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拌种剂对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效试验

2019-01-08訾帅朋石卫东林开创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12期
关键词:虫情果率荚果

訾帅朋 石卫东 林开创

为筛选出理想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拌种药剂以及确定其对花生安全性、产量的影响,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开展了田间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供试花生品种为豫花9326,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

供试药剂:30%吡·毒·多菌灵、30%毒死蜱、60%吡虫啉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河南省温县祥云镇太康村,选择的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性质、肥力均匀一致,排灌方便,各处理试验条件有较高代表性。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置3个处理,T1:30%吡·毒·多菌灵,T2:30%毒死蜱,T3:60%吡虫啉,拌种用量分别为20g/667m2、20g/667m2和 20mL/667m2,1 个空白对照(不拌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33.5m2。各处理种子均于播种前1d进行一次性拌种处理。整个试验期间地下害虫仅防治1次,地上病虫害防治按当地习惯进行统一防治。

2.调查、记录及测量方法

2.1 出苗率调查

齐苗后,观察记录各处理的出苗情况,统计花生出苗率,评价药剂对出苗率的影响。

2.2 花生生长情况调查

收获前,每小区挖查5m垄长花生,调查样点内株数、总荚果数、每株单果数、饱果数、烂果数、总分枝数。

2.3 防治效果

花生果实膨大期、花生收获时,每小区分别取5m垄长的花生,调查花生荚果被害情况,并挖土调查地下害虫的种类和数量。收集花生荚果并对花生荚果进行分级。

2.3.1 花生荚果膨大期

以花生荚果被害率计算:被害果率=花生被害果数/调查花生总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被害果率-处理区被害果率)/对照区被害果率×100%

2.3.2 花生收获期

以虫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虫情指数=Σ(受害果数×该受害果级数)/(调查总果数×最高受害级)×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虫情指数-处理区虫情指数)/对照区虫情指数×100% 损失果率=(3级+4级被害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2.4 产量测定

每小区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取5m垄长的花生,单收、单晒、晒干后称重,折算出亩产。

3.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

出苗率方面,各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大,T1、T2、T3、CK 出苗率分别为 94.8%、93.5%、93.3%、93.4%,各处理出苗率在93%以上,说明各处理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花生出苗无不良影响。平均分枝数、平均单株结果数方面,T1、T2、T3、CK平均分枝数分别为7.6、6.8、7.0、6.5,平均单株结果数分别为 19.2、16.8、15.5、14.6,两项指标 T1、T2、T3 均高于空白对照,其中T1处理均最高,说明护花先锋对花生的分枝及下针结果有明显促进作用。

果实膨大期各处理对地下害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T1的防治效果最好,达77.25%,远高于其他处理。

在花生收获期各处理的损失果率及防治效果两指标中均以T1处理最好,分别为3.73%和68.72%。其中在损失果率指标表现尤为明显,低于空白对照15.29%,在防治效果方面也明显优于其他处理。

不同处理区花生产量分析

T1、T2、T3、CK 百 果 重 分 别 为 215.3g、197.5g、191.7g、176.1g, 亩 产 量 分 别 为 309.9kg、293.7kg、286.2kg、260.6kg。与空白对照相比,T1、T2、T3 增产分别为18.9%、12.7%、9.8%,其中以T1表现最好。

4.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1.三种药剂施用后未对花生生长产生药害,说明其对花生施用安全,并对其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三种药剂对花生地下害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T1处理防治效果最好,在果膨大期平均防治效果达77.25%,在果实收获期达68.72%。3.产量方面,三种药剂对比空白也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其中T1处理增产率达18.9%,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虫情果率荚果
虞以新:鉴定“虫情”的大侦探
花生荚果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90°拉枝下刻芽摘心处理提升核桃新梢抽生率和着果率
含水量对澳洲坚果带壳果浮选效果的影响
强化监测防控措施 打赢草地贪夜蛾阻击战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基于AI图像识别的烟草制品虫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平山县2018年性诱剂和虫情灯诱测棉铃虫成虫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