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探析
2019-01-08周琴
周 琴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具备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及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了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使得财会工作能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逐渐步入正轨。但是科学事业单位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管理会计的应用相对比较滞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财务云等新兴技术,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会计基础等事务性工作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化所替代,科学事业单位一线财务人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用人单位裁员、岗位动态调整等。由此,为应对人工智能化的危机,科学事业单位一线财务人员需要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现阶段,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相对比较落后,因此迫切需要引入并运用管理会计,促进科学事业单位科学管理决策、提高管理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管理会计是为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虽然不尽相同,但作为同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有着密切的联系。
1.核算资料同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个分支,同属于会计信息系统。从核算资料来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同一的,即核算资料都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是,管理会计是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需要从某些方面对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更深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而又并不脱离财务会计。
2.核算内容交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核算内容上既有交叉,又有重叠。如成本核算就是二者都包含的内容,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计算的当期损益制定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考评。财务会计中的某些指标,如产值、利润、成本、费用等,是管理会计进行预测、计划、控制与决策的基础;而管理会计中的预算标准是财务会计核算的依据之一。
3.工作目的一致。财务会计以反映过去为基本特征,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管理会计以筹划未来为基本特征,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虽然二者的工作侧重点不同,但“殊途同归”,工作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从加强企业管理着眼,进行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提供辅助经营决策的资料和依据,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发展方向趋相同。在当今信息时代,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面临着如何适应时代需求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问题,且二者在发展方向上存在趋同现象。例如,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探索、实践、组织和开展会计管理工作;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处理能力等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发展方向上的趋同有利于开创二者在会计工作上有机结合的新局面。
二、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学事业单位是以服务社会,服务科研为主要社会职能,单位内部财务部门主要职责与企业财务部门大不相同,主要是为单位人员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其更偏向于财务会计上的应用,主要是以会计核算为主;而科学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以及单位内部管理会计人才的缺乏,导致科学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上的的应用相对较少,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及预算管理。
(一)管理会计概念淡薄
科学事业单位以财务会计核算为主,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单位运转,旨在服务科研,服务社会,履行自身公益性职责,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使得科学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应用管理会计意识缺乏,忽视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性,内部只是对日常业务活动进行必要的财务核算。同时,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也仅仅停留在财务会计核算层面,只是事后控制,未进行事前及事中控制,缺乏管理会计概念。科学事业单位自基层财务工作者至管理层,整体缺乏管理会计意识,认为只需要将单位财务账务处理好,为单位人员做好财务服务;在管理会计应用方面,未意识到通过搜集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及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资料,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形成分析报告,以提炼出对单位未来发展有用的决策信息,从而影响单位管理层决策判断。
(二)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缺乏
科学事业单位因其单位性质的特殊性,财务会计人员仅仅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有关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及决策规划等工作所涉及非常少。目前,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只关注财务业务方面的历史数据,不注意事前及事中控制,也不注意规划预测未来,对管理会计的运用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单位财务人员的管理会计理论水平整体偏低,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指导,造成高端管理型人才的缺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对于管理人才的更高要求,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事业单位应用和发展管理会计。另外,国家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方面尚未完全完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未对科学事业单位发展和应用管理会计提出政策性要求,导致单位在管理会计应用方面比较薄弱,同时单位财务人员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实践条件,导致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短缺。
(三)内部控制管理不健全
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同时,内部控制既是科学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有效的信息资料来源,也是单位监督控制经济业务活动、防范经济风险的有效手段。管理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及评价,与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由此,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将会影响单位内部管理会计的应用。
科学事业单位由于其单位性质的特殊性,在内控方面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科学事业单位内控意识淡薄,有些单位人员认为内控是财务部门统筹把控的,与其无关,殊不知其经手的各类经济业务很可能就是内控风险管控点。二是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具体发挥作用,仅仅是制定内控相关的管理办法,但其可操作性不强,或者是涉及内控相关业务时没有按照其管理办法实施,而是根据以往经验处理。三是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监督不到位,在内控实际工作中,对前期内控风险点可进行有效管控,但在内控评价监督时,不能对内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和改进建议。
(四)预算编制不全面、执行不严格
预算编制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根据国家预算编制的原则,按照编制办法和程序,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预算活动。实际预算编制业务活动中,经常会涉及管理会计的运用,比如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但由于单位财务人员管理会计理念的缺乏,导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科学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科学事业单位认为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不需要单位各职能部门及科研人员的全员参与。二是财务人员简单认为预算就是向财政部门要钱,预算越大越好,而不管单位具体实际情况,预算时出现不需要花钱的地方预算金额大,需要花钱的地方预算金额小的现象。三是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某项费用需要多预算某项费用需要少预算,而未考虑到市场经济、政治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这些都会导致单位预算编制不全面,造成资金的浪费。四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些科学事业单位由于预算编制不全面,出现基本支出挤占项目经费的现象,出现无预算开支,超预算开支现象,未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二、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途径探析
(一)强化管理会计意识,加强业务学习
要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内部高效运转,稳健单位发展,首先科学事业单位管理层必须从思想上深刻理解管理会计的概念,认识到其对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管理层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才会自上而下加大对管理会计的运用。其次,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日常财会工作中,要有意识地认识到财务不仅仅是会计上对账面数据的“表象”处理,而是要从业务层面深刻理解各类经济业务的实质,从实际出发,搜集各类数据资料,通过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分析,形成对单位管理层进行决策的有效报告。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管理会计意识,渐渐运用管理会计思维处理各类经济业务,才能使财会工作不仅仅停留在核算基础上,才能在财会人工智能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最后,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比如自行购买各类管理会计类专业书籍、参加各类财经培训等,不断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及业务学习,逐渐运用到日常财会工作中。
(二)增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要使管理会计在科学事业单位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就必须要有运用管理会计的人才队伍。科学事业单位在增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国家应加强并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下,财务人员才能系统地进行管理会计学习,提高管理会计理论水平。二是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对下级部门提出在单位财务会计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政策性要求,将管理会计运用到日常财务工作中,逐渐提高管理会计业务水平。三是单位可以系统地从内部培养或者外部招纳管理会计人才,以加强单位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单位内部管理提供人才支撑。
(三)运用管理会计,加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通过界定岗位职责、细化业务流程、制定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对本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以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而管理会计是运用单位各个层面的业务活动资料,对各类经济业务事项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及评价。二者在单位内部管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决策控制,以防范财务风险。因此,科学事业单位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思维,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从而加强单位内部管理。
一方面,科学事业单位可通过增强单位人员内控意识,强化内控观念。通过单位网页宣传栏、微信、QQ等宣传内控知识、内控案例等,也可开展单位内部职工内控培训,让单位人员了解内控,让其认识到其经手的几乎每项业务活动都与内控息息相关,并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科学事业单位可运用管理会计解析过去的思维,解析单位内部过去的各类业务数据,提炼出历史数据中对单位内部控制活动有用的决策信息从而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内控规程或者内控管理办法,并在内控实施中严格执行内控规定。在内控实施过程中,科学事业单位同样可运用管理会计控制现在的思维,对各个业务活动进行控制,当发现某个业务活动偏离内控规程,及时修正执行中的偏差,使之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有序进行,以降低风险。再者,科学事业单位可运用管理会计预测未来的思维,对单位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评价监督,进行经验总结和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后续内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使将来内控活动更能高效运行。
(四)结合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
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而管理会计正是运用历史数据,进行有效预测。科学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可结合管理会计思维,进行全面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监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一是在预算编制环节,财务人员组织全员参与,各职能部门及科研人员协助配合财务部门编制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具体情况和其可行性及市场经济实质情况。二是预算编制环节,可运用管理会计的思路方法,摒弃传统的“增量预算法”预算单位收支,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以支定收,根据单位实际经济业务活动所需资金来预算单位资金收入,这种预算方法可以防范在不重要经济业务活动上预算大额资金,在重要经济业务活动上预算较少资金的现象,同时可以防止资金的浪费。三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科学事业单位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引入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在财务信息化系统嵌入预算执行模块,对预算执行中发生无预算开支及超预算开支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并调整控制。四是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监督机制。相关预算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预算绩效监督体系,加强预算执行与预算绩效监督挂钩,实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监督机制。运用管理会计分析历史数据,控制现在,预测未来的思维;分析预算执行差异,及时查找原因,及时纠偏,避免在后续预算执行工作中发生同类情况。
三、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意义
科学事业单位通过强化管理会计意识,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单位内部决策最优化,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利于单位进行预算绩效管理,增强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防范财务风险,加强单位精细化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水平,防范单位资产流失。另外,面对人工智能及“互联网+”的挑战,科学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有居安思危意识,要不能仅停留在会计核算上,而是要不断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及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