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影响

2019-01-07武新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期
关键词:置换术下肢膝关节

武新莉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0308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患者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性膝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有感染、假体松动等,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抗凝预防措施,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可达41%~85%[1]。现将8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82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30例,女52例;年龄59~75岁,平均(65.45±4.39)岁;其中23例高血压病患者,8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指标术前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所选病例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的住院患者;患者神志清楚,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血浆D-二聚体检查小于500mg/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DVT。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既往有血管栓塞疾病史者。

2 调护方法

2.1 对照组 按骨科疾病常规护理。如采用填鸭式健康教育、术后给予药物预防及功能锻炼等。

2.2 观察组 在骨科疾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药物干预、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干预。①心理干预。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水平,根据分值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个性化心理疏导,还可以利用成功病例现身说教,或通过微信平台增加患者之间的沟通,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②认知干预。在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时进行分阶段的适时宣教,每次宣教时间20min,入院告知患者住院就医的流程、环境、科室、医疗护理的结构及分工,手术前后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医疗保险费等方面的知识,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讲解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请患者进行复述确认。③药物干预。在术后6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050U,12h注射1次。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常规、凝血时间及患者有无牙龈出血、便血等出血征象。另外,注射时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预防因静脉壁损伤而诱发DVT形成[2]。④饮食干预。多饮水,给予高蛋白、低脂、低盐、富含纤维素饮食,如豆制品、鱼、番茄、黑木耳等新鲜蔬菜水果。劝患者戒烟,因烟中的尼古丁可以导致血管收缩。⑤行为干预。体位干预:术后患肢弹力绷带固定并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干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目的为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患肢肌力,增大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者肢体的功能。责任护士在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时,采取亲身讲解、标准动作示范、个体动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术后6h开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跖屈和背伸运动。术后第1日行膝关节活动度锻炼,如踝下垫枕、持续下压、米袋下压锻炼、外力辅助等锻炼膝关节的被动伸直及屈曲。膝关节活动度锻炼每日2组,伸直及屈曲各5min。术后2~3d继续以上锻炼,在拔出伤口负压引流管后开始进行CPM机被动训练,CPM角度遵医嘱,从初始的20°~30°逐日等量加大,加大的量为10°,每次30min,以患者感觉疼痛能忍受为度,使膝关节完全被动伸直,被动屈曲90°,为下床做准备。术后6d至8周,开始术后中期功能锻炼,如主动压腿运动、直腿抬高运动、屈膝滑足运动及各种体位下的膝关节屈伸运动。在医护人员陪同下扶助步器下床行走。术后8周后锻炼独立站立、行走、上下台阶等,使患者早日独立回归社会。疼痛干预:给予舒适的体位,早期使用冰敷减轻疼痛,按时运用镇痛药物,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又可提高锻炼的依从性。⑥社会支持干预。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本组患者均在术前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排除术前合并深静脉血栓和静脉血管的慢性病变。②术后拔除伤口引流管后(48~72h内)即进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③若患者在术后其他时间出现DVT的症状和体征,即行超声多普勒检查。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对照组41例患者中,下肢DVT发生率为22.0%(9/41);观察组41例患者中,下肢DVT发生率为4.9%(2/41)。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0.05)。

4 讨论

DVT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DVT形成的3大要素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高龄、凝血功能异常、手术类型、糖尿病、假体类型及术后物理抗凝类型是下肢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更易发生DVT[4-5]。因此应从多方面积极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患者中晚期功能锻炼主要是居家完成,如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发症的预防、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药物干预、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多方面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此外,提高护理人员对DVT高发性和危险性的认识也是非常必要的。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估总结,为医生提供动态信息。

猜你喜欢

置换术下肢膝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