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儿科穴位贴敷临证举要
2019-01-08杜志宏
杜志宏
(山西省文水杜志宏中医诊所,山西 文水032100)
1 方剂溯渊和穴位贴敷
升降散在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卷二·瘟疫》中称为内府仙方,用于“肿项大头病、蛤蟆瘟病”[1],为丸剂。后经清·陈良佐改分量、变服法,更名为陪赈散,再经清代名医杨栗山二次更名为升降散(又名太极丸)。清代用治瘟病,名医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辨》中把陈良佐的《二分晰义》陪赈散,更名为升降散(又名太极丸)。后世沿此命名,其组成为:白僵蚕二钱(酒炒),全蝉蜕一钱(去土),广姜黄三分(去皮),川大黄生四钱,称准,上为细末,合研匀[2]。方中僵蚕味咸性平,轻浮升阳,清热解郁,祛风除湿,化痰散结,息风定惊;蝉蜕具清肃之气,开肺窍而透散郁热;姜黄苦温,行气解郁,活血通络;大黄在此方中需生用以保全药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化瘀。通观此方,既能升阳中之清阳以利正气,复能泻阴中之浊阴而解毒[3]。
升降散可以用于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清·吴师机《理瀹骈文》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本法是将中药制剂施于人体体表、腧穴及病变部位等的治病方法。中医贴敷技术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 作用机制和贴敷方法
内病外治法早在《素问》中就有记载。药物经皮肤孔窍吸收,通过经络达脏腑发挥作用[4]。升降散,可升清降浊、疏风清热、化瘀泻火、开导里热,则表证自解,而今尚可用于火郁、痰凝、食积等证。杨栗山谓:“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名升降,亦双解之义。”现代研究表明,通过穴位贴敷,药物可渗透并沿经络循行、传导,至脏腑或病所。具体方法:取僵蚕
1份,蝉蜕1份,广姜黄半份,生大黄4份,研细末,以消肿止痛贴(国药准字B20020725)中沙蒿子(作用为消炎消肿、宽胸利气)为载体,以消肿止痛液(其中水蔓菁有清肺、化痰、止咳、解毒的作用)调和,辨证后贴敷于相应穴位。每次贴敷6~8 h,每日贴敷1次,同一穴位贴敷间隔12 h以上,胶布过敏者,可用弹力绷带固定。下面对升降散儿科外用贴敷的运用举例说明。
2.1 小儿低烧 患儿感受时邪,发热不甚,体温在37℃左右,表证微,口唇干,鼻干,清黄浊涕均有,手心手背均热,舌质红,苔黄,大便干或隔日便,夜卧不安,欲凉饮。治疗以升降散贴敷涌泉、神阙,疏散风热,引火下行,攻其内热里积,则身凉脉平,得以痊愈。
2.2 小儿乳蛾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素体禀赋不耐,外感风邪,引动肺胃积热,熏蒸咽喉成充血脓点,表现为精神萎乏,体温灼热,口干便结,唇红,手心热,面红目赤,咽痛,脉浮数。治疗以升降散贴敷天突、神阙,天突清热解毒消炎以治标;神阙疏散外邪,攻其里热以治本。
2.3 小儿食积 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调护失宜则易为饮食所伤,形成乳积,食积表现为唇干,面颊红,手心红热,腹胀,便少或便夹有不消化物,臭秽。有时下午耳朵发红或下午发热,烦躁,夜卧不宁,脉浮滑而急,舌质红,苔厚腻。治疗以升降散贴敷神阙、足三里,健运脾胃,攻其食积内热,积消热清而瘥。
2.4 小儿咳嗽 小儿腠理疏松,卫外功能不固,感受非时之寒热,风邪客表,入里化热,开阖失司,肺气失宣,清肃失职,肺气上逆为咳嗽,内有积热郁火,生痰而咳。小儿咳嗽初起多为实证、热证,且多与湿热积滞相互搏结[5],表现为咳嗽吐黄稠痰,口干,咽痛痒,身微热,面红,脉浮数,舌苔薄黄。治以升降散贴敷肺俞、神阙,邪气得透,痰热可消,咳止嗽停,临床告愈。
2.5 小儿热泄 “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患儿感受时邪或内伤乳食,脾受湿困,传化失常,发生泄泻,表现为泄下急迫,势如水注,大便绿色或黄而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肛门发红。治疗以升降散贴敷中脘、神阙,以疏风泄热,通因通用,湿除热清而解。
3 讨论
升降散,外邪可疏透,内热可清解,里积可攻除,药味精,易于贴敷运用。其中僵蚕散风降火,化痰软坚,解毒疗疮;蝉蜕凉散风热,宣肺窍利咽,解痉,两者合用,有疏散风热、化痰利咽、止咳止痒的作用[6];广姜黄,苦温,为血中气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络止痛,因其性温可促进药物渗透皮肤;生大黄善走肠胃,峻下实热,为治热结便秘要药,素有将军之称,大黄、姜黄均有抗炎作用。4药合方,清热解毒,行气散邪,具有升清降浊之功。综上所述,升降散儿科贴敷,简、便、廉、验优势尽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