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农区犊牛死亡原因调查

2019-01-08陈晓英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区虫卵球虫

赵 丽,陈晓英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9)

西藏农区黄牛、奶牛、犏牛、牦牛饲养管理较为粗放,且种植结构较为单一[1],农牧民一般以补充青稞作为母牛产奶期的补充日粮,缺乏专用精料补充料的饲喂。此外,因农牧民过度挤奶制作酥油而导致犊牛整日处于饥饿状态。犊牛基本生长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犊牛营养不良和不平衡,机体代谢机能紊乱和免疫力严重下降[2],使病原菌侵入并迅速扩繁,加之基层兽医力量薄弱,最终导致犊牛死亡。笔者就西藏农区2015年至今的黄牛、奶牛、犏牛、牦牛死亡的犊牛展开调查,并加以诊断分析,以期为防治西藏农区黄牛、奶牛、犏牛、牦牛犊牛的死亡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试剂:营养琼脂粉、酵母浸粉均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胰蛋白胨购自洛阳宏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非发酵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1.2 调查对象:在2015年5月—2018年8月,西藏拉萨市、山南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农区死亡的黄牛、奶牛、犏牛、牦牛的犊牛。

1.1.3 待检病料:现场解剖濒死犊牛或剖检死亡时间不长的犊牛,无菌采集其心、肝、脾、肺、肾、血液、粪便等样本539头份(冷冻箱保存),并取死亡犊牛粪便539头份快速送至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进行病原学检测与球虫虫卵检查。

1.1.4 待检血清:随机采集身体虚弱犊牛、发病犊牛、濒死犊牛血液样本539头份。室温下倾斜放置30 min,3 500 r/min离心 20 min,分离血清,于-20℃保存,送至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进行血清学检测。

表1 西藏农区犊牛发病与死亡情况调查结果

表2 西藏农区犊牛血液、组织病原分离结果

表3 西藏农区犊牛粪便球虫虫卵检测结果

1.2 试验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设计编制统一的犊牛死亡情况流行病学调查表格,由各县农牧局或兽防站专业技术人员到各村跟踪调查,对乡镇兽医技术人员和牧户进行询问,填写调查表,并找各村驻村工作队或到乡镇兽防站查阅近期犊牛死亡情况登记资料。调查内容包括统计死亡时间、犊牛死亡地点、疫苗及免疫时间、饲养管理和下派技术人员等信息[3]。

1.2.2 病原学检测:取死亡犊牛组织病料心、肝、脾、肺、肾、血液等样本,分别接种到普通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生化鉴别培养基(糖发酵管、蛋白胨水、葡萄糖蛋白胨水、尿素琼脂、醋酸铅琼脂)分别进行培养,再取优势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取纯培养物进行分离菌的生化鉴定,确定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细菌病[3-4]。

1.2.3 病死犊牛粪便球虫虫卵检查:取死亡犊牛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漂浮法做球虫虫卵检查[3,5]。

1.2.4 血清学检测:取收集的濒死犊牛的血清,按照检测试剂或试剂盒说明书,采用ELISA、凝集试验等方法检测口蹄疫、牛弓形体病等血清抗体水平。

2 结果

2.1 发病与死亡情况调查结果

犊牛发病与死亡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调研的农区犊牛病死率为9.34%,其中以昌都市犊牛死亡率为最高(10.10%)、拉萨市的犊牛死亡率为最低(8.50%)。

2.2 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分离鉴定结果

对死亡犊牛的血液、组织病源进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分离鉴定,结果如表2所示,西藏农区犊牛血液、组织样本大肠埃希菌平均阳性率为48.05%,沙门菌平均阳性率为31.54%。

2.3 粪便球虫虫卵检测结果

对死亡犊牛的粪便球虫虫卵进行检测,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球虫虫卵视为阳性。如表3所示,犊牛粪便球虫虫卵检测表明,农区球虫虫卵平均阳性率为5.75%(31/539),且以林芝市球虫虫卵阳性率8.65%(9/104)为最高,山南市球虫虫卵阳性率3.77%(4/106)为最低。

2.4 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

濒死犊牛的血清经ELISA、凝集试验等方法检测口蹄疫、牛弓形体病等血清抗体水平均衡,且均在98%及以上。

3 讨论

该调查研究初步发现,引起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农牧民以追求酥油产量为目标,而无限制地挤奶制作酥油,导致犊牛整日处于饥饿状态,不能满足犊牛基本生长需要。此外,因牧民没有给家畜补饲的习惯,母牛怀孕后期,胎牛的迅速生长和妊娠母牛的基本营养需要,致使妊娠母牛无法补充充足的营养,最终导致犊牛初生重偏低、免疫力低下,以及生产母牛奶水不足。犊牛营养不良和不平衡导致其机体代谢机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病原菌侵入并迅速扩繁,最终导致犊牛死亡。此外,鉴于研究经费和基层技术力量有限,该调查研究没有进一步涉及母源性抗体的检测,即犊牛是否获得有效的母源抗体,这些需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6-9]。

建议在大型牛场,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犊牛的死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①加强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在母牛怀孕的后期,白天自由放牧,晚上给予一定量的全价的精料补饲,并在圈舍内挂舔砖补充矿物质元素和微量元素,尽可能满足妊娠母牛更多更丰富的基本的营养需要,以期获得初生重更大、发育良好和免疫能力更强的犊牛;②给新生犊牛提供舍温暖干燥的小环境牛舍、保证圈舍的光线充足、垫草的充分,并且保持其生存环境的通风换气良好,尽可能地做到专人护理等;③加强疫病控制,做好免疫、驱虫和净化工作,保证母牛健康无病,防止传染病、寄生虫病等造成母牛产弱犊、死犊等;④及时发现和治疗母牛非传染性疾病如无乳症、少乳症、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减少挤奶量,防止犊牛饿死或营养缺乏;⑤一旦发现犊牛发病,及时进行诊断,要对症治疗,减少和控制犊牛死亡。而对于普通农牧民养殖户,要给予妊娠母牛更丰富的饲草料,以满足胎牛发育和母牛基本营养需求;对产后母牛,减少挤奶量,尽可能多地给犊牛哺乳提高其免疫力而减少犊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农区虫卵球虫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西藏农区奶牛乳房炎的抽查报告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治疗肉鸡球虫的常见药物及有效投药方法
巴彦淖尔市农区饲养巴美肉羊技术
基于MATLAB的虫卵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