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情收藏苏联雕塑
2019-01-07郭志恒赵和平孙展
郭志恒 赵和平 孙展
我收藏苏联雕塑20多年了,寻遍了哈尔滨的古玩市场,日积月累收藏了近180多尊雕塑。都说,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生在哈尔滨,长在哈尔滨,七十多年来哈尔滨浓郁的俄罗斯习俗和文化氛围深深感染了我,浓厚的俄罗斯情结一直陪伴着我。我们这代人,最早接触的外语是俄语,听的是苏联歌曲,读的是苏俄文豪的作品,通过苏联电影熟知了苏俄的历史人物、英雄豪杰。
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名哈尔滨运动员从莫斯科带回一尊普希金铸铁小雕塑,令我和小伙伴们万分羡慕,怎奈对方不肯割爱。苏联解体后,一位商人从俄罗斯带回十几个同样的普希金雕塑在哈尔滨的古玩市场上出售。那座小雕塑把我深埋心底的苏联记忆一下就唤醒了,对苏联雕塑的热爱也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关注和寻访苏联雕塑的遗存,突然就成了我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乐趣。当时大量的俄罗斯雕塑、油画、宗教用品、徽章等旧货被商人倒腾到哈尔滨的民间市场。这些苏俄的小雕塑进入我的视线时,就像上苍随手一挥撒向人间的财宝,最后尽数地落到了我的面前。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收藏起苏联雕塑,经常乐此不疲地与藏友们交流心得。
那时我和朋友常去逛市场,一些铸铁、铜和铝的苏联雕塑都是原装货,绝无赝品且价格便宜,不像国内的文玩、书画、瓷器水深价贵。苏联的雕塑艺术在世界艺坛拥有一席之地,苏联雕塑大都为写实风格,形神兼备,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比如,苏联著名的卡斯利铸造厂生产的雕塑曾多次获国际大奖。卡斯利铸造艺术品真正享誉世界是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一个独特的拜占庭式铸铁亭阁,融合了卡斯利铸造匠人们最高超的技艺,被认为是铸造艺术的杰作,并被授予巴黎世界工业贸易展最高奖。现在,这个亭阁已成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美术博物馆的永久陈列。卡斯利工厂的铸铁雕塑曾被苏联政府当做国礼赠送给我国领导人,在国家博物馆收藏展示。
收藏之初,我只是追求藏品的数量和品种。当时一般雕塑价格几百元,稍大的、品相好的价格为一两千元。有一次,我在市场上看上一尊柴可夫斯基铸铁像,品相极好,但因商人要价太高,没能成交。磨了若干个月后,商人终于降价了,我如愿以偿。还有一次,我在市场上看到一尊米丘林铸铁像,个头大、做工好,可惜老板要价7000元,我因囊中羞涩,忍痛放弃。后来被一铁路工人收藏,不久这尊雕塑重现古玩地摊,要价24万元,一时成为大家的笑谈。我幸运地收藏了一些卡斯利厂铸造的铸铁雕塑精品,如我们这一代人熟悉的屠格涅夫、高尔基、柴可夫斯基等人的雕塑。
如今,隨着苏联著名雕塑制造厂陆续关闭,现在做工好、品相佳的苏联雕塑可谓一货难求。俄罗斯已把苏联雕塑看作文物,苏联雕塑在莫斯科古玩市场上价格不菲,藏品出境手续繁琐。在哈尔滨市场,苏联雕塑价格相对便宜,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收藏之乐在于心态豁达。在收藏过程中,个人的文化知识、品位和眼界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收藏中,我尽力而为,一是坚持追求最完美的藏品,不是精品不动心,二是见到心仪的藏品,可遇不可求,马上收藏,三是摆好心态,不妄想捡漏,也不怕打眼,若打眼就当交学费。这样才能玩出好心境,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寄情藏品,颐养天年。
收藏之乐在于提高品味。我退休后,先后去过美国、东西欧、俄罗斯等地旅游观光。在国外城市的大街小巷、旅游景点、王宫庄园、博物馆等地方,雕塑作品随处可见,大大小小,千姿百态,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可见雕塑之美,中外相通。
收藏之乐在于追寻知音。前不久,我去古玩城闲逛,在朋友的古玩店里偶遇一位北京来的画家,和平老弟。此前,他曾看过我在新浪博客发的博文,多次联系我未果,这次在哈市奇遇,真是缘分,我们相谈甚欢,倍感高兴。我还有同道人,还有“粉丝”,这更增添了我收藏雕塑艺术的乐趣和信心。据说,在大连、长春和满洲里等地也有一些苏联雕塑的收藏家,有的藏友还建立了博物馆,很是让人羡慕。
有人问我收藏的初心,我觉得原因很多,收藏之乐在于体验过程,在藏品赏析触摸中,与古人对话,探寻历史,增长知识。当我用满意的价格淘到自己心仪的宝贝时,真是激动又兴奋,很有成就感。收藏给我带来太多的乐趣,它让我忙碌起来,让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每当清晨,看到这一座座静思凝望的雕塑,我不由地产生一种豪气和满足感。一件藏品一个故事,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政坛伟人、文坛巨匠、科技精英、军事将帅,他们在想什么?是否在回忆昔日的辉煌?一切都在改变,只有他们不会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