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势相近的蜂群为何产蜜差距大
2019-01-09张河勇
张河勇│文
浙江义乌市后宅街道下金村,322008
每到收割蜂蜜之际,常会听到蜂友们的困惑不解之言:同一蜂场内,相同气候蜜源环境下,有的蜂群收蜜颇丰,有的蜂群产蜜平平,有的只够自给自足,更有甚者,还需人为补饲。可见,在同一个蜂场上的众多蜂群中,产蜜是大相径庭的。为此,有的蜂友几乎都把问题归咎于蜂种的优劣上。而笔者认为,产蜜不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蜂种优劣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主要因素是养蜂人没有把握好大流蜜期间工蜂日龄结构和巢内布局的合理性。
那么,为何气候、蜜源俱佳,群势强壮的若干个蜂群,产蜜却参差不齐?
一、工蜂日龄结构问题
蜂群中的工蜂是由老中青幼蜂所组成的,而每个不同蜂龄的工蜂,所担任的工作也是不同的。刚出房3天内的工蜂,无力参加巢内工作,有时尚需内勤蜂饲喂。出房后15、16天内的幼龄蜂,其主要任务是在巢内做内勤工作,即哺育幼虫,调节温、湿度,清理巢内卫生,处理采集蜂采回的蜜粉等。直至半个多月以后,才逐渐由内勤转为外勤,即采集蜜粉。所以说在自然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决定蜂产品收成是丰歉的主要因素是外勤采集蜂数量决定的。
一般而言,如以2框蜂量的群势,繁殖成7框群势计算,大约需要60多天的时间。如以调集别群子脾组成强群,就应首先算准下一个蜜源的始花期,再决定何时组建采蜜群。所以,蜂友们在日常管理上,笔头一定要勤,及时记录一年四季之中的每一个蜜源始花期和末花期,尤其是一年中最主要的几个大宗蜜源,为下一年的繁殖强群做参照,确保丰收。
一旦进入大流蜜期,如果发现培育采蜜群的日期过早或过晚怎么办。针对繁育蜂群过早,已产生分蜂热的蜂群,及时抽出部分封盖子脾,补充到其他的弱群之中。再从别的蜂群中抽调卵虫脾,增加该群的育子负担,解除分蜂热;对于过晚的蜂群,补救措施是大量工作蜂出勤后,酌情移走相邻的几个蜂箱,让采集蜂集中飞入留在原址相邻的几个蜂箱内,大大增强部分蜂群的采集能力。这样“牺牲”几个蜂群的采集力,很值得。我们在收割蜂蜜时经常发现,通常三、四个弱群采蜜量相加总和,还不如一个强群的采蜜量。而被移走另放的蜂群,因失去了很多外勤蜂,采集能力更是明显下降,但可以充当繁殖群用。留下的内勤蜂育子泌浆、泌蜡造脾的能力,比较强,可谓是有利优势之合理利用。需注意的是,由于蜂量的减少,及时抽出多余的空脾,以防巢虫乘虚入侵或工蜂护子困难,引发白头蛹和烂子病,应该尽量做到蜂多于脾。
二、巢内布局问题
巢内布局之合理与否,也将对蜂蜜收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流蜜期,可适当拉宽巢脾的间距,一方面增强巢内空气流通,节省工蜂散热劳作,便于更多的工蜂转向出勤或其他任务,还可加速稀蜜的水分蒸发,加快酿熟封盖。另一方面,被人为有意拉宽的巢脾,工蜂还会在巢脾上部储蜜处,加高巢房孔壁,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储蜜量。这种房孔被蜜蜂加高的巢脾,就是蜂友们所说的‘鹅头脾’,能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此外,还需及时关注蜂群的进蜜情况,酌情添加空巢脾,以加大储蜜空间。
为了给采集群减轻哺育力度,可适当抖蜂,提出部分幼虫脾,调至其他蜂群代育,这样也能使更多的工蜂转为酿蜜,增加产蜜量。同时,也可将别群的老熟子脾调入到采蜜群,以及时补充采集群的群势。大流蜜期的工蜂,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寿命会缩短,群势削减快,及时补充封盖子脾,就能后继有蜂,可平衡采集群的群势。
有的蜂友对于大流蜜期疏于管理,或对蜂群做误导性的管理。就不难理解,在相同的外部条件和群势下,每个蜂群的产蜜却有天壤之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