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莲说》教学设计

2019-01-07李玉秋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爱莲说周敦颐莲花

李玉秋

(本课选自统编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现属江西省庐山市)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作者赞美莲花是花中的君子,爱莲花的高洁、正直、质朴的特点。同时用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表明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和道德操守。

二、学情分析

本文短小、内容浅显,学生翻译起来不难。难点是如何理解和概括出莲花所具有的君子品德,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重点是作者的不慕名利和洁身自好的品德是从菊花和牡丹对莲花的衬托中概括出来的。而这些概括并不是简单的贴标签,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君子之道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教与学围绕“君子之道”的大问题展开。

三、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实词、准确翻译全文;能够理解并背诵全文;理解“君子”具备的美好品质和“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翻译背诵全文;教学难点:从对莲花的描写和菊花、牡丹的对比中概括出君子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流程

(一)字词句翻译。(投影显示重点字词音和译,学生预习基础上互相倾听翻译,拿出难句研究,再翻译。)

(二)对题目进行思辨性思考。学生根据题目提问题:

1.谁爱莲花?2.为什么爱莲花?(爱莲花什么)3.本文想表达什么思想?

(三)根据问题展开深入阅读。

环节一:读爱莲之貌

1.从文中找到一个表明作者爱莲花的原因句子,读出来。

预设:予独爱莲……不可亵玩焉。(把这句话工整抄写在本上。)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句子的同时进行书写的规范练习。

2.作者爱莲花什么呢?请结合本句用词语概括?

预设:纯洁、洁净、笔直、朴素、清香。

教师讲述《周敦颐挖池种莲》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应学生要求,教师课堂讲个小故事,孩子们很喜欢,感兴趣。

3.模拟情境:周敦颐公务之余,漫步莲池,看到洁净、笔直、清香的莲花,吟诵出:予独爱……亵玩焉。学生把重音放在“莲”字上齐读重点句。

环节二:析爱莲之志

1.深入思考还有哪些句子表明作者爱莲花的原因?

预设:莲花之君子者也。

2.探讨作者认为莲有君子的哪些美好品质?

难点突破:此问题有难度,教师搭建台阶,提供助读资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引导学生背《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句子。

(1)学生小组合作:画莲花简笔画,在花瓣上填上君子的美德,用四字词语概括或者短句子概括。

(2)师生板书君子美德:不同流合污、不炫耀自己、不慕名利(四个带“不”得词语,周敦颐真的敢于说“不”!)

板书:洁身自好、正直不苟、质朴庄重、美名远播。

(3)学生齐读:予独爱莲……亵玩焉。重音放在“爱”字上,“爱”是作者的人生追求和对处世哲学的坚守。

环节三:悟君子之德

1.思辨性问题:文章有没有和文题不符的内容?

预设:本文为什么写菊花和牡丹?

2.学生结合文句画出思维导图来分析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

链接材料:陶渊明辞官归隐——隐士文化。国色天香、富贵荣华——牡丹文化。

难点突破:建议学生从“出淤泥而不染”分析入手,展开思考。学生最后理解“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含义。

备课感悟:从衬托手法的分析中拎出文章主旨,这两个词太恰当了,换其他词都不准确,这是本次备课、上课的收获。以往教学时体会真的不深。

3.思辨性问题:学生思考“独”字可否去掉?

教师提供助读材料,链接《宋史》周敦颐为一个囚犯公正判决,宁可辞官的小故事(降低难度:文言文加译文)。黄庭坚赞其: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教师总结提升:“独”是刘禹锡的“惟吾德馨”,是陶渊明的独爱菊,是李白的月下独酌,这独即是孤独,也是特立独行、独一无二。正因如此才成就了每一个自我——予。

4.师生齐诵全文。重音分别放在“予”字和“独”字上。

环節四:谈爱莲之得

学生完成诗句填写,加强对主旨理解和关键词语的书写。

猜你喜欢

爱莲说周敦颐莲花
爱莲说
人何以成圣?——明清《濂溪志》中的周敦颐
云莲花灯
莲花湖『变身』
周敦颐赏莲图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爱莲说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
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