施肥效益和环境污染定位监测体系,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地力及环境状况的监测。

3.1.2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合理的生产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生产发展的适宜性,以确保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优质农产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在强化耕地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提高农田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为实施农田生态系统改良创造条件。根据海口农田分布情况及环境条件,结合农业发展规划和海口城市总体规划,将全市区划成三个农业生产区:北部滨海平原花、果生产区;中部台地平原粮、蔬生产区和东南台地果、化生产区。北部花、果生产区以发展热带水果、反季节瓜菜、热带花卉为主体的热带高效农产品;中部粮、蔬生产区以发展优质水稻、反季节瓜果蔬菜、特种水产养殖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东南果、化生产区以发展热带水果、经济作物、化工医药原料为主体的热带农产品。

3.2 注重农田生态系统改良

3.2.1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的复合系统,是能够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综合海口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农田分布等因素,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大力推进“猪—沼—菜” 和“猪—沼—果—鱼”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将各种生产要素转化为相互利用的生产条件,协同形成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排放,强化资源的再利用。同时,通过加强排污、净化处理、防护隔离等基础设施建设,处理好种、养产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循环生产过程中,突出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致力形成清洁生产、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格局,以促进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改良和提质。

3.2.2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水土流失是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问题,对于以分散型小规模高强度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海口农业来说,农业生产带来的土壤侵蚀问题不可避免,在琼山区的大坡、甲子、旧州、三门坡、红旗以及秀英区的石山等乡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应把农业水土保持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范畴,切实加强防范和治理。一是根据全市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和布局,结合道路绿化、河(湖)岸绿化以及农田周边造林绿化,系统构建市域农田防护林体系,丰富区域林草植被,提高土地保水保肥能力,提升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对农业生产空间的支持和防护作用;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序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三是科学规划、有序引导,把海口农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农业生态、农业经济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市场流转等途径,促进全市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2.3 实施农田改造提质

实施农田改造提质,提升农田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是提升和优化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进行规模化土地平整,通过政策引导或资金扶持等措施,把市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的农地,进行统一平整,以提高农田平整度,提升农田耕作现代化水平;实施农田土壤改良,根据海口农田土壤的现状特点,重点通过施用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天然土壤改良剂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改善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优化农田灌排技术,结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排和蓄水条件,并充分运用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现代农田排灌技术,实施精准灌溉,适时排放,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因不合理排灌引起的土壤侵蚀或板结现象;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健全农田监测,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田耕作科技含量,以避免粗耕盲种对农田土壤造成的影响。

3.2.4 推进农田保护性耕作

农田保护性耕作是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优化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一是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科学测定农田土壤供肥性能和经营作物需肥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控制和调节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施用数量和施用方法,以保障农作物所需各种养分的平衡供给,满足作物健康生长的需要;二是大力发展绿肥种植,根据不同区域的经营目的和种植结构,采用休耕轮作或行间套种等方式,大力发展苜蓿、草木樨、紫穗槐、狼尾草以及早熟禾本科植物等绿肥植物种植,充分利用绿肥植物含有的多种养分和有机质,改善耕地土壤结构,促进耕地土壤熟化,提升耕地地力;三是鼓励施用有机肥料,通过农产品品质评选、市场准入等措施,鼓励引导増施有机肥料,以充分利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养分活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化提升;四是制定和完善农田免耕、休耕和轮作制度,根据全市农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特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农田免耕、休耕和轮作的制度和办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有序推进全市农田的免耕、休耕和轮作,以推进全市生态修复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不仅关系粮食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生态环境。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口大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但随着人口增长速度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加之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以及掠夺式粮食生产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农田土壤污染、土壤养分失调、农业面源污染和河流富营养化等,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农业生产空间,持续产出绿色、营养且足够数量的粮食,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新时期广大农林工作者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农田土壤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研究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河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超1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