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蒸脐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验案举隅

2019-01-0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白术健脾脾胃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的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且有排便习惯或排便性质的改变[1],但是在临床检验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未能发现任何器质性的病变。该病属中医学“腹痛”、“腹泻”、“便秘”病范畴,门诊中脾胃虚弱型IBS较为普遍,在治疗上目前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效果尚可,但长期使用西药副作用较多,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引起疾病缠绵不愈,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学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显著,现代中医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葛来安主任自创蒸脐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1 病因病机

葛来安主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皆由脾土虚,脾胃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化水谷和水液,正如《素问·厥论》言:“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2]。内伤劳倦、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阳气素虚等皆可致脾胃受损,运化无权,清气不升,浊气下降,则生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言:“泄泻之本, 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之运化, 使脾健胃和, 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 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 起居不时, 以致脾胃受伤, 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3]。脾为阴脏,得温则运,若脾阳不振,则寒从中生,寒与湿凝滞气机故致腹痛。再如《景岳全书·秘结》曰:“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可见脾胃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遂成便秘。所以元·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治疗上主要是健脾、运脾。

2 蒸脐疗法

脐,即神阙穴,又名气舍,生门,古代医家认为,脐乃生命的中枢,人体是以脐为中心的太极图。经络学曾论述,任脉乃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互为表里,共司掌百脉,然而神阙穴归属任脉,故脐与百脉相通。传统医学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现代解剖学认为,肚脐部位的皮肤较薄嫩,血管丰富,是调理人体的重要部位。蒸脐疗法又名熏脐疗法,是中药外治法,即通过中药作用于脐部,先外敷于皮肤后到肉理直至到达体内,通过五脏六腑的气化,激发药性,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血脉,协调阴阳的作用,葛来安主任自创蒸脐疗法合并中药治疗脾胃虚弱型IBS,旨在调节胃肠激素(MTL、VIP、SS、CCK)来达到脾胃虚弱型IBS的治疗目的。具体操作如下:予自制止泻方(苍术100 g,山药100 g,白术100 g,茯苓100 g,公丁香50 g,五倍子100 g,赤石脂60 g,冰片50 g等),将药物研成细末,用白醋调成糊状,嘱患者平躺,将肚脐局部消毒,然后将适量中药敷于神阙穴上,中间隔一层薄棉布(防烫伤),再将点燃的艾条投掷于艾灸盒中,最后将艾灸盒放置于棉布,嘱咐患者放松心情,时间大约半个小时。7 d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3 验案举隅

3.1 验案1 患者黄某,女,40岁,职员,江西南昌人,2018年1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腹泻1年余,再发伴加重2天,刻诊:大便异常,次数增多,夹见水谷不花,每日4~5次。开始质软,后逐渐变稀,最后成水样便,色黄,未见粘液和脓血,便前感腹痛,便后痛减,矢气多,无肛门烧灼坠胀感,面色少华,肢倦乏力,无心慌心悸,时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口干口苦,小便调,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寐欠佳,入睡困难,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眠,双下肢无水肿,舌体稍大、边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中医诊断:泄泻病(脾胃虚弱型证)。治疗方案:①中药内治: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方:莲子肉20 g,薏苡仁20 g,砂仁8 g,白扁豆 10 g,茯苓20 g,党参30 g,甘草6 g,白术20 g,山药30 g,桔梗10 g,大枣3枚,合欢皮15 g,炒谷麦芽各15 g。7剂。中药内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每煎取汁150 mL ,药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②中药外治:蒸脐疗法,2018年1月 12 日二诊,患者诉上诉症状稍缓解,腹泻减轻,大便2~3次/日,效不更方,继续蒸脐疗法,连续治疗3周,临症加减后,腹泻减轻,大便 1~2 次/日,色黄,成形。2018年1月26日治疗第4周患者诉症状明显较前好转,后随访至今,病情未见复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按语:参苓白术散由四君子演变而来,其中四君子健脾补虚,莲子、山药以助四君子健脾益气,且止泻;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渗湿;白扁豆健脾化湿。二药可助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而止泻。砂仁,芳香醒脾,化湿和胃,行气导滞,使全方补而不滞,方中桔梗与诸健脾药合用具有“培土生金”之意,宣利肺气,通调水道,且载药上行。炒谷麦芽健脾甘草、大枣调和诸药,诸药配伍,补中焦之虚损,助脾气之运化,渗停聚之湿浊,行气机之阻滞,恢复脾胃受纳健运之功,加之蒸脐疗法温通经络,扶正祛邪,则诸症自除。

3.2 验案2 患者刘某,女,30岁,教师,江西南昌人,2018年2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便秘半年余,再发伴加重3天,刻诊:大便3日未解,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除,头晕乏力,面白神疲,自汗气短,无胸闷心慌,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口干无口苦,小便平,纳一般,食后多腹胀,寐一般,梦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便秘型);中医诊断:便秘(脾胃虚弱型证)。治疗方案:①中药内治:黄芪汤加减,组方:黄芪30 g,白芍20 g,党参30 g,生地15 g,麦冬20 g,白术20 g,炙甘草6 g,当归20 g,玉竹15 g,莱菔子15 g,枳实15 g,合欢皮20 g。7剂,中药内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两次,每煎取汁150 mL ,药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温服。②中药外治:蒸脐疗法,2018年2月 11 日二诊,患者诉上诉症状稍缓解,大便1次/日,偏干,梦多,守方加龙骨20 g,继续蒸脐疗法,连续治疗3周,临症加减后,大便日行1次,色黄,成形。2018年2月25日治疗第4周患者诉症状明显较前好转,嘱患者规律服药、定期如厕,调饮食、畅情志、慎起居。

按语:本方重在益气通便,方中重用黄芪补益脾气,白术、党参益气健脾,枳实、莱菔子调畅气机,以助滋补之品不碍于脾气运行,莱菔子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枳实能增强胃肠平滑肌收缩,促进消化,白术可双向调节肠道。对于便秘患者葛来安主任在服药方法和时间与众不同,一般是嘱患者晚上9点一次性服用完中药,早上7点钟左右定时排便,尽管没有便意也要定时如厕,以形成稳定的排便条件反射,即使停服中药也能定时如厕,达到根除便秘的目的。

4 小结

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中较多见,葛来安主任认为治疗关键在于调理中焦脾胃,治疗上将药、灸联合使用以加强疾病治疗目的,如今此治疗方案已经全面在临床中展开,且取得满意疗效,治疗此类病患时,葛来安主任还重视心理疏导,进行健康教育,以增强信心,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白术健脾脾胃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须根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