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草牧业统计监测的支撑与服务作用
2019-01-08李新一全国畜牧总站
文│李新一(全国畜牧总站)
2014年,在国务院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首次提出了“草牧业”这一概念。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大力发展草牧业,同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37个县(团、场)进行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
草牧业统计监测是推动草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草牧业统计监测包括统计和监测两个方面,统计内容主要是上年度各省份及重点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饲草种植种类与面积、商品草生产类型与产量、牛羊等草食牲畜生产数量与结构等,重点体现产业发展的社会属性;监测内容主要是气候等因素影响饲草生长的情况,包括天然草原饲草种类、分布、产量,人工饲草料地的分布和长势等指标,重点体现产业发展的自然属性。
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开展的草牧业统计监测数据表明,草牧业已成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建设现代农牧业的一大亮点。一是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增长迅速,2017年全国人工种草1.8亿亩,产量达1.4亿吨,商品草产量约1030万吨,草产品加工企业达863家,分别较2014年增长10%、130%;二是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2017年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较2014年增加5.3%、9.1%,草食家畜规模化养殖水平稳步提高,肉羊和奶牛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38.7%、58.3%,分别较2014年提高4.4和13.1个百分点;三是草牧业生产效率和水平持续提升,2017年人工种草亩产较2014年提高了50.2千克,肉牛、肉羊胴体重分别提高了6.1%、5.4%;四是草原畜牧业呈现良性发展的好势头,1997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5.3%,较2014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06491.18万吨,较2014年提高了4.2%,载畜能力为25814.22万个羊单位,较2014年提高了4.3%。
实践证明,草牧业统计监测充分发挥了宏观决策的支撑作用和微观施策的服务作用。2014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有关省(区、市)农业部门以草牧业统计监测数据及其形势分析研判为基础,出台了推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研究部署推进草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全国畜牧总站每年编印《中国草业统计》,配合有关部门编制《全国草原监测报告》,向社会发布草业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情况,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术服务,教学科研单位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生产经营主体调整生产和产品结构的重要参考。
“草牧业”概念提出来的时间不长,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草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也刚刚起步,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统计指标主要集中在草业和牧业两个方面,缺少反映草牧融合发展的数据指标,监测指标和技术方法还有待补充完善;二是国家机构改革后,人员队伍变化较大,新进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比较缺乏,难以保证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三是形势分析工作缺乏,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与应用开发尚未实施,统计监测数据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为行政部门和社会主体提供支撑与服务的能力不强。
这次国家机构改革后,农业农村部门从既管资源保护又管产业发展,转为全面聚焦草牧业发展,更加迫切需要全面系统可靠的数据支撑,给草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水平。中央多次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今后政府部门推动草牧业发展,要尽快摒弃那些临时性、应急性,甚至扭曲市场运行的政策措施;要加强草牧业统计监测机构队伍建设,搞好技术培训,做好统计监测和形势研判工作,及时向社会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撑与信息服务,引导生产经营主体按照市场规律科学决策、健康发展。二是要完善指标体系。我国提出并要求大力发展“草牧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解决饲草生产和草食畜禽生产相互分割,二者不协调、不统一,产业链融合度不够,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为此,需要增加反映草牧融合发展的统计监测指标,并做好业务化的统计监测分析工作,为推动草业和牧业协调发展提供依据。三是要加强形势分析。开展草牧业统计监测,归根结底是要做好形势分析研判,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知识和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统筹用好各类草牧业统计监测数据,准确分析把握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趋势,科学研判影响和限制产业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和障碍,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草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全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