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我地蜜蜂不爱分蜂

2019-01-09张大利

中国蜂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群势蜜粉蜂王

张老师:

您好,我饲养蜜蜂3年多,是业余养蜂,是我们当地的中华蜜蜂,每年都是靠自然分蜂进行繁殖。可今年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5月份,我的蜂群发展到五六框蜂,蜂群内已经起了王台。根据以往经验,这个时候该分蜂了,但是我发现王台都被蜂王给咬掉了,请问张老师,这是蜂种的原因吗?我想分蜂,应该怎么做呢?

新宾县蜂农:刘晓海

刘师傅您好:

自然分蜂是很多中蜂饲养者采取的增殖方式。这种方式也是蜂群在自然状态下唯一的增殖方式,当蜂群群势增长到一定阶段,蜂群内便开始出现雄蜂并修造蜂王,随着新王的出生,蜂群内约半数的蜜蜂连同原蜂王一起,飞离原巢,另寻新巢而居。但蜜蜂的这种行为是需要有一定条件的,也不是任何季节,任何条件都会分蜂的,蜜蜂自然分蜂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季节和适宜的气候

自然分蜂一般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时节,其他季节虽然也会分蜂,但这段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因为这时气候从冷变暖,蜜粉源丰富,蜜蜂经过一个漫长的越冬期之后,开始进入一个快速的增殖阶段,随着新生蜜蜂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分蜂,此时,外界已经进入夏季,天气温暖,蜜粉也比较丰富,适宜蜜蜂生活,新分出的蜂群也容易生存。

二、蜂巢拥挤

随着蜂王的产卵繁殖,新蜂不断出房,巢内蜂数急剧增多,再加上外界蜜粉较好,蜜蜂大量贮存在巢房内,如果不及时扩巢,就会造成巢内蜜蜂十分拥挤、通风不良,蜜粉充塞巢脾,导致蜂王产卵受限,这种情况下蜂群产生分蜂情绪,继而出现分蜂。

三、蜂群积累到一定程度

促成分蜂的决定性因素是蜂群内蜜蜂的数量,强大的群势才是分蜂的前提。分蜂群一般都是强群,这样的蜂群分出的群势也相对较大,很容易发展成强群。但也有的蜂种分蜂性较强,只有三四脾就开始分蜂,这样的蜂群无法发展成强有力的采蜜群。虽然分出的蜂群较多,但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应更新蜂种或淘汰。

四、影响自然分蜂的因素

1.蜂种

不同的蜂种分蜂性不同,同种蜜蜂的不同亚种分蜂性也有所差异。如中、西蜂相比较,中蜂分蜂性强,中蜂中北方中蜂的分蜂性相对较弱,而南方的蜂种相对较强。

2.蜂群内部因素

如果蜂群内蜂王老劣,它分泌的蜂王物质就相对较少,也容易使蜂群产生分蜂情绪。如果蜂群内工蜂的哺育力和劳动力相对过剩、巢内蜜蜂自由活动空间减小都容易引发自然分蜂。

3.蜜粉源

如果外界没有蜜源或是流蜜情况较好,蜜蜂处于饥饿或是积极的采集状态,一般不会出现分蜂现象。而外界流蜜不多,但能满足蜂群育虫需要,或者虽然没有明显流蜜,但粉源含糖量较高,蜂群的哺育负担不重,只要气候适宜,也容易发生自然分蜂。

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和你们当地的气候情况,蜂群不爱分蜂的原因应该是这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群势不够强,由于去年是“暖冬”,而且今年的早春温度较高,蜂群繁殖比常年提前20多天,但蜂群开始繁殖后,又出现倒春寒,温度波动较大,蜂群繁殖较慢,短时间还有下降的趋势,因此直到现在只有4~5脾蜂,群势总体偏弱;二是天气干旱,外界缺少蜜粉源,去年几乎没有有效的雨雪,造成今天春季严重干旱,外界蜜粉缺乏,有的直到夏初还需要饲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分蜂;三是外界天气不稳定,春季后期包括夏初这一段时间,外界风大,温度变动比较大,不利于蜂群繁殖,对分蜂也有一定影响。

分蜂虽然可以增加蜂群数量,但是对蜜蜂采集有一定影响,如果蜂群很弱就开始分蜂,主要原因还由于蜂种的因素造成的,爱分蜂的蜂群往往很难养成大群,这样的蜂群采集能力比较差,对养蜂生产不利。如果你想要促使蜂群分蜂,你可以采取紧缩蜂巢,保持蜂多于脾的状态,加强奖励饲喂,当蜂群内的幼蜂和封盖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巢内温度也就大大提高,同时,不断饲喂也会积累大量饲料,使巢内空间紧张,以促使蜜蜂分蜂。

猜你喜欢

群势蜜粉蜂王
蜜粉源植物种类及对产蜜效果的影响研究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权力至上的蜂王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冬季恋歌
蜂王入群
中蜂新分群的饲养管理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清爽“裸”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