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嗪预防纳布啡丙泊酚无痛胃肠镜检查眩晕效果分析
2019-01-08胡志强周芬芬周文娟
胡志强,周芬芬,周文娟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吉安 343000)
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大多使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镇静镇痛效果较好,但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1]。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呼吸抑制作用轻、心血管副反应小、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对内脏疼痛作用强是其优点,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眩晕发生率高,限制了其在门诊手术的应用。我院用小剂量异丙嗪预防纳布啡所致眩晕,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00例,入选指标:ASAⅠ-Ⅲ级,年龄16-75岁,体质量41-80kg。排除指标:⑴呼吸道感染;⑵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⑶严重鼾症及过度肥胖者;⑷对镇静药物有过敏史;⑸休克、严重心脑肝肾功能衰竭者;⑹严重心律失常者;⑺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检查与用药获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实施。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0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8h、禁饮4h以上,无术前用药,选择左侧卧位,静脉麻醉,麻醉前开放外周静脉并静滴乳酸林格氏液,常规心电(ECG)、心率(HR)、呼吸(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鼻导管吸氧3L/min。A组:静注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ml∶50μ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4171)0.1μg/kg,丙泊酚(英国Astra Zeneca 公司,规格:20ml∶200mg,分包装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J20130163)1.5-2.0mg/kg;B 组:静注纳布啡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 ml∶20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130127)0.05mg/kg,丙泊酚1.5-2.0mg/kg;C组:静注纳布啡0.1mg/kg,丙泊酚1.5-2.0mg/kg;D组:静注纳布啡0.1mg/kg+异丙嗪 5mg,丙泊酚 1.5-2.0mg/kg;E 组:静注纳布啡0.15mg/kg,丙泊酚1.5-2.0mg/kg。D组静注异丙嗪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ml)后,余同4组均于检查前2-3min静脉缓慢注射所需舒芬太尼或纳布啡(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注射时间不少于30s),再静脉推注丙泊酚1.5-2.0mg/kg。检查时根据患者HR、RR、BP、意识及体动等情况每次追加丙泊酚0.5-1.0mg/kg。
1.3 观察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苏醒后半小时患者眩晕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苏醒后半小时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丙泊酚用量、检查时间及清醒时间 (从操作停止至患者睁眼,能控制语言和行为),术中体动情况(包括干呕吞咽和四肢活动等),苏醒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安全性指标:记录检查前 (T0)、丙泊酚静注后2min(T1)及5min(T2)、检查后(T3)4个时间点患者的RR、平均动脉压(MAP)、HR 和 SpO2,以及呼吸抑制情况(需医生托下颌或辅助呼吸)。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ASA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注:P>0.05。
组别n 年龄(岁)体质量(kg)性别构成比(男/女)ASA级(Ⅰ/Ⅱ/Ⅲ)45/13/2 43/15/2 44/14/2 45/14/1 46/12/2 A B C D E 60 60 60 60 60 48.7±20.4 46.5±21.3 47.8±19.7 48.1±20.6 47.2±21.5 56.3±16.7 54.8±15.2 55.6±16.3 57.2±15.8 56.1±16.5 36/24 33/27 35/25 34/26 37/23
2.2 E组眩晕发生率显著高于A、B、C、D组 (P<0.01),C 组眩晕发生率显著高于 A、B、D 组(P<0.01),见表2。
表2 术后恶心呕吐、头昏、眩晕比较
2.3 5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只有A组1例出现恶心呕吐。检查时间、清醒时间(从操作停止至患者睁眼,能控制语言和行为)、苏醒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五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 (包括干呕吞咽和四肢活动等)发生率 B 组高于 A、C、D、E 组(P<0.05);A 组丙泊酚用量多于 C、D、E 组(P<0.05);呼吸抑制(检查中需麻醉医师双手托下颌或辅助呼吸)A组大于B、C、D、E 组(P<0.01)。 见表 3。
2.4 各组间生命体征比较T0时的RR、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患者T1-T3时的RR、MAP、HR、 均低于同组T0时,且T1、T2时 A 组患者 SpO2低于 B、C、D、E 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T1-T3其余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术可刺激患者咽喉、食管、胃及结直肠,从而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痉挛、恶心、呕吐、呛咳、呃逆、躁动、疼痛、窦性心动过速及高血压等应激反应[2]。胃肠镜检查,内脏痛是引起病人不适的主要原因,目前无痛胃肠镜检查临床常用的μ受体激动剂复合丙泊酚,疗效较好,但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高。
盐酸纳布啡(Nalbuphine hydrochloride)是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混合型镇痛药,为κ受体激动剂,其镇痛强度与吗啡相当[3],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中度至重度疼痛,尤其对内脏痛具有独特的疗效[4],且成瘾性小。纳布啡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其它阿片类药物[5],并有封顶效应,可拮抗μ受体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等。
纳布啡已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应用剂量从0.1mg/kg到0.3mg/kg不等[6-8],本研究结果表明0.1mg/kg纳布啡能提供与舒芬太尼0.1μg/kg用量相似的镇痛镇静效果,且可减少丙泊酚用量,但有相当比例患者苏醒后半小时仍存在坐起或站立感头昏目眩,不能行走,平卧好转,严重影响苏醒室周转速度,降低患者满意度,限制了其在日间手术及无痛检查的应用。
表3 各组患者比较检查时记录情况比较()
表3 各组患者比较检查时记录情况比较()
注:与 A、C、D、E 组比较 *P<0.05;与 B、C、D、E 组比较 **P<0.01;与 C、D、E 组比较 ***P<0.05。
组别n 156.7±50.7***175.4±61.5*143.7±41.6 125.4±28.5 137.7±25.6 A B C D E 60 60 60 60 60检查时间(min) 清醒时间(min) 术中体动(例)23.7±7.3 24.6±8.1 24.3±7.5 25.4±6.8 22.9±8.3 3.2±1.2 3.6±1.3 3.7±1.4 2.6±1.8 3.8±1.6 3呼吸抑制(例) VAS评分 丙泊酚用量(mg)7**6*2 2 1 2 3 2 1 0.75±0.53 0.81±0.47 0.73±0.36 0.68±0.42 0.63±0.37
表4 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BP、DBP、HR、SpO2比较()
表4 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BP、DBP、HR、SpO2比较()
注:与 B、C、D、E 组比较 *P<0.05。
n 指标 T0 T1T2 T3 87.4±12.6 16.3±2.7 78.7±19.2 98.2±0.4 85.8±13.8 15.8±2.5 77.2±20.1 99.1±0.4 86.1±11.8 16.8±2.9 76.5±17.3 98.6±0.4 86.4±11.2 15.6±2.9 79.1±14.7 98.2±0.3 85.4±14.7 16.6±3.1 76.7±17.2 98.8±0.7组别A 60 B 60 C 60 D 60 E 60 MAP(mmHg)RR(次/min)HR(次/min)SpO2 MAP(mmHg)RR(次/min)HR(次/min)SpO2 MAP(mmHg)RR(次/min)HR(次/min)SpO2 MAP(mmHg)RR(次/min)HR(次/min)SpO2 MAP(mmHg)RR(次/min)HR(次/min)SpO2 91.2±16.3 16.5±2.4 87.5±20.7 99.1±0.7 92..5±15.7 16.8±2.2 88.6±19.8 99.2±0.7 90.8±16.9 16.7±2.8 88.2±22.5 98.9±0.7 93.1±15.4 16.8±2.8 85.3±21.6 99.1±0.8 90.5±15.4 15.8±2.8 88.3±18.4 99.1±0.5 86.5±14.7 14.7±2.1 82.1±18.9 97.4±0.6*85.4±15.1 14.4±2.6 80.8±19.8 98.4±0.7 85.5±13.6 14.1±2.5 83.6±16.5 98.3±0.8 85.7±15.3 15.1±2.3 83.4±18.1 97.4±0.6 85.3±15.7 15.2±2.5 83.7±16.5 98.2±0.4 81.6±11.4 14.1±1.9 73.6±18.7 96.8±0.5*82.7±12.2 14.3±2.3 74.5±17.1 98.8±0.4 80.8±12.5 13.8±1.7 73.9±16.2 98.3±0.6 80.7±10.5 14.2±1.8 74.6±16.3 96.8±0.7 80.3±12.8 13.7±1.8 75.3±15.1 98.4±0.6
纳布啡静注后引起眩晕,其作用机制不明,实验证实脑缺血、缺氧后脑内β-内啡肽浓度升高[10],内源性β-内啡肽浓度增高可引起眩晕。异丙嗪可以抑制前庭功能,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具有较强的止吐作用及抗晕动作用。异丙嗪是治疗眩晕症常用药物之一,对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13],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异丙嗪可有效预防纳布啡静注后引起的眩晕。由于异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抑制作用,与丙泊酚有协同作用,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纳布啡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比舒芬太尼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血氧饱和度高,提示纳布啡用于无痛胃肠镜安全性优于舒芬太尼。
总之,0.1mg/kg纳布啡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和舒芬太尼0.1μg/kg用量相似的镇静镇痛效果,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小剂量异丙嗪麻醉前静注,可有效预防纳布啡引起眩晕的副作用,减少丙泊酚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