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主题学习” 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1-07张自琴于海波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白求恩图书

张自琴 于海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那么,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阅读的素材何处挑选?阅读的质量如何保证?……在此背景下,2006年,以“大量阅读”为特征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应运而生,“语文主题学习”意在改变传统的一本教材主宰语文课堂的低效教学现状,实现有限课时内的“大量阅读”。我县是较早加入该实验的县区,在摸爬滚打中我们总结经验与方法,现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实际教学中,总有一些教师因处理不好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学习内容产生疑惑。那么如何上好“语文主题学习”课型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确立恰切明确的主题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区别于一般的语文课堂的关键在于“主题”,“主题”是核心。但并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相关的文本放在一起学习就是“主题学习”。“主题”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有相关的文本契合点或结合点,是贯穿整个课堂或学习内容的主线。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上,“主题”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魂,教学目标的设定、文本的选取、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设计,包括课后的作业布置均应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它们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例如围绕主题 “抗争困境,追求美好”,教者选取了两首现代诗《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和《悬崖边的树》(曾卓)作为阅读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主题,教师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知人读诗,即通过《天上的街市》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悬崖边的树》的作者生平介绍,明确《天上的街市》并不仅仅是在写牛郎织女闲适、美满、幸福的生活,《悬崖边的树》也不仅仅是对悬崖边的树的讴歌和赞美,而是在表达一种情感,表现一个主题,那就是“抗争困境,追求美好”。最后让学生选取喜欢的某一事物仿写几句诗,表达自己身处困境之时的抗争之情。

由此课例可以看出,所选文章、教学环节、问题设计、作业布置……都紧紧围绕“主题”进行,“主题”是教学的主线。

二、设定简洁明确的目标

统编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将语文知识分成若干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并体现在各课各单元中,所以它强调教学要一课一得。而有些老师总是舍不得,惟恐哪一课的知识点没有讲到。比如讲《背影》就要讲到四次背影及其作用;讲父亲的五句话及每句话的作用;讲人物描写的方法;讲父亲的来信及其写作意图;讲父爱如山;讲自己的不懂事,“自以为太聪明了”,“聪明”的反语作用……很多教师怕哪一点讲不到考试就会考,学生却不会。

强调“一课一得”,就是要扔掉繁琐的知识点镣铐,不要怕讲不到学生就不会。有些内容在此课讲不到,在下一课,在下下一课未必就涉猎不到。“语文主题学习”一节课要完成两篇甚至更多的文章,它不允许涉猎过多的知识点,涉猎过多就会完不成任务,甚至没有时间处理其他文本,所以必须做到“一课一得”。

要想做到“一课一得”,教学目标必须精炼、明确,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一节课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

例如主题阅读课《孤独之旅》(阅读篇目:《丑小鸭》+《孤独之旅》),教师只设定两个教学目标:1.在朗读、品读当中学习描摹孤独的方法,并学以致用;2.深入文本细节,感悟人物情怀,品味孤独的力量,学会升华文章主旨。

再如《纪念白求恩》一课(阅读篇目:《纪念白求恩》+聂荣臻元帅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教学目标有三:1.体会文中对比的作用;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3.理解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这两课的教学目标非常简洁、明确,目标简洁、明确,心中自有丘壑,必定“一课一得”,也必定会完成多个文本的交互体悟式阅读。

三、设计“一线贯之”的主问题

“主问题”是指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者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感悟探究。余映潮老先生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質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主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的保障。有效的主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深教。“语文主题学习”课堂一节课要完成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本,它不允许设计太多琐碎的问题,必须在整合文本整合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能够穿联整个教学、引导深入文本、引发深度思考的教学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是“主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不同体裁的文本,主问题切入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例如,可“一词经纬”,实现长文短教。以《最后一课》为例,文中有一句话:“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抓住“高大”一词,提出问题:韩麦尔先生高大吗?首先他不高大,他的生命如此平凡,如此普通——①是一个严厉的人;②是一个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普通的老师;④是一个可怜的人……但他又很高大!最后一课上他的着装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尊严感;他的反省说明他有高度的责任感;忍悲上课可见他的忍辱负重,坚强勇敢;赞美法语体现出他深沉的爱国情感;写下誓言更是一名爱国者的坚定信念……小弗朗士的改变也正是韩麦尔先生精神高大的见证!抓住词眼,一脉串珠,贯穿经纬,自可删繁就简,领异标新。

再如,诗歌,“一句贯穿”,实现短文长教。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就可以抓住文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巧用标点设计了三个维度的问题。第一个维度是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我——”,这里的破折号有解释说明之意,让学生完成整体感知——“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走进了文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第二个维度是体会“假如生活欺骗了我”,在这个维度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叫“欺骗”,与“挫折”“苦难”有什么不同?并链接普希金的生平,看生活都给予了普希金哪些欺骗,从而感受普希金在困厄中保持那份高贵的肃穆。第三个维度是领会“假如生活欺骗了我……”,在这个维度里是聚焦“假如”一词,顺势出示背景:“这首诗普希金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纪念册上的。”结合此背景让学生感受普希金这个温情脉脉的长者,小心翼翼地去触及每一个灵魂。诗人的善良和体贴,对世间万物的悲悯和同情,流向笔端,浸润诗行。

古诗文,可采用主问题话题式。比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这三首诗,就采用了这种设计思路。先以“那一声悠长的浩叹”为话题走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作者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广济苍生的宏图伟愿、舍己为人的无私情怀、忧国忧民的家国深情;以“那一场放纵的狂喜”为话题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赏析文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品味作者听闻河南河北相继收复之后的狂喜之情;以“那一个深沉的暗夜”为话题研读《旅夜书怀》,通过赏析 夜景走入杜甫人生的暗夜。聚焦三个话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了课堂容量的最大化。

散文,采用主问题与主题融合的方式。比如《为何而活》(阅读篇目: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巴金《再活一次》)一课,主题是“为何而活”,主问题是“我为什么活着”,二者实际是一个问题。

…………

主问题教学体现的是教师利用文本进行高效教学的技能。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者因为主题、目标的不同,设计的主问题也不相同。因为“主问题”只是主要问题,而不是唯一问题,教师要学会分解主问题并适时追问。

四、灵动处理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的关系

多数教师受“教材至上”“教材为尊”思想的影响,认为教材文章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因而不能灵活处理教材与主题图书的关系,甚至上课时连教材文章所在位置(顺序)都不敢變换,每一节主题学习课必定是先讲完教材内容,再讲主题图书内容,唯恐越雷池一步。主题图书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只起到一个补充、辅助的作用,其实,这样就失去了“语文主题学习”的价值与意义。语文主题学习它是以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阅读兴趣为基本目标,以多个文本交互体悟解读为基本途径,改变当前“一个学期学一本语文书”的语文教学改革。所以我们在发挥教材文章“样本”“定篇”“例文”作用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主题图书的地位,有时二者之间就是并列关系,处于同等地位。

常见的教材与主题图书有以下几种组合关系:以下“1”指教材文本,“X”则指主题图书中的文本或课外文章。

1+1(或2)型。教材中的两篇或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主题阅读。可并列处理,也可逐一讲析。例如“聆听花言树语 感悟人生哲思”一课(阅读篇目:《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

1+X型。最常见的是X为1或2,其中X为1是教读引领课最常采用的课型。比如“一猫一世界”一课(阅读篇目:郑振铎的《猫》+梁实秋的《一只野猫》);“悠悠情思,浅唱低吟”一课(阅读篇目:汪曾祺的两篇文章《昆明的雨》+《金岳霖先生》)。

X+1型。即先阅读主题图书中的文章,再学习教材文章。例如:“这样的父亲”一课(《这样的父亲》+《台阶》)、“脉脉亲情”一课(《永远的牵挂》+《散步》)。这时主题图书的文章更像引子。

1+X+1型。例如《纪念白求恩》+《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纪念白求恩》。为了更好地了解白求恩的事迹、理解白求恩的精神,中间插入学习聂荣臻同志在纪念白求恩同志逝世四十周年时写下的一篇文章《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然后回到《纪念白求恩》一文继续学习。

X+X 型。一般是主题图书中几篇文章的结合。这几篇文章可依次处理,也可齐头并进。例:《母亲的存折》+《第一支钢笔》+《我和父亲的战争》+《无情的父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当父母老了的时候》。

1+名著。蒲松龄的《狼》和姜戎《狼图腾》片段赏读、《伟大的悲剧》+《老人与海》,这样的阅读能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走向整本书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所解决的就是阅读问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让我们借着“语文主题学习”的东风,静静地思考,默默地汲取,悄悄地改变,渐渐地成长,走出语文教学的一片蓝天!

“语文主题学习”项目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手机:18701273600

电话: 010-58022100-623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100191

邮箱:liuhantao@huayue.com

网址:http://www.ywztxx.com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白求恩图书
纪念白求恩
图书推荐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白求恩在中国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