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阴亏耗证的效果分析
2019-01-08孟达
孟 达
(营口市中医院呼吸科,辽宁 营口 115000)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在不进行治疗干预的情况下,会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因症状明显,并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较为重视;而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因此常易忽视。本研究旨在探讨麦门冬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阴亏耗证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阴亏耗证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8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阴亏耗证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n=76例)和对照组(n=7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且均为急性发作期入院,入院后予以常规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消失,复查胸片及血象正常后,仍有难咳、痰少、干咳等表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0~80岁,平均(63.34±3.38)岁;病程5~30年,平均(16.26±2.23)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0~80岁,平均(63.31±3.36)岁;病程5~30年,平均(16.24±2.27)年。观察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均有P>0.05。
1.2 方法: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麦门冬汤加减治疗。麦门冬汤方剂组成:半夏12 g、麦门冬20 g、甘草8 g、党参12 g、大枣3颗、粳米8 g。随症加减:若患者痰中带血则加白茅根;若患者有潮热症状则加鳖甲、青蒿;若患者有盗汗症状则加浮小麦、生牡蛎;若患者有手足心热症状则加黄柏、知母;若患者有咽痛症状则加马勃、玄参;若患者有剧烈咳嗽症状则加百部、紫菀。每日1剂,水煎煮,用500 mL水煎煮至200 mL,分2次服用,分别于饭前10 min服用。10 d为1个治疗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每次10 mL,每日3次。10 d为1个治疗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①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无缓解甚或加重;②好转: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显著改善;(③痊愈:患者的喘、痰、咳症状消失,且停药3个月内无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以()表示计量资料,以t 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0%(其中无效6例,好转18例,痊愈5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其中无效22例,好转32例,痊愈18例),两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旦出现诱发因素,极易反复发作,当前临床关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治疗主要以脱敏、解痉、抗感染为主,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极易复发,而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1]。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喘证”、“咳嗽”、“痰饮”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年老体衰、外邪入侵等因素相关,肺主气,肾主纳气。肾不纳气,则可导致喘憋、气短;肾虚则摄纳无权,从而导致脾肺受损;肺气亏损,则致痰饮积纳,脾不运化,咳喘严重,痰多质稠。笔者认为,肺与肾相互滋养,肺失润、肺阴虚则导致肾阴损伤,从而出现无痰或干咳少痰;肾失濡养、肾阴亏虚,则导致机体出现腰酸肢软;肺燥阴虚则导致咽燥口干症状[2]。
本研究采用麦门冬汤治疗,方剂由半夏、麦门冬、甘草、党参、大枣、粳米组成。方中以麦门冬作为君药,麦门冬入胃、肺两经,清润甘寒,具有清虚热、滋液润燥、养阴生津之效;以大枣、粳米、甘草、人参作为臣药,具有充盛中气、养胃阴、益胃气之效。半夏作为佐药,具有降逆下气、化痰之效,半夏性辛温,但与大量麦冬配伍后则辛温性可被制约,半夏与麦冬配伍,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3]。诸药合用,共奏降逆下气、润肺益胃之效。药理学研究证实,麦门冬汤具有抑制呼吸道高敏反应、止咳、促进肺泡组织表面分泌活性物质、促进黏液纤毛运动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升,结果表明,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阴亏耗证患者中采用麦门冬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