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庐县2018年“7.27”廊桥桥顶垮塌突发事件气象服务与应急处置浅析

2019-01-07陈斌詹平华江涛张燕艳江敏超

浙江气象 2018年4期
关键词:桐庐县廊桥强对流

陈斌 詹平华 江涛 张燕艳 江敏超

(桐庐县气象局,浙江 桐庐 311500)

0 引 言

2018年7月27日19:40左右,桐庐县合村乡合村村琅玕自然村进村村道一座廊桥桥顶突然发生垮塌,事发时当地有村民在廊桥上乘凉,事故造成8人死亡(6女2男),3人受伤。在这次重大突发灾害过程中,桐庐县气象局严密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科学应对,高质量完成突发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任务。

1 事件发生前后天气概况与评估

7月27日下午到前半夜,受强雷雨云团影响,桐庐、建德、淳安等地发生短时暴雨、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根据雷达回波显示,事件发生时桐庐县合村乡有雷暴云团覆盖。27日19:35前后起,合村乡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距廊桥所在位置约900 m的合村自动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合村气象站)于19:34测得的极大风速为24.1 m/s(图1),风向109°(东南偏东风);19—20时雨量8.4 mm。根据现场踏勘,该站探测环境符合气象观测规范要求,气象探测设施维护到位,设备工作状态正常,观测资料具备可用性。

根据全省闪电监测数据分析显示,7月27日19:00—20:00,在事发地5 km范围内,共监测到4次负地闪,强度分别为25.7~43.6 kA,地闪位置距离事发地分别为0.97~3.46 km。廊桥附近的监控视频显示,27日19:35事发前后,廊桥所在地出现大风、雷电、降雨等天气。

图1 合村自动气象观测站分钟资料

1.1 此次合村气象站所测大风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

合村地处桐庐县西北角,受西北侧牛水坞山脉阻挡(图2),冷空气大风影响较弱,受东南侧龙门山脉影响,台风影响也较小,历史上产生的大风主要由强对流天气引起。距离廊桥约900 m的合村气象站建于2004年10月,通过对14a的气象资料分析,合村自动站历史上共出现过5次8级风、3次9级风,极大风速21.9 m/s。此次监测到极大风速24.1 m/s,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

图2 桐庐县合村乡地形图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极大风速/(m/s)11.915.513.415.31121.421.914.717.410.721.717.617.524.1风力等级67676997859889

1.2 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为一个强雷暴单体造成

根据杭州下沙新一代天气雷达、大明山双偏振天气雷达和数值模式诊断分析(图3、图4),此次强对流过程是由一个强雷暴单体造成的,中心最大回波强度63 dBz,其中大于50 dBz的直径约4~5 km,影响范围较小,但强度较大。根据分析判断,此次过程基本排除飑线系统和龙卷风影响。

根据视频监控资料及村民描述,事故发生时风向发生过偏转。这主要是由于强雷暴单体本身是一个移动的逆时针旋转的低压系统,在它移动过程中,廊桥处于该强雷暴不同的象限,导致风向发生偏转。

1.3 强雷暴单体移动路径垂直于廊桥走向

根据雷达风暴追踪路径分析(图5),该强雷暴单体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廊桥走向是东北—西南向),移动路径垂直于廊桥走向。

图3 27日19:33廊桥附近杭州下沙天气雷达组合反射率(单位:dBz)

图4 CALMET客观分析10 m风场图(精度:200 m×200 m)

图5 27日19:33雷达风暴追踪路径(指示点为廊桥具体位置)

1.4 廊桥桥顶垮塌时可能有10级大风

根据雷达回波监测及廊桥附近的监控视频综合分析(图6),廊桥桥顶垮塌时间与合村气象站所测得极大风速时间基本一致,在19:34—19:35左右。0.5°仰角的雷达径向速度为27~30 m/s。同时根据现场调查,廊桥周边部分树木存在折断、倒伏现象,玉米地、大棚被破坏的情况,对照蒲氏风级表对陆地地面征象表述的“九级风为烟囱及平房顶受到损坏,小屋遭受破坏;十级风为陆上少见,见时可使树木拔起,或将建筑物吹毁”。据此判断,廊桥桥顶垮塌时可能有10级大风。

图6 27日19:33雷达0°仰角反射率因子

2 监测预警服务情况

2.1 气象服务情况

2.1.1 短期、短临天气预报情况

桐庐县气象台7月26日11时发布《气象信息快报》(2018年第42期)指出:7月27日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桐庐气象”微信公众号、“桐庐发布”微信公众号也在26日相继推送消息,提醒广大公众注意防范近期局地强对流天气。

桐庐县气象台7月26日9时、12时发布的短期天气预报指出:“明天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偏南风3级,气温26~38 ℃”。15时、18时发布的短期天气预报指出:“明天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短时风雨较大,偏南风3级,气温27~38 ℃”。

桐庐县气象台7月27日9时发布短期天气预报:“今天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短时风雨较大,偏南风3级,气温25~38 ℃”。12时发布短期天气预报:“今天晴到多云,午后局部有阵雨或雷雨,雷雨时短时风雨较大,偏南风3级,气温25~37 ℃”。18时发布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未来3 h,晴到多云,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气温30~27 ℃”;短期天气预报:“今天夜里晴到多云,局部有阵雨或雷雨”。

2.1.2 短时临近监测、跟踪服务情况

桐庐县气象台7月27日先后通过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群、县防汛防旱指挥部、桐庐民宿、桐庐旅游企业安全工作群、乡镇村气象工作群、县易燃易爆场所气象灾害防御群、县强对流天气应急工作群、县农合联会员群发布天气通报4次。

15:51:“受对流性云团影响,桐庐县凤川、新合、百江等乡镇已出现雷阵雨天气,近20 min,百江镇天子地出现17.4 mm降水,预计今天下午到傍晚桐庐县部分地区仍将出现阵雨或雷雨天气,请注意防范”。

17:10:“14时到17时,全县最大降水出现在百江镇天子地24.7 mm。近1 h,最大降水主要出现在百江镇苎坑11.5 mm,瑶琳镇金竹坞口11.4 mm,富春江镇石舍8.5 mm,预计未来两小时雷雨云团还将继续影响凤川、城南、富春江、钟山、莪山、分水等乡镇街道,请注意防范”。

18:16:“近1 h,最大降水主要出现在富春江镇七里泷15.1 mm、蒋家埠12.7 mm,钟山乡大市11.5 mm,最大风速出现在富春江镇七里泷7级(14.6 m/s),预计今天傍晚到前半夜桐庐县部分地区仍有阵雨或雷雨天气,钟山、旧县、莪山、横村、桐君注意近一小时内的短时雷雨大风”。

19:22:“近1 h,最大降水出现在瑶琳镇23.4 mm,最大风速出现在瑶琳镇5级(8.8 m/s),预计今天半夜前桐庐县部分地区仍有阵雨或雷雨天气,请注意防范”。

在微信群进行跟踪服务,提醒有关乡镇做好防范3次。

17:36提醒富春江镇注意防范短时大风;17:49提醒城南、桐君、富春江、旧县、钟山,注意防范短时大风;18:43提醒瑶琳、分水请注意防范短时雷雨大风。

2.1.3 预警信息发布情况

桐庐县气象台7月27日16:46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受对流云团影响,目前桐庐县百江、瑶琳、钟山、富春江、新合、凤川等乡镇街道已出现雷阵雨天气。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里桐庐县仍有分散性的阵雨或雷雨天气,雷雨时短时雨量大,并伴有强雷电和雷雨大风等剧烈天气,请注意加强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小流域山洪等次生灾害”。

3 应急响应情况

一是7月27日19:50,接到县安监局电话,得知该事件最初信息,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要求全局相关人员立即到岗开展应急工作。县气象局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赶赴县气象台指挥布置应急处置工作;二是27日22时,派出3人事件气象服务调查小组赴现场调查情况;三是28日凌晨,参加市、县政府在桐庐分水镇召开的事件现场指挥救援行动;四是28日8时,召开局气象服务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部署应对工作。五是28日10时,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桐庐县政府组织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议,通报27日晚合村乡风雨实况、历史气象统计情况、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及回答记者现场提问;六是28日13时,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局长随县政府协助调查组赴分水镇参加杭州市政府事件调查组相关工作;七是28日14:30,参加县委组织的合村乡廊桥桥顶垮塌事件处置情况通报会;八是29日上午,协助杭州市政府事件调查组气象小组到县气象局开展调查工作;九是29日下午,参加县委组织召开的廊桥桥顶垮塌事件处置工作会议。十是30日上午,应杭州市政府事件调查组气象小组工作要求,由分管副局长带队,再次赶赴事件现场,对现场周边受损有关情况进行数据补充,于30日下午汇总后及时将相关测量数据、照片、视频等资料上报该小组。

4 存在问题与不足

4.1 乡村气象监测设施密度与保护不够

此次强对流天气局地性强,发生发展结束时间短,气象预报预警难度大。目前全县县域内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平均网格间距为5.92 km,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空间密度不够,而且部分区域自动气象站无风速风向等监测要素,还不能满足局地强天气的监测需求。此外,全县区域自动气象站主要布设在重点景区、各乡镇所在地学校和有关村,近年来受租用地产权方环境改造、项目建设等原因,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环境保护面临较多困难,导致部分乡村气象监测数据不连续、不精准。

4.2 重大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虽然发布了《桐庐县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但是针对突发强对流天气的有效应急机制尚属空白,响应措施不够到位,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工作体系还不够健全,预警发布的流程和方式不够完善;二是气象部门通过短信和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广泛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但是个别部门、乡村、网格前期针对性的防御流程和处置机制没有建立,应急处置措施不够精准全面。

4.3 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需要持续引导增强

虽然每年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和走村进户的形式广泛宣传强对流等灾害天气防御的相关科普知识,并在强对流天气来临前,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广泛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但还是存在部分社会公众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群众对强对流等突发天气防范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应对技能等现象,往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5 改进方法措施

5.1 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与管理

一是增加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等局地警戒监测设施,加强对小尺度强天气的识别、发展的监测分析,提高监测预报预警的精准性;二是提高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密度,加大在全县范围内气象灾害易发区、防御薄弱区、监测空白区等地的监测站点建设,并科学增加原有区域自动气象站的监测要素;三是落实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环境保护。

5.2 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天气应急管理体系

落实以气象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气象灾害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桐庐县强对流天气部门、乡镇应急联动响应机制》,规范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流程和方式,建立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发布平台和工作流程,实施推进气象灾害全媒体发布工作,切实加强突发强天气的应对工作。

5.3 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一是根据《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要求,推动各级人民政府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职责,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气象科普宣传;二是联合科协、安监、旅游、教育等部门,联动推进气象科普宣传常态化工作,会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公益宣传,定期组织气象科普宣传活动;三是推进气象科普馆建设,建立气象部门与社会公众直面交流的平台,让社会公众更深入了解气象科普知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6 结 语

尽管强对流天气的突发性强,防范比较困难,但是通过紧紧围绕“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预警信息传播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综合防御能力,是可以将灾害损失和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为此,要科学高效地防范气象相关重大灾害,就应当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提高气象监测设施密度,拓展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响应,健全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应急知识科普宣教等。

猜你喜欢

桐庐县廊桥强对流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哈尔滨2020年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
操场上真热闹
去廊桥找你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新常态下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犹记廊桥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