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金沙县森林城市建设探讨

2019-01-09刘世好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3期
关键词:金沙县石漠化森林

刘世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增进居民生态福祉、构建美丽家园和推动生态文明的实践创新[1]。2004年以来,我国有22个省份和300多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前已授予166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金沙县是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之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森林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金沙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决定。本文结合金沙县森林城市建设,就金沙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建设内容进行相关探讨。

1 区域概况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黔中丘原向黔西北高原山地的过渡地带,东邻遵义,南毗贵阳,西靠毕节,北接成渝,国土面积2 528 km2。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较温和,春迟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 ℃;属赤水河和乌江两大水系,全县有长度大于10 km或积雨面积大于20 km2的河流31条,总长度649.1 km,年平均径流深约415 mm,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0.48×108(不含过境客水)[2]。

2 建设现状

金沙县林地总面积为129 141.45 hm2,森林覆盖率为55.24%,活立木总蓄积量为644.21万m3[3]。2016年,金沙县成立了创建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落实工作经费,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对照《贵州省森林城市评价标准(试行)》,金沙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得分为92.5分,达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基本条件(90分以上)。2016年底,金沙县县城建成区面积为17.69 km2,人口为12.86万人,绿化覆盖面积为534.53 hm2,绿地面积为465.65 hm2,公园绿地面积为96.47 h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0.2%,绿地率为2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5 m2[4]。县城建成区内建有金沙公园(一期)、戴家堡公园、彩虹公园、亲青园、金沙河滨河公园、开明同心广场、箐河生态公园等公园绿地[4]。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植树造林难度大、成本高

根据贵州省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金沙县石漠化土地为26 954.77 hm2,占国土面积的10.66%;潜在石漠化土地为48 707.99 hm2,占国土面积的19.27%。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土地为6936.82 hm2,占25.73%;中度石漠化土地为19781.43 hm2,占73.39%;重度石漠化土地为224.03 hm2,占0.83%;极重度石漠化土地12.49 hm2,占0.01%。石漠化导致立地条件差,土壤土层薄、石砾多,植树造林难度大,且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下,甚至于有些区域根本无法造林。同时,也导致造大成本大幅增加,不利于工程建设。

3.2 绿化总量和公园绿地面积有待提升

目前,金沙县建成区街道树冠覆盖率为30.2%,低于《贵州省森林城市评价标准(试行)》35%的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5 m2,低于《贵州省森林城市评价标准(试行)》9.0 m2的标准。建成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都偏低,绿化总量和公园绿地面积有待提升。

3.3 绿化质量不高,植物配置层次感不强

老城区道路绿化设计建设年代比较长,在营造特色景观上时,设计手法不够丰富、灵活,在视觉效果和色彩配置上都有不足,道路绿化景观有待改造提升。在整个城区范围内,用于园林绿化树种单一,缺乏层次感和丰富度,立体观赏效果较差,森林的生态效益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4 城市森林宣教薄弱,效果不理想

目前,尽管通过公开发布公开信,在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报纸开辟宣传专栏,开展宣传活动等各种宣传手段,举办了一些创森活动,但尚未形成健全的创森宣教机制,未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平台开展创森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设施也不充分,整体没有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4 主要建设内容探讨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遵循“两山理论、生命共同体、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师法自然”理念,金沙县积极构建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高效的城市森林支撑管理体系,建成“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森林生态景观格局,树立“林茂山川美、绿意染金沙”的森林城市形象,将金沙县打造成为“生态、绿色、美丽、文明、和谐、幸福”的国家森林城市。

4.1 森林城市生态体系建设

1) 生态福祉增量提质建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生态福祉增量提质建设主要根据城市由内向外的空间层次,着力推进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和森林乡村建设。在城区,通过结合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均衡布局生态绿地,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积极采取“规划控绿、清脏播绿、拆违建绿、择空补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和垂直挂绿”方式,增加城区绿量,同时积极开展森林环城建设;在乡村,主要积极开展森林乡镇、森林村寨和森林人家建设,结合精准扶贫,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日益高涨的需求。

2) 森林生态廊道建设。通过水系林网和道路林网建设,构建良好的森林生态廊道。一方面,结合河道治理和水网恢复,加快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林和森林湿地为主的水系林网建设,打造“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林水网络体系;另一方面,以公路为建设重点,架构以金沙县为中心的网络状绿色骨架,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使道路林网建设、城乡绿化美化融为一体,注重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建设“车行绿中、人在画中”的道路景观,努力把交通要道建成展示多彩贵州的生态景观大走廊。

3) 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建设。本着系统保护和治理的理念,站在全县层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城,积极开展森林保护与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草地保护与修复、矿区生态修复、城市“双修”建设,营造健康的山水林田湖草城复合生态系统,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建设,使金沙县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石漠化综合治理率达40%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40%以上;推行草蓄平衡、禁牧、休牧的草地面积占天然草地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矿区修复率达50%以上。

4) 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完善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建设,完善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确保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5%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4.2 森林城市产业体系建设

1) 涉林产业资源培育。重点以清池、马路、源村等乡镇为中心辐射发展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主要树种包括耐寒桉、马尾松、刺槐、柳杉、杉木、香椿、喜树等;积极开展以油茶、核桃、茶叶、花椒、特色水果和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同时以西洛乡至平坝镇至西洛水库沿线、柳塘镇至乌箐(金沙至黔西国道)沿线为重点,大力发展林木种苗花卉。

2) 林产品加工业建设。加快发展木材加工龙头企业;规范松脂采集,促进采脂产业的发展;加快建设核桃、油茶等精深加工,以及茶叶和花椒等加工企业。

3) 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在现有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森林康养基地、村生态休闲旅游示范点等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逐步形成森林度假旅游品牌。

4.3 森林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1) 积极展开地方生态文化挖掘。金沙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应加大力度挖掘和开发民俗、红色、茶、酒和植物文化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2) 生态文化基地(平台)体系构建。对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等生态文化基地(平台)进行提质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休闲游憩类、文化观光体验类、动植物保护科普类三大生态文化平台建设,通过这三类生态文化基地(平台)的建设,集中展示金沙县生态文化成就,传播生态文化价值,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

3) 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播。通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生态文化节庆活动、生态文化宣传、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建设等,积极保护、展示和传播生态文化。

4.4 森林城市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 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建设法治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终身负责制,建立打、防、控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强化林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断创新森林资源管护的长效监督机制,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2) 加强森林灾害防控能力。进一步建设完善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装备水平,实现森林火灾防控现代化、管理工作规范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化、预防工作制度化。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以基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储备库建设为核心,健全省、市、县、镇四级监测预警网络,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和服务保障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预警、防灾减灾控灾能力,形成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3) 加强林业科技研究与应用推广。建立起符合金沙县实际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基本满足林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体系,主要林业科技领域达能到省内先进水平,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科技进步在林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0%。

5 结语

森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其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关注。2018年7月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森林城市 绿色分享”林业主题论坛,发布了《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将建成300个国家森林城市。这将掀起我国新一轮森林城市建设热潮。然而,森林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凸显出来[5]。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和特点[6],如何最大程度拓展绿色休闲空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摆在金沙县森林城市建设前面的必须解决的问题。金沙县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加强宣传教育,拓展资金渠道,加强部门协作,发动群众力量,形成“创森为人人,人人来创森”的局面,共同构建城乡一体、结构完备、功能完善的森林城市格局。

猜你喜欢

金沙县石漠化森林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论我县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情况
哈Q森林
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1
哈Q森林
哈Q森林
金沙县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