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肾上腺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1-08曲祉璇
曲祉璇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在临床上内分泌疾病种类中,肾上腺素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对肾上腺素进行诊断主要是运用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能够为肾上腺增生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帮助[1],在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上具有参考价值。本次研究选择38例肾上腺增生检查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现将所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肾上腺增生检查的患者38例,组为弥漫性增生组,另选取10名正常人作为参照组。本次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并全部研究对象都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填写。弥漫性增生组中的男性患者例数为18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患者的年龄在20~72岁,年龄中间值为(35.6±1.3)岁。参照组中有6名男性,4名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2~70岁,年龄中间值为(36.2±1.5)岁。参与研究的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进行对比,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实施CT增强检查,CT为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患者扫描时先对覆盖整个肾上腺的区域进行平扫,7.5~10 mm是扫描层的厚层距,随之将连续增强扫描应用在此区域当中,3.75~5.0 mm是增强扫描的层厚层距,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80~100 mL为其运用的总量,1.2~2 mL/s是其注射速率。10名正常人均实施腹部CT检查,4排螺旋CT为其所运用的CT。
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对比弥漫性增生组患者与参照组的双侧肾上腺体部和肢体最大厚度[2]。
1.4 统计学方法:这次研究中各项与所选取患者相关的数据都导入到医学统计软件SPSS19.0中展开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运用平均值±标准差(±s)的形式,检测指标为t数值,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卡方作为检测指标,其中P<0.05时说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数据表明,在左内肢中,弥漫性增生组和参照组的测量值分别为(0.68±0.16)cm、(0.54±0.13)cm,P=0.011,t=10.347;左外肢中,弥漫性增生组和参照组的测量值分别为(0.70±0.20)cm、(0.54±0.12)cm,P=0.018,t=9.674;在左体部中,弥漫性增生组和参照组的测量值分别为(1.03±0.21)cm、(0.65±0.14)cm,P=0.011,t=8.647;右内肢中,弥漫性增生组和参照组的测量值分别为(0.56±0.21)cm、(0.37±0.06)cm,P=0.008,t=11.647;右外肢中,弥漫性增生组和参照组的测量值分别为(0.56±0.19)cm、(0.44±0.07)cm,P=0.024,t=8.874;在右体部中,弥漫性增生组和参照组的测量值分别为(0.83±0.25)cm、(0.60±0.08)cm,P=0.011,t=13.574。
3 讨 论
在人体中,肾上腺作为一个内分泌器官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在人体中分泌多种激素,从而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肾上腺增生的发病原因为患者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或是发生垂体肿瘤等病变[3],使得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明显增多[4],进而出现肾上腺皮质增生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对肾上腺性疾病进行诊断主要运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依据这两种方式,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激素水平是否升高。因为现在实验室检测方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诊断。所以在临床上的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运用影像学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将肾上腺增生分为弥漫性增生与结节性增生两种类型,而最为常见的是弥漫性增生。进行CT增强扫描后,弥漫性增生在CT影像中显现为腺体的增大,也有少部分会出现不均匀增厚的情况,边缘出现小突起,表面粗糙,然而整个增生的肾上腺的形态却维持着正常。由于肾上腺的厚度相较其他径线,肾上腺厚度为最短,所以出现肾上腺增生时就会有比较显著的改变症状。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38例肾上腺增生患者采取CT增强扫描,另选取10名正常人作为参照组。结果数据表明,肾上腺弥漫性增生患者的双侧肾上腺体体部和肢体的最大厚度明显大于正常人,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说明,运用CT增强扫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诊断肾上腺增生的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上诊断肾上腺增生中采用CT增强扫描能够为肾上腺增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肾上腺增生的诊断中推荐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