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与“变”

2019-01-07刘亚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歌变化

摘要: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发展的基础与代表,是承载了中国儿千年文化内涵和生活情趣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发展适应着中国的变化,其音乐形态也最能体现出时代特点。本文以中国近代民歌为例,从多个角度试说明其音乐形态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全新变化。

关键词:中国近代;民歌;变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97-01

我国传统民歌具有变异性,历朝历代的民歌都会发生曲调或内容上的变化,但以近代为时间节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由原本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变动是中国以往从未有过的,遂笔者以这一背景下的民歌为例,从多个角度试谈其全新变化。

一、新民歌的出现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能够真实生动地反映该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新民歌”,这是与传统民歌相对的一个概念,也是传统民歌发生新变化的成果之一。它们直接产生于群众斗争生活,长期流传于民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鲜明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具体如下:

1.内容。歌曲内容的革命化。在近代中国多灾多难、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新民歌表达内容大都是以爱国爱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自主等主题来进行创作的。例如河北张家口民歌《种大烟》,其歌词内容是:青天(那个)蓝天紫(上)蓝(咂)天,什么人(咂)留下(呀)种上(个)大烟①。这首河北民歌就是真实反映了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无奈与痛苦。

2.曲调。人们所选择的创作方法依然是我国擅长运用的旧曲填新词手法。创作者选用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民歌曲调,然后为它们换上新词,这样就成为了一首能够表现近代社会生活的新民歌。虽然是依曲填词,曲调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但为了它的广泛传播,考虑到我国地域性方言的差异,创作者还是有意识地将曲调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减少装饰音、旋律只使用骨干音的连接等方式。

3.功能。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小农自然经济解体,越来越多的民间艺人被迫走进城市谋生,所以他们带来的民间音乐也逐步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原来民歌中的那种自娱性也大大减少了,与之替代的则是革命运动中所需要的宣传育人作用。尤其是在救亡抗日时期,音乐被看成是革命宣传中有力的武器,它服务于政治,服务于群众。所以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能够密切配合革命工作的音乐体裁。其中革命民歌占有很大比重,因为民歌群众基础最为广泛,曲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填词改编后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民歌的多声配置

对于近代世界和中国而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应该就是西方音乐文化的到来。在这一阶段很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仿佛都在做着这样一个实验:当本土传统音乐遇到成体系的西方音乐文化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及举措。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国际发展潮流、跟上社会和人类发展脚步,中国民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将中国民歌曲调要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这是近代中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而进行的一场自我革新。

为中国的民间小调来做多声配置钢琴伴奏的第一人,是作曲家赵元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曾将我国不少民间歌曲及小调做了多声配置钢琴伴奏的实验,如《茉莉花》、《五更调》、《凤阳花鼓》、《孟姜女》等等民间小调。可以说,赵元任在民歌上所做出多声化、和声化的处理,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前所未有的,是具有很大创新意识和学术价值的②,尽管他在与西方作曲技巧相结合的手法上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民歌紧跟时代也进行多声化配置,则大大继承、发展和保护了民歌曲调,不仅将传统的民歌提升了一个层次,也使得更多的人在演唱或欣赏时能够潜移默化地被民歌曲调所感染,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民間歌曲的审美地位。

三、认识

我国包括民歌在内的民间传统音乐都是具有时代性和传统性的。笔者认为这两个性质能够同时存在,民歌虽说是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但也不能只从历朝历代纵向的更替来看,还要把注意力放在横向上。时代性就像一个时间轴将传统性的民间音乐源源不断的连接起来。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后产生了与传统民歌概念相对的新民歌,但它仍然是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综上所述,中国民歌是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统性、变易性等等特征的,即使中国民歌在鸦片战争之后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但这也是中国人为了适应世界和时代潮流、为了能够延续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所迈出的坚定一步。

注释:

①②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101.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乔建中.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中国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4]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刘亚慧(1996-),女,河北邯郸人,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民歌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畲族民歌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变化的思考
穿花衣 唱民歌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