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汪曾祺《四方食事》中的饮食文化

2019-01-08欧世彬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汪老高邮汪曾祺

王 锐,欧世彬

(1.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 1360000;2.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铁树学校,湖北随州 441300)

1 至味在江湖

1.1 四方口味——广博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见人们对吃饭的重视。从古至今中国人爱吃,也爱谈吃。在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中国,主食上一直就有着“南米北面”的说法,味道上有着“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区别,口味十分之复杂。

汪老的饮食在口味上并没有局限性,除了家乡高邮的食物和求学昆明的食物,他还尝过越南的石斑鱼、扬州的干丝、四川的豆花、北京的豆汁儿等等,对吃食百无禁忌什么都去尝试。他既可以坐在南方的饭馆里吃着时令小菜,也可以坐在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里大快朵颐的吃着手把羊肉。各地区的人们由于习俗、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差异,造成了饮食上的区别。如广东人吃蛇、老鼠、蝗虫等等,傣族人吃苦肠,在大部分地区我们是不吃这些比较另类的食物的,可这在当地是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可能我们不去吃,但是我们不能干扰或反对别人吃,更加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吃自己所不能接受的食物。

一个人的口味还是要放宽一点的,不能偏食,才能真正的品味到世间味道各异的美味佳肴。对食物是这样,对文化也是这样,要有兼容并包的态度。在进行文化创作时,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去选择自己所熟知的题材,要尝试更多新鲜的东西,将视野放的更加开阔些,勇于去触碰揭开那些曾经未知的角落,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方能有所成就。

1.2 故乡高邮——思乡

记得高中时期学过一首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讲的是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当官,看到秋风吹起,想起了苏州家乡美味的鲈鱼,于是便辞官还乡了。汪曾祺也借《四方食事》写故乡高邮的食物,来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在《四方食事》这本书中作者写到了故乡高邮的炒米,用糯米炒炒米在高邮预示着快过年了。还写到了高邮的焦屑,把煳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了。焦屑和炒米一样都是每家每户必备的食物,易储存也易携带,食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作者记起童年时为了躲避战争一家人躲进炼阳观,在祖母的指挥下,带了些炒米和焦屑用来度过特殊的时期。说起故乡的食物当然少不了高邮盛产的鸭蛋,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由家乡端午节的风俗写到故乡的特产咸鸭蛋,写到了高邮咸鸭蛋的特点及吃鸭蛋的讲究等等。汪曾祺走过路过不少的地方,更是品尝过各地的咸鸭蛋,原文所述“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比!”。这样一个自豪骄傲的语气,突出了汪老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以及对传统风俗文化的认可。

作者寄情于物,以物含情。从字里行间透过食物本身,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祖母、对于童年、对于家乡的一种浓浓的思念之情。

1.3 求学昆明——怀旧

在西南联大昆明求学的七年中,汪曾祺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生活的里层,充分感受昆明的风土人情,这也为后来他在文学上的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在《昆明的吃食》中,汪老为我们介绍了东月楼和映时春这两家老饭馆,对这两个饭馆各自的地理位置、名菜、做生意的情景等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通过文字,作者介绍了昆明的过桥米线、汽锅鸡、饵块、各种菌等等食物的特点及做法,在介绍米线时,作者穿插了老师沈从文请巴金吃米线的事,还介绍了昆明的点心和小吃,火腿月饼、破酥包子、玉麦粑粑等等,昆明的果品,梨、石榴、桃、木瓜等等。汪曾祺将昆明的食物一样一样详细的描述出来如数家珍。在汪曾祺用大量笔墨对食物进行详细的描写中,并不会让我们觉得是在看一本菜谱那样循规蹈矩,而是加入了自己主客观的感受,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昆明菜》中,作者说道:“我离开昆明整四十年了,对昆明菜一直不能忘”。食物中蕴含着汪曾祺在求学阶段过程中难忘的记忆,反映出了昆明求学的那段时光在汪老的记忆深处是十分深刻和珍贵的。但是时光的流逝总会配上“物是人非”这样一个词语,当四十余年过去了,汪老再次重回昆明时,曾经记忆中熟悉的街道,熟悉的食物都已经变了,曾经传统的东西在岁月洗礼中已悄然的流逝了。

汪曾祺写昆明的时光总是让我觉得比写故乡高邮多了那么一丝丝世事变迁的忧伤,对老师的怀念、对过去的怀旧、对物是人非的感慨,都让我们感悟到了汪老不经意间所流露出更加深层次的含义,体会到汪老充满诗意化的语言与真实和谐的审美情趣。

2 饮食文化的多重意义

2.1 地域文化的变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作为一个疆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地区的饮食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受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历史文化等的影响,各地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

从口味上来看,从北到南,口味由咸到淡;从西到东,口味由辣到甜;从陆到海,口味由重到轻。正是因为地域差异性才形成最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是被社会所公认的“八大菜系”:鲁、川、苏、粤、闽、浙、湘、徽。但在中国对于各地的吃食似乎好像都被贴上了某种标签,比如说到“麻和辣”人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川菜和湘菜。但其实不是所有的四川人和湖南人都吃辣,也并不是只有四川人和湖南人才吃辣。一个人的口味既有一定的固定性,也有相对的迁移性和可变性。在昆明求学的汪曾祺跟着同学一起吃直接在火上烤的青辣椒,使本不会吃辣的汪老,练的也很能吃辣了。

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到各个地方,因求学、因经商、因工作、因远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口味会不由自主的去贴合当时所处的环境,可能是有意的去尝试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些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灿烂的光芒。人口的流动和迁移,使得地域文化的变迁,更使得各地方的饮食文化进行融合。一个人的口味要具有包容性,东南西北各地的特色食物都去尝一尝。一个人的耳音要具有开阔性,全国各地的方言都能略懂一二。用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差异性,敢于去尝试去接受,我们从未接触过或者曾经很抗拒的事或物。可以再次拓宽我们对于生活的兴趣,丰富我们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

2.2 世代相传的沿袭

汪曾祺出生于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祖父做过拔贡,祖母是诗人谈人格的女儿。父亲汪菊生,多才多艺,不仅对金石书画皆通,年轻时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和一名在足球校队踢后卫的足球健将,而且还会很多的乐器,会做菜,喜欢养鸟。汪曾祺审美意识最初的形成,与他从小跟着父亲一起,看父亲作画有关。父亲为人的随和、对名利的淡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教会他懂得了生活的情趣,对汪曾祺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汪曾祺本身才华横溢,情趣广泛,爱书画,爱烹饪,对于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一定深入的研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与不公,他深知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但始终保持着平静旷达的心态,用文字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闲适、恬淡的文学世界,志在追求心灵上的愉悦、净化与升华。

四方食事,不过人间一碗烟火。汪曾祺将生活艺术化,他不仅喜欢品尝各地的美食,而且还喜欢自己亲手去做。汪曾祺像是继承了家族烹饪的技术一样,烹饪天赋极强。在《家常酒菜》一文中,家常酒菜要有新意、省钱、省事,主人家在烹饪时要边料理边与客人聊天,用来显示自己的从容不迫。在《寻常茶话》一文中,祖父教年幼的汪曾祺读书,祖父对于生活很俭省,但对于喝茶却十分讲究。用专门的壶泡茶,专门的杯子品茶,有时候会另外拿出来一个杯子,给汪曾祺也尝一尝。以至于后来汪曾祺也有了喝茶品茶的习惯。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往往是在后天受多方面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对个人饮食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悠久而深远的。在这种影响之下,我们也相对的继承与发扬了我们所熟知的饮食文化,让一个家庭乃至于一个家族的饮食文化被刻上历史的印记。让充满民族文化的饮食,能够得以流传、继承和发扬。

2.3 离去与归来中的“寻根”

汪曾祺在外求学42年,花甲之年的汪老重回故乡,随着岁月的流逝,年纪越大的人,对于“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汪曾祺初到云南求学,江苏与云南的饮食大相径庭,使人最难以忘怀的,还是蕴含着儿时记忆充满家乡味道的美食。《咸菜茨菰汤》这篇文章里,汪曾祺谈到自己小时候对茨菰并没有什么好感,是难吃的,苦苦的。但过了三四十年后,因为久违,多年不曾回乡久居北京的汪老对茨菰有了别样的感情。将思乡情寄托在茨菰上,包含着思乡情的茨菰并不难吃,反而别有一番风味了。并写道:“我很想再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汪老的一生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走了多远,走了多久,他都始终忘不了记忆里“儿时的味道”。汪曾祺既是对儿时记忆的寻根,也是在这繁华都市中去寻找故乡高邮的那份闲适与宁静的生活。所寻所求的是肉体的回乡、味蕾的回乡、精神的回乡。

人们总是在离去与归来中去领悟,所有的离去都是为了归来。汪曾祺在《四方食事》写了很多自己故乡的食物,也写了自己求学昆明,以及因为工作或别的什么原因而去到天南海北品尝各地的特色食物。但不仅仅只是写各地的饮食,在讲述各地饮食文化的文字中,还穿插了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各种离去中,对于故乡食物的深切回忆与怀念,其实在一定意义上是汪老对自身精神回乡的一种“寻根”。

3 结语

如果说一个人是文学家的话,那么首先他一定是个生活家。汪曾祺被评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生活对于他而言,是美好而富有情趣的。他将平淡的生活过的闲适、典雅、有趣、充满诗意,用家长里短般的话语给我们带来了,蕴含着种种深意关于美食散文的一本书《四方食事》。汪曾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文章的取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中去探索人生,寻找记忆。在普普通通的食物里,发现生活的美妙。汪曾祺所书写的都是凡人凡事凡物,但又高于这表面的平凡,表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价值追求。汪曾祺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年过七十的汪老对于生活仍然充满热情,在《旅食与文化》中说道:“活着多好呀!”。之所以会写汪曾祺源于他对平凡生活的那份热爱影响了我。看过汪老的作品,有时你会不由自主的被这个可爱老头的文笔逗乐。他用一支笔,将我们带入到了人生的另外一重境界,让我们知道,原来平凡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如此精彩有趣和富有诗意。

猜你喜欢

汪老高邮汪曾祺
“人间草木”故乡情
——汪曾祺与高邮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独挂风帆汪洋行
江苏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高邮不止有咸蛋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在汪曾祺家抢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