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与新个人主义
2019-01-07
20世紀70年代末期,丹尼尔·贝尔就忧心忡忡地提醒美国社会,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领域要求的组织形式与现代文化所标榜的自我实现规范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这其中的根源在于当代社会要满足的不只是人的需求,而是人的欲求;而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习惯性期待,也很快就会转化成“应享”意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社会,也可能会很快遭遇同样的结构性矛盾。在这40年巨变进程中,尤其值得我们关心的是其间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在中国国力上升环境中成长的这一代青年,在全球生产变局中成长的这一代青年,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会做什么?他们为什么又会这么做?
为此,我们希望能够从青年人所处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分析入手,展现当代青年的生存现状与社会心态。
本期首篇推出的是由复旦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联合组成的“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课题组完成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课题组以历时三年、覆盖中国内地七大地域、上万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宏观而立体地呈现了当前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社会心态的整体图景。该报告指出,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个体”与“物质为基础的精神追求”的特质,使得他们与主流文化之间既有耦合,也存在张力。接下来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当代青年的生存状态与思想倾向。陶庆梅从解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出发,呈现出在民族主义思潮中崛起的当代青年新个人主义的内涵;朱迪的《互联网生存的内在张力》,剖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青年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塑造作用,讨论了技术如何在扩展青年社交网络的同时,又形成新的群体隔离。钱理群老师一直关心当代青年人的精神成长。多年前他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警醒了很多年轻人,此次,他在接受乡建志愿者团队采访的文章中,着重强调了乡村建设在为青年提供新的精神追求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最后一篇文章中,田雷通过对《娇惯的美国心灵》的讨论,以美国当代精英培养机制为案例,把中国青年问题置入宏观的世界语境,追问青年心灵脆弱是否为无分东西的时代弊病。
通过以上文章,我们发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与文化重建进入关键时期,一种值得重视的“新个人主义”正在勾勒新一代青年的心灵图景。这种在解决了基本生存困境之下成长起来的个体,这种在市场严酷竞争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个体,这种被现代分工与网络技术困顿在自我狭小领域的个体,正在生成一种崭新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既充满自信,洋溢着民族国家上升期的特有朝气;又极度不安,蕴藏着一个社会内部深刻的焦虑。
今天,21世纪即将跨入第三个十年,这一代以新个人主义意识为精神核心的新青年,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一代人,既有可能会面对工业/后工业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也有可能面对国际格局变迁与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他们生存与思想状况的理解,将会是研究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关键命题。
令我们深感遗憾的是,目前这组选题在针对青年就业形势、经济状况和社会分层的研究上还存在空缺。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前沿调查研究,也期待更多关切青年问题的优秀学者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