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软式体育器械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019-01-07马莹梅群
马莹 梅群
摘 要 体育活动是幼儿主要活动内容,是幼儿园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首选活动。软式体育器械具有安全性、趣味性等特点,幼儿园积极将其运用于幼儿活动中,有利于实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软式体育器械;幼儿园;幼儿;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5-0081-03
1 前言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体育活动是幼儿重要活动项目,体育器械是保证体育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活动目标的关键因素。而软式体育器械具有多变性、柔软性、实用性、安全性、趣味性以及便捷性等特点,符合幼儿体育活动需求,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并且在活动中使幼儿产生相应动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基于此,笔者分析软式体育器械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及具体应用措施。
2 软式体育器械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
软式体育器械是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经常使用的物品,在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使用软式体育器械,能够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形成情感态度。软式体育器械在增加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可有效增加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幼儿合作意识不断增加,进而在互動中自然地形成情感态度。如幼儿对半圆形的软式体育器械产生浓厚的兴趣,先是将它当成小桥玩,一个人在桥上玩起了过河的游戏;而后将半圆形器具反过来当作小船,在上面不断地走动,由于重心变化,导致小船倾斜;此时,另一个幼儿走过来,两个小朋友认真地观察、分析,最后两个小朋友轮着躺在小船上,轮换着摇小船,开心地玩起来。
其次,使用软式体育器械组织体育游戏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情绪发展需要,唤起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但也有着对未知的担忧和恐惧。教师可以利用软式体育器械设计活动,满足幼儿的情绪发展需要,并使其在体育游戏活动中体验成功,减少幼儿对未知事物的担忧和恐惧,唤起幼儿的信心,使其能够满怀信心地完成每一件事。
3 充分利用软式体育器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软式体育器械,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利用软式体育器械,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幼儿的游戏参与度与其兴趣密切相关,而幼儿的兴趣受到好奇心和经验的制约,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很容易转移。幼儿从热衷于一个游戏,到不再想玩这个游戏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因此,如果长时间使用相同的软式体育器械或是重复玩同一个游戏,将会导致幼儿产生厌恶感,此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软式体育器械更多的玩法。
以软绳器械为例,教师在开始使用软绳带领幼儿游戏时,幼儿会非常喜欢,但是长时间使用软绳玩相同的游戏,将会影响幼儿玩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尝试对幼儿说:“小朋友们,我们换一个软绳的新玩法好不好,你们想玩吗?”而后教师示范,表演“踩小蛇”的游戏,之后幼儿使用软绳自主活动。教师发现幼儿非常喜欢这个游戏,有的幼儿还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发出新的软绳游戏,如浣熊圈、跳房子等。一根软绳让幼儿开心地玩起来,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重新喜爱上软绳。可见,幼儿教师在使用软式体育器械时,可以利用相同的器械创新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利用软式体育器械,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并且参与到其探索和研究中,这种内心的需求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喜欢新事物、喜欢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好奇心对于其成长非常重要。
分析软式体育器械,不同类型的器械有着很多不同的玩法。如幼儿在玩软式栏杆时,通常会尝试不同的高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探索软式栏杆更多的玩法。如运用不同的方式摆放软式栏杆,引导幼儿改变方向和速度进行跑步运动,而后对他们说:“小朋友们还想利用软式栏杆玩什么游戏呢?”在此之后,幼儿通常会模仿教师改变软式栏杆的摆放方式。有的幼儿将其摆放成迷宫,有的将其转化为智力运动,还有的会利用软式栏杆玩“钻猫猫”……教师通过改变软式栏杆摆放方式激活幼儿思维,使其主动探究软式栏杆更多的玩法,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意识和能力,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探索知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利用软式体育器械,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蒙特梭利既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也是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提出蒙特梭利教育法。她认为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在幼儿的意志以及合作能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时期,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性别、年龄以及能力都存在差异,并且很多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是被娇生惯养着长大,加之现在很多幼儿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人合作的意识,幼儿之间合作的困难度较高。传统的幼儿体育器械通常只能满足单人游戏的需要,很难针对合作能力对幼儿进行培养。而软式体育器械类型丰富、玩法多样,很多玩法需要幼儿之间相互合作才能进行,幼儿也能够从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如软式呼啦圈(图1)是幼儿园体育活动器械之一,教师可以使用软式呼啦圈带领幼儿玩“时空隧道”的游戏。由几个幼儿将软式呼啦圈举起,所有呼啦圈衔接在一起,形成“时空隧道”,其他幼儿按照顺序逐一穿过呼啦圈,十分开心。在开始时,很多幼儿不了解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出现影响和谐的现象,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逐渐分工合作、团结统一,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解释和监督,就可以自主按照顺序玩游戏,彼此之间的配合度越来越高,全面提升了合作能力。
利用软式体育器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幼儿掌握自主探索知识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幼儿探索软式体育器械的用法,借此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促使幼儿对软式体育器械进行多样化的再创造,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如跳绳是大班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器械之一,同时属于软式体育器械,幼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较高,并且有很多种不同的玩法,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其想要创新跳绳的玩法,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又能够在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探索跳绳的特性和新玩法。
又如软式呼啦圈,教师不仅可以可用呼啦圈带领幼儿玩“时空隧道”的游戏,还可以利用呼啦圈设计“跳圈”游戏,即将呼啦圈按照一定距离摆放,摆放时注意将不同颜色的呼啦圈穿插开,增强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认识颜色、锻炼身体,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利用软式体育器械,强化幼儿成功体验 幼儿园利用软式体育器械组织体育游戏活动,能够降低幼儿对体育活动、对体育器械的恐惧心理,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同时,软式体育器械能够降低体育活动的难度,在练习和体育竞赛等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如在“六一”儿童节时组织活动,教师使用不同类型的软式体育器械设计体育竞赛活动,胜利的一方可以获得奖状和小礼品,这样就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积极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积极表现。为保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幼儿的成功体验,使其对体育活动始终拥有良好的印象,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奖励,使每一组学生都能够得到奖状和小礼品,强化幼儿成功体验,从而发展幼儿的情感,为强化幼儿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利用软式体育器械,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 软式体育器械具有可操作性强、多变性突出等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园在引进和自主制作软式体育器械后,在户外设置体育活动区域,将软式体育器械投放在活动区,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全面发展,并保证幼儿各项能力和素养发展的协调性。在户外投放软式体育器械,即便是大风天、小雨天,幼儿也会风雨无阻地去玩游戏,自主进行体育活动。使用这些软式体育器械的结果是,幼儿的进餐量明显增加,身体也更加健康,协调性更强。
如在跳跃区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软材质制作的圈,幼儿可以使用这些圈玩跳跃游戏。他们将一个一个圈连接在一起,或将两个圈并排摆放着跳。但是,玩着玩着,幼儿就对这样的玩法失去了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引导性地询问幼儿,是不是可以将其他软式体育器械也加进来?有的拿来沙包,有的拿来羊角球,还有的去拿软绳和软棍……幼儿会尝试将各种简单、单一的软式体育器械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更好玩的游戏活动,并且乐在其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使用软式体育器械的花样越来越多,体育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有效实现幼儿园利用软式体育器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普遍喜欢软软的、带有弹性的垫子,如图2所示,喜欢在上面爬、跑、跳,乐此不疲。这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小青蛙”,而垫子就是“荷叶”,“小青蛙”们在“荷叶”上开心地跳来跳去;幼儿也可以将垫子拼搭成“小山洞”,大家一起钻山洞。幼儿教师指导并帮助幼儿开发软式体育器械的新玩法,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增强幼儿兴趣,而且能够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实现身体协调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4 结语
将软式体育器械运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活动内容,增加了幼儿日常活动的活跃性,并且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感受情绪的兴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使用软式体育器械时,需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认识,积极将其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使其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铺就特色之路。
參考文献
[1]尤珂珺.相信儿童 聚焦学习:软式体育器械一物多玩中的幼儿行为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4):68-69.
[2]向往.布类体育器械在5—6岁幼儿户外体育游戏中的应用研究:以C幼儿园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3]魏淑华.自制体育器械在幼儿户外运动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