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实践与探索

2019-01-08刘凯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习近平思政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和宪法为契机,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有机融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工作。抓住课堂主渠道,革新教学方法,达到以学理打动学生,以情理感染学生的效果,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亲和力,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培养能担历史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刘凯(1989-),男,陕西商洛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12-0054-0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①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抓住课堂主阵地,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入,最终入脑入心,提升育人效果。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重要性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将这一思想融入课堂,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性,发挥凝心聚力、引领航向的作用。

(一)培养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年人,出路在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这一思想宝库成为思政理论课的活水源头,推进其“进课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历史的责任必然要大学生来担当,重担将会压在他们身上,能否扛起社会主义大旗,能否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关键在于培养立场坚定、站位高远、素质过硬的时代新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结合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讲授,用先进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其在先进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二)增强意识形态工作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②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形态工作做的好坏,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政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工作,关系到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问题。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蕴含的丰富内容为开展思政理论课提供参考和借鉴。长期以来,在思政理论课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感染力不够、有效性差等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聚焦时代课题、总结历史经验和解决改革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涉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解释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展现出思想的力量,具有大气魄、大视野、大格局。将新思想融入思政课堂,有利于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回应热点问题,提升思政理论课感染力、解释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理论认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更要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理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客观分析和看待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挑战,学习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和钢铁意志,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具有理论魅力和指导意义,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接受教育和熏陶。在推进“进课堂”进程中,要传授知识,更要坚持立德树人,主抓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工作,落实教育教学目标。

(二)坚决打赢网絡意识形态斗争

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舆情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互联网作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在这个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③当前各种错误思潮甚嚣尘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严峻,人们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些对思政课构成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工作,强化课堂主阵地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筑牢思想阵地和防线,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化被动为主动,弘扬和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和网络环境。

(三)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站位

理想犹如风帆,信念坚如磐石,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致力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教育学生“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在讲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时,要准确理解和运用习近平对理想信念的精辟论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④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实现路径

(一)坚持政治性,突显“进课堂”的思想引领作用

秉持思政理论课的上课原则,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在课堂中,穿插讲解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为人民打淤坝、修沼气池等故事,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和人民情怀教育;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内容,讲授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增进学生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思想理论支撑;研究十九大内容,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分析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以此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坚定政治立场,使其心中有梦想,心中有阳光,眼里有远方,脚下才更有力量。

(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进课堂”效果

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过硬的理论水平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的前提。思政工作者要弄通弄懂这一思想的内涵,把握内容之间的脉络关系,通过研修、网络公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版新教材)培训等形式把握教材体系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即人生选择——理想信念——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法律素养,为“进课堂”做好理论准备。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做到知识点的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以扎实学识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力量。

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首先,调整内容讲授方式,由说理式向故事与理论相结合转变,通过故事讲道理,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在娓娓道来中使学生接受最新理论,增强理论认同。其次,革新提问和互动方式,除过传统的口头提问外,如将问题提前写在纸条上,上课时让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一个问题,以此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运用“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互动,增强课堂效果。最后,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史实与理论结合、原理与故事结合、案例正反结合,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提升理论深度,增强理论魅力。

总之,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处在重要的历史交汇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时期。“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⑤,到底是产生同频共振还是与机遇擦肩而过?这取决于每一位青年大学生能否抓住机遇,是否信念坚定、勇于担当。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工作,目的在于加强思想引领,做学生前行的引路人。

[注释]

①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②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18.

④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9/c_123967017.htm.

⑤習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05-29.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习近平思政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