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养象的足部护理实用要点

2019-01-08崔媛媛卫泽珍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趾甲亚洲象角质

崔媛媛 卫泽珍 刘 珑 雷 钧 张 卓

(太原动物园,太原,030009)

足部健康是影响圈养象健康和福利的重要因子。在站立及行走的过程中,象的四足负荷着巨大的体重,其中前足负担了60%~65%的体重[1-2]。同时,象日常躺卧睡眠的时间仅有2~4 h[3],每天20 h以上的站立行走,四足的负荷巨大。因此,它们也进化出了非常独特的足部结构:密实的骨骼、复杂的肌腱和韧带结构、富有弹性的脚掌可在行走时如海绵一般扩展开来,有效缓冲身体的巨大压力[1,4]。

然而,圈养环境却给象的足部健康带来很多问题。动物园象舍室内普遍采用水泥地面,缺少自然基质对足部的缓冲作用,也无法实现对脚掌和趾甲的磨损,而粪尿的侵蚀也增加了足部微生物的滋长与感染的风险[1,5];圈养象远低于野生象的运动量也影响了足部正常的血液循环[1,6];另外,成年象普遍存在的肥胖问题,也增加了四足承受的压力,且年龄越大该问题越突显[7-8]。据2010年统计,北美有33%单位圈养象存在明显的足部问题,其中成年象要高于未成年个体,亚洲象(Elephasmaximus)要高于非洲草原象(Loxodontaafricana)[1,9]。足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圈养象的福利,并且是导致北美多只圈养象被安乐死的最主要原因[10]。

与北美[9]及欧洲[5]已经普遍开展圈养象的足部护理不同,国内动物园以保障福利为目标的足部护理工作重视得还不够,很多潜在的足部问题还尚未被发现和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太原动物园近两年开展的圈养象足部护理实践,总结出圈养象主要的足部问题及相关护理等3个方面的要点,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1 足部护理的基础

1.1 保护性接触设施及正强化训练

保护性接触设施是开展日常足部护理工作的安全保障,其中展示四足的窗口建议设计成高度可调,便于适应不同身高的象及前后足抬起的高度差异[1,11-12]。

正强化行为训练是通过正向奖励的手段,让动物通过自主学习,按照指令主动配合完成目标行为的一种训练方法。这是开展足部护理的基础,让象自愿配合展示四足的所有部位,满足日常护理操作需要[1,11]。根据训练经验,完成前后足展示以及对修蹄工具的脱敏训练,大致需要1~2个月。

同时,在修蹄时需注意象脚抬起的高度合理,以保证象的舒适感和持久性,减轻膝关节的压力,方便人员操作[11]。日前,太原动物园对1只成年雄性亚洲象进行足部护理时,足部抬起的高度为80~90 cm。还可增加足台、轮胎(特别是缓冲后足抬起时脚腕部搁置在硬物上的不适感)等辅助设施。

1.2 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

足部护理人员的经验非常关键。如果护理和修蹄方法不正确,对象足带来的伤害更大,甚至无法逆转[11]。因此,在最先开始工作时,由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指导很有必要。同时,新手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象足的解剖学知识、足部护理的要点、日常注意观察象的行走步态;在工作之初,可适当放缓速度,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工作经验,拍照记录下每天对趾甲、脚掌、角质的护理进度,多与有经验的工作者沟通交流。

2 足部护理项目及护理要点

2.1 日常检查及清洁

日常足部检查应每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移去脚掌缝隙嵌入的异物,检查脚掌和趾甲是否因踢踩到石块等硬物出现挫伤,趾甲是否出现开裂,趾甲外缘角质情况,是否有异物刺入等[1,11]。

日常清洁可减少足底的粪尿,降低足底侵蚀和感染[6,10]。由于母象排尿时尿液可能淋到后腿,因此后腿内侧也要进行日常清洗。可先用弱酸性的婴儿沐浴液或聚维酮碘(有效碘0.05%~0.1%),配成洗液,用硬毛刷刷洗,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检查应每日开展,足底清洁每周至少应保证2~3次,特别是北方冬季需将象长期饲养在室内,足底聚集粪尿较多,应考虑增加日常清洗频率。如果可从年幼时期就开展规律的检查和清洁工作,以及简单的趾甲和脚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成年象的足部问题[1,9]。

2.2 趾甲护理

主要针对亚洲象,因为亚洲象有利用象足挖食青草的自然习性,因此趾甲生长更新速度较快,平均每月生长0.5~1 cm[1]。与此相比,主要采食树叶的非洲象通常不太需要锉磨趾甲[1,11]。

通常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趾甲的问题会越发突显,因此需对20岁以上的亚洲象投入更多的关注,特别是一直以来未开展过足部护理工作的个体[1,13],很多成年亚洲象都存在趾甲过长的现象,并可能伴有甲沟炎等感染及趾甲剥落等问题。导致圈养象步态异常、关节变形,引起长期的关节疼痛,行走缓慢或跛行[1,9];并可能因趾甲过度承重,造成趾甲开裂,损伤到趾甲内层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引发更严重的感染[11,13]。

正常状态下,象在行走时趾甲不应接触地面,且趾甲之间应留有一个手指宽的距离[1,11]。当发现亚洲象趾甲过长,应立刻开展正强化训练,锉磨趾甲。常用的趾甲锉磨工具为马蹄锉刀[1]。需锉磨的位置为趾甲最先端(类似于人指甲修剪位置),不要打磨趾甲面。在锉磨时,要注意观察趾甲的颜色变化。正常为淡琥珀色,之后会逐渐变为淡黄色、白色,当由白色开始转变为粉色,呈现出血点时,要停止当日的趾甲锉磨。次日再继续,如此循环,直至趾甲不能接触地面。

需定期进行趾甲锉磨。观察趾甲生长情况,当发现趾甲接近地面时,即可适当锉磨。也可根据趾甲的生长速度,每周定期锉磨1~2 mm。太原动物园按每30 d锉磨1次的频率护理亚洲象的趾甲。

如果发现趾甲开裂,要立刻引起重视,以防开裂加重损伤趾甲内层神经及血管或上缘角质,并引发炎症[13]。目前针对趾甲裂缝最推荐的处理方式为:确保整个开裂的趾甲尽可能远离地面,并将趾甲开裂后分成的两部分中面积较小的一部分锉磨的比面积较大的一部分再短一些,坚持这样的日常护理,直至趾甲生长至裂纹消失[11,13-14]。如果趾甲裂缝较长,可按上述方法锉短趾甲,将裂缝打开一定的宽度,将缝隙中的污物及小碎片清理干净,但需注意不要伤到趾甲内层的敏感组织,并用热水稀释醋酸氯已定至0.1%的浓度,每日坚持泡脚20 min[1,11,13]。

2.3 脚掌护理

亚洲象和非洲象都需要开展脚掌护理。其中,非洲象脚掌角质层的生长速度要快于亚洲象,这是非洲象对每日长距离行走在相对坚硬、干燥沙地面的一种适应,因此护理频率要略高于亚洲象[1,15]。

脚掌过厚也会影响足底正常的压力感知,导致步态变化,带来关节损伤和变形。过厚的脚掌也会出现很深的裂缝,长期受粪尿侵蚀,产生腐蹄病,出现脚掌组织(特别是脚掌和趾甲的过度区域)变黑、自行脱落,散发恶臭等,并可能诱发化脓性骨炎[15-18]。

常用的修脚掌的工具包括名为X-acto hoof knife(配有圆形、方形、菱形刀口)和Swiss hoof knife的修蹄刀,并配套打磨工具,应保证工具的锋利度[1]。脚掌应逐层打薄,尽量保证一天内将一个脚掌平整均匀的修薄3~4 mm,然后分多次逐渐打薄过厚的脚掌[11]。不应先集中修薄一个区域,之后再继续其他区域,这样很可能会影响象正常的行走。脚掌的护理要适度,不宜修得过薄,特别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要逐渐积累经验,合理判断足底的厚度,切忌打薄到出血,造成脚掌损伤[11]。同时,脚掌上的浅细纹属于正常,可增加行走时的摩擦力[11],对于长期站立在湿滑水泥地面的圈养象来说,不建议打薄至脚掌完全光滑。

目前,太原动物园亚洲象每2个月进行一次足底打薄,打薄厚度约为4 mm,但由于该项工作仅开展过2次,上述数据仅供初步参考。护理人员需根据自己所负责的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脚掌修磨的程度和进度。

另外需注意的是,趾甲的修磨应早于脚掌的修磨,否则会更增加趾甲的压力。强烈建议不要使用电砂轮等电动工具进行脚掌的修磨,以防操作不当引起脚掌出血或其他更加严重的损伤[11]。

2.4 角质护理

如果缺乏定期护理,趾甲上缘的角质会变得毛躁,甚至成羽状开裂,碰触时会有较明显的痛感。过度生长的角质还会阻碍趾甲上缘的汗腺,造成该区皮下出现水泡样积聚,并可能引发炎症,触摸时会有灼热感,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1,11]。

对于一直未开展过足部护理,角质已经过度硬化的象,可先坚持用橄榄油或是通过足浴将角质软化[11,13],然后使用马常用的单刃蹄刀小心削去开裂的硬角质,也可用蹄锉小心打磨,或使用马的剪蹄钳。在护理过程中,需观察象的痛感反应,并注意操作安全。角质的去除要分阶段逐步进行,不要引起出血。

同时,还需修去趾甲间多余的角质,在前足2、3、4号的脚趾间,以及后足1、2、3号脚趾间留出约一个人手指的宽度[13],减少行走时趾甲之间的异常挤压。

2.5 脓肿处理

脓肿在圈养象、特别是30岁以上的亚洲象中很常见[6]。这种脓肿并非因外来物刺入导致的化脓,而是象足由内而外发生的问题。引起脓肿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可的推论是,由于圈养象足部供血不足及长期步态、站姿异常,导致足内组织和毛细血管失去活性、发生异变所致[1,6,11]。

足内脓肿有时会在角质层的边缘或是趾甲与脚掌的交界处破溃,继发感染。还可能上行至膝关节甚至脊椎处,最严重时会引起象死亡[11]。

太原动物园亚洲象足底脓肿表现为:在趾甲和脚掌交界处发现一近圆形的破溃口,周边积聚略带黏性的黑色物质,散发出恶臭,待清理几日后发现破溃口不断排出白色、略呈胶状、散发恶臭的物质。

目前处理脓肿最受公认的方法为:尽早检查象的足部,修磨过厚的脚掌和过长的趾甲,一旦发现脓肿,保持破溃处开放,让里面的脓液逐渐排出;并用热水稀释醋酸氯已定至0.1%的浓度,每日坚持泡脚20~30 min。其他可用于泡脚的溶液还包括:泻盐(225 g:2 L热水)、聚维酮碘(有效碘含量稀释至0.1%~0.5%均可,热水)[1,14,19]。如果脓肿破溃情况严重,应在破溃口外用抗生素[1]。

3 其他可增加足部健康的因素

3.1 增加运动

充足的活动是实现圈养象足部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9]。除象在展区内踱步外,如果每天在饲养人员的监管下完成至少1 h的“锻炼式”步行,可增加象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象的足部健康[9,11,20]。

3.2 营养调整

营养同样影响着象的足部健康[1,21]。减少饲料中高糖分的果蔬及精饲料比例,可减轻圈养象体重,特别是年老象的体重,降低足底承受的体重压力[8]。此外,根据几例象的营养添加显示,每3~5 d持续给予VB7(生物素,维生素H)150~300 mg,对大象的趾甲健康有帮助。其中一例显示,停止VB7后,大象的趾甲问题又开始出现[7]。

3.3 地面基质

为了促进圈养象的足部健康,应尽可能增加沙土等自然垫料,减少坚硬的水泥地面[9]。直径在0.5~0.75 mm之间、细致均匀的河沙是比较理想自然垫材[22]。沙粒还可日常打磨圈养象的趾甲和脚掌。同时,自然垫料会吸去尿液,维持地面的干燥感,减少潮湿环境对圈养象足部的侵蚀。另外,沙土堆也可帮助圈养象展现自然的躺卧行为,并减少起身时给足部带来的额外压力[5,22]。

4 小结

为了确保圈养象的健康,有效提升动物福利,动物园应对象的足部护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日常饲养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解各项护理要点是正确有效开展足部护理的基础。本文主要简述了其中最主要的5项足部护理工作内容,并总结概括了太原动物园在开展相关工作时的各项经验。但需注意的是,因年龄、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足部护理侧重点,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内容,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并且越早开展常规化的护理越容易维持象的足部健康。

猜你喜欢

趾甲亚洲象角质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跑步人遭遇“黑趾甲”有因
鲸吞
翻新肤色“角质”大扫除
我为母亲剪趾甲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问答
角质攻防战即刻拥有完美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