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全域推行水禽离岸生态化养殖
2019-01-08毛柳元柴素洁徐丽浙江省江山市畜牧兽医局
文│毛柳元 柴素洁 徐丽(浙江省江山市畜牧兽医局)
为切实解决水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难题,不断巩固养殖污染整规“百日攻坚”成果。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多方施策,致力于改变过去粗放型水禽养殖模式,全域推进水禽养殖场污染生态化治理工作,依托全省领先的异位生物发酵床技术,通过探索养殖治污新举措,形成了一套富有地域特色的水禽离岸生态化养殖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水禽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等问题,持续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助力江山市美丽乡村建设。据调查,截至2018年年底,江山市存栏1500羽以上规模水禽养殖场有16户,其中5000羽以上3户,总饲养量6.3万羽,主要分布在清湖、新塘边、大桥等镇。目前,江山市水禽养殖场扩面提质整治任务取得较好成效,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一、统筹谋划,推进水禽养殖场养殖污染治理
通过3年生猪养殖整规行动,全市共拆除低、小、散养猪场9166家,生猪养殖场粪污治理基本达标,生猪养殖创新模式取得丰硕成果。但水禽养殖场养殖污染依然存在较大问题,江山市对水禽养殖场污染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关停拆除、生态化提升改造、水禽放养改圈养、旱养和半旱养等技术措施,全市统筹推进水禽养殖场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二区”整治实施方案,即禁养区内的水禽养殖场一律关停退养或迁移,明确禁止在水库、河道等水面规模养殖水禽,对利用水库、河道等水面养殖水禽的,责令关停退养或转迁;限养区内的水禽养殖场一律参照生猪养殖污染治理要求,完成生态治理。同时,建立了市、镇干部挂联管控的工作机制,干部采用“一场一策”指导的方式,督促养殖场进行设施改造和提升资源化利用的综合防治水平。
二、精心编制,完善水禽养殖场扩面提质方案
2016年,江山市生猪整规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水禽场整治攻坚集中行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针对问题进行摸排底数、落实“一场一策”整治措施,倒排时间表,倒逼水禽养殖场扩面提质。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各乡镇、街道下发了水禽养殖场关停通知书、水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告知书、水禽养殖场限期整治告知书,全面开展水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提升工作。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积极推广适宜本地的水禽农牧结合、综合利用治理技术和整治模式,要求所有水禽养殖场必须配套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消纳土地,产生的污水必须全部实现土地消纳,通过加强层层组织领导、督促指导,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场,确保江山市水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全面到位。
三、模式创新,推行水禽离岸生态养殖模式
严格按照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水禽养殖场整治技术规范要求,江山市秉承“因地制宜”的理念,转变水禽传统“泽水而居”的养殖模式,按照“禽不出圈、污不入河”的要求,全域推行水禽离岸生态养殖模式,重点推广节水旱养等生态养殖技术。如:蛋鸭笼养模式,不设游泳池,2~3层饲养,粪便用自动清粪机清理收集;蛋鸭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蛋鸭养在用木屑、谷壳、生物菌等制成的发酵床上;蛋鸭网床圈养模式,栏舍内和运动场全程网床圈养,建设人工“游泳池”解决鸭喜水习性。同时,加强治污设施设备建设,实行水循环生态治理,养殖污水经净化后通过种植土地生态消纳。江山市采取治、转、关等方式推进水禽养殖场全面整治,水禽散养户全部实行圈养,规模化水禽养殖场要建设和完善与规模相配套的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等基础设施,确保整治后的水禽养殖场远离开放性河道、饮用水源地,养殖污水要全部实现综合利用或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四、强化督查,确保水禽养殖场实现“零排放”
江山市把水禽养殖场整治任务纳入“五水共治”农业面源督查的重要指标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行动,发现问题及时予以通报,该做法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街道以及相关部门对水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养殖业主环保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污染基本控制。同时,各乡镇、街道将该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制定了细致的整治提升方案,层层传导责任,落实了水禽养殖场“一场一策”防治措施,全面转变水禽养殖方式,加快现有水禽养殖场综合整治,确保水禽养殖实现真正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