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农村精准扶贫的阻碍因素及实施路径分析*
2019-01-09
一、“互联网+”是农村精准扶贫路径创新的重要载体
互联网是当前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伴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互联网+”的理念应运而生。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指的是通过发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在信息传递、社会资源配置、营销手段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来推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进而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互联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创新驱动。创新是“互联网+”的灵魂,“互联网+”的一大特质就是用互联网创新思维,来改造传统产业形态,创造出新的产业形势。二是跨界融合。“互联网+”注重融合与协同,通过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实现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融合。三是重塑结构。“互联网+”将打破原有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推动社会治理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精准扶贫是新时代我国的一项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中央对农村精准扶工作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扶贫对象精准、因村派人精准、项目审批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最终要解决“扶贫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结合中央的扶贫方针可以看出,新时代的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不能再走传统粗放式扶贫的老路,必须实现由“大水漫灌”式扶贫向“精准滴灌”式扶贫转变。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必须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创新部门协作方式。“互联网+”的一大特征就是创新驱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与新时代扶贫工作具有理论耦合之处,即注重发挥创新的力量。
将“互联网+”与农村精准扶贫有效地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创新农村精准扶贫产业形态。通过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特色养殖等产业形态的融合发展,形成农村产业的规模效应,给农村精准扶贫提供可持续的产业保障。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精准识别方法的创新。“互联网+”融合了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通过借助大数据工具,可以对农村人口大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更新。这对于识别贫困人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农村人口医保、养老金、银行流水、就业单位、从事的行业等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贫困人口。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方法创新。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给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是新时代农村精准扶贫路径创新必须依靠的载体。
二、“互联网+”视阈下农村精准扶贫的阻碍因素
早在2015年,我国就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在“互联网 +”的带动之下,我国各地出现了“互联网 +农业”扶贫、“互联网 +文化”扶贫、“互联网 +教育”扶贫、“互联网 +旅游”扶贫等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怎么扶”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在精准扶贫实践工作中,“互联网 +”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阻碍因素。
1.农村网络服务配套落后。“互联网 +”应用的一大前提就是完善的网络服务,如此才能化解精准扶贫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国很多贫困地区距离城市较远,信息较为闭塞,导致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境地,这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具有优越的农业资源条件,在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但由于地理空间的分割,农民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十分有限,信息贫乏导致农民难以有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而这正是一些地方特色农业难以发展的原因,这直接限制了扶贫产业发展的空间。而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必须依靠网络服务。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居住地多为远离城镇的山区,互联网覆盖成本较高,大部分贫困村还没有宽带网络的相关基础设施,贫困户与外界的“信息化鸿沟”现象较为严重,这就不利于贫困户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市场信息,不利于其选择合适自身的项目来脱贫。
2.扶贫大数据系统应用进程缓慢。从前面的论述可知,“互联网 +”具有跨界融合的特征,“互联网 +”能够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发挥作用,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大数据系统的先进性,通过应用大数据系统,可以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找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点,并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有效地联系起来。因此,“互联网 +”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必须依靠扶贫大数据系统。但大数据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对于人才的专业性要求也比较高。虽然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尝试创建“互联网+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系统,但由于经费原因和大数据专业性人才缺乏,导致大数据工具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互联网+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的平台作用局限于建立贫困户档案登记、贫困政策查询等方面,而在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缺陷,特别大数据在寻找脱贫项目方面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3.“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互联网+”在提供创新动力的同时,也给精准扶贫模式的模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一些地方通过“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扶贫成效之后,其他一些地方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之下,开始照搬“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比如有的地方通过“互联网+农业”实现了脱贫的目标,其他地方便仍然照搬此模式,而不知本地的优势也许更加适合采取“互联网+旅游”的模式。盲目移植其他地方的扶贫项目,没有充分考虑扶贫项目与互联网的融合点,不仅仅达不到脱贫的目的,反而会过度消耗扶贫资源。
三、“互联网+”视阈下农村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互联网+”在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应用,既是一次思维革命,同时也是一场工具革命,如何具备创新思维,利用好互联网工具,推动互联网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融合,是新时代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重要路径。
1.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化解信息鸿沟。要解决农村扶贫过程中的“信息鸿沟”问题,必须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入手,逐步实现扶贫资源的社会共享,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中来。建议将部分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互联网进贫困村、贫困户计划,同时降低贫困村宽带费率,为贫困地区互联网的普及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之上,在每个贫困村配备1-5台扶贫专用电脑,并配备1-2名互联网信息专员,由其负责引导和培训贫困户使用互联网,帮助贫困户利用互联网查询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信息、扶贫项目信息等等,从中寻找到发展家庭农业经济的契机,增强贫困户利用互联网脱贫的意识,有效地利用贫困村之外的市场或企业,提升脱贫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实现扶贫资源共享。精准扶贫必须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系统的作用。建议贫困地区逐步构建统一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以县、市为单位,构建全面、系统的扶贫大数据系统。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云南省的经验,云南构建了省级精准扶贫大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上对全省范围内的贫困地区进行了划分,并对每一个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进行了数据录入,针对每一名贫困户进行电子建档,明确贫困户产生贫困的原因,并针对贫困户的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社会救助、培训就业、教育扶贫等资料进行实时更新,以全面展示各地的扶贫大数据,提升精准扶贫的成效。
3.增强“互联网+”精准扶贫资源整合能力,创新扶贫项目。互联网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而不在于模仿,过度的模仿容易让扶贫工作陷入形式化的困境。因此,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配置扶贫资源中的优势,创新扶贫项目,让扶贫项目真正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为当地脱贫服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确定扶贫项目时,既要借鉴其他地方应用“互联网+”解决脱贫问题的经验,也要立足于本地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在对当地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之上,确定合适的扶贫项目。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不同的“互联网+项目”,以及同一个扶贫项目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扶持方针。依据“宜户则户、宜场则场、宜社则社、宜企则企”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互联网+项目”在资金、人员、政策等方面的配置,让扶贫项目符合项目审批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的基本要求,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