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2019-01-08黄星海毛敏明
黄星海,毛敏明,马 萍,邱 强
(1.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 210019;2.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1 引言
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一般出现在产品质量评价、自然资源质量评价、经济质量评价等领域。研究的主题除包括行业质量评价、耕地质量评价、财务信息质量评价等问题之外,还包括如何选取质量评价指标和如何构建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等。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结合当前研究趋势,对质量评价问题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2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选取的数据源为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使用高级检索,以“质量综合评价”“质量指数”和“质量评价体系”分别作为篇名,检索方式为“精确”,文献分类目录选择“经济与管理科学”,期刊来源类别勾选“核心期刊”“CSSCI”“CSCD”,检索时间段为“不限”到“2017年”,共检索到181篇文献(见表1),以其作为分析的样本。
表1 国内有关“质量评价”研究的论文检索结果
3 数据分析
3.1 年代分布
文献的发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初期,相关文献数量可能较少,鲜有人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该领域的关注者逐渐增多,发文数量也随之增长;等研究成熟后,新增文献减缓。
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181篇有关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年代分布统计,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
总体而言,我国质量评价研究文献数量呈平稳态势。1992-2001年,每年约有1篇论文,质量评价研究呈现零星发展之势,早期研究主题主要是自然资源的质量评价,如徐刚[1](1992)通过选取指标并赋权,对山地丘陵区城市土地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另外,还有部分经济质量评价的文章,如郑会义[2](1998)建立了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2002-2013年,质量评价研究逐步发展,研究主题扩展到产品质量评价、物价指数研究,但仍以自然资源及经济质量评价为主,如付巧峰[3](2008)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公路客运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2)”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期间,各期刊刊载了一些宣传文章,导致2012年发文数量骤然增长。2014-2017年,质量评价研究呈现小幅下跌趋势,这一阶段的论文主题较为丰富,包含了虚拟产品服务质量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等,如闾燕等[4](2016)从6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移动商务环境下虚拟产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我国质量评价研究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优秀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主题较为丰富。
图1 1992-2018年CNKI数据库质量评价研究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
3.2 关键词与研究主题分布
在“质量评价”研究论文的关键词统计中,“综合评价”频次最高,“评价体系”其次,而“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质量评价”“耕地质量”“主成分分析”等紧随其后(见表2)。
表2 1992-2018年CNKI数据库有关“质量评价”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分布表
3.2.1 研究领域
根据对关键词统计的发现,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同时也很关注顾客需求、顾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等。对质量评价的研究跨多个领域,涵盖了产品质量评价、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和经济质量评价等。
(1)产品质量评价主要有行业产品质量、区域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专利质量、客户服务质量、教学质量、审计质量、物业质量等。如邓之宏[5]等(2015)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C2C交易市场电子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吴菲菲[6]等(2015)采用文献计量法选取指标和确定权重,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专利质量评价指数。
(2)自然资源质量评价主要有耕地质量、生态质量、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等。如董锁成[7]等(2017)从4个方面构建人居住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人类居住环境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毛先如[8]等(2016)选取4类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北京市各区县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
(3)经济质量评价主要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工业增长质量、财务信息质量、就业质量、供应链质量等。如江兵[9]等(2016)选取15个重要财务指标,用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价;于卫宁[10](2016)从多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编制地区工业增长质量指数,对中国地区工业增长质量进行测度。
3.2.2 研究方法
总结发现,各个领域的质量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运用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关键点在于如何选取合适的指标,评价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如何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以及构建数学模型。
(1)指标的选取方法有很多种。如沈平[11](2012)等从质量内涵的定义出发选取了国内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出口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顾客满意度、质量损失率和产品投诉率5个具体评价指标;郑方辉等[12](2014)从微观质量评价和中观质量评价两个角度选取了4项一级指标25项三级指标。研究者可以先用穷举法广泛选取指标,再根据研究需要筛选合适的指标。
(2)多指标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常用的主观赋权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专家的经验主观打分得到权数。王鹤等[13](2006)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供电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冯波等[14](2014)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形式和实质两个维度设计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客观赋权法运用最广泛的是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简单易学,且具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特征。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CNKI数据库中与质量评价相关的181篇文献进行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我国学者越来越重视质量评价的研究,其日渐成为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研究总量仍然较小;研究的核心主要是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建模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的领域广泛涉及各行各业,涵盖自然资源质量评价、产品质量评价、经济质量评价等。
展望质量评价的研究和发展,我们需要设立更多的基金项目,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资助研究。未来可以将研究的方向扩展到质量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质量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等;不仅仅关注单类产品质量评价,更加关注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评价以及某个区域的产品质量评价;评价的指标不局限于单一的指标,更加注重综合的指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