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2019-01-07宫文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腰椎康复

宫文佳

(营口市中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能有效减轻对患者神经根、血管及脊髓的刺激,但术后依然有腰臀、下肢疼痛,影响患者恢复[1]。而且患者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均影响着患者治疗效果,致病情反复发作。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需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进行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加快患者疾病康复。本文研究就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患者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其恢复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患者96例,患者对研究有一定认知;符合手术指征;排除认知异常、精神疾病者;剔除中途退出研究者;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0~68岁,平均(45.28±6.53)岁;观察组:48例患者,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6.18±6.4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术后体位、饮食、生活干预,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待病症有所缓解后,讲解术后康复锻炼。观察组:常规护理同对照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疼痛护理。由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后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收集患者既往疼痛经历、认知度及耐受程度,个人特征、心理状态等。为患者营造舒适、整洁、安静病房环境,合理安排各项护理操作,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适当运用心理支持、注意力转移、音乐放松等方法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适当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②早期直腿抬高训练。患者术后拔出引流管后,指导患者直腿抬高训练,适当抬高40°~90°,维持1~3 s,缓慢放下。初期患者可能感受到切口疼痛、膝部肌肉牵拉、疼痛;术后2~3 d,抬高高度应达到90°。每天锻炼100次,术后3 d需达到正常状态,逐渐增加抬高次数300~400次。③早期康复指导。患者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等长训练,适当佩戴腰围锻炼患者准确站立、行走,适当延长等长训练时间。术后2~7 d,继续患者腰背肌收缩锻炼。术后4 h~3 d,指导患者膝关节背伸、环转及踝关节运动。术后4~12d,指导患者腰背肌、髋膝关节运动;术后12 d后,指导患者五点式运动、腰背肌飞燕式运动。④早期生活康复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准确坐姿、卧位,注意保持正确的腰椎生理前凸位;饮食应坚持高蛋白、高纤维素、高钙食物,注意摄入维生素、钙。帮助患者情绪管理,叮嘱患者注意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适当减压、放松全身。

1.3 评价指标。腰椎康复效果:采取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2]评价患者腰椎功能,分数越高,患者腰椎功能越差。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3]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计0~10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处理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数据表现形式为均数标准差,检验采取t;计数数据表现为百分比率(%),计数数据统计检验采取卡方χ2,数据检验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功能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术前ODI评分(50.20±2.55)分,术后ODI评分(12.51±1.64)分;对照组术前ODI评分(49.86±2.61)分,术后ODI评分(19.24±2.26)分;两组术前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646,P=0.260);观察组术后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t=16.698,P=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前VAS评分(7.26±1.10)分,护理后(1.96±0.42)分;对照组护理前VAS评分(7.25±1.11)分,护理后(3.25±1.08)分;两组护理前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44,P=0.482);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t=7.713,P=0.000)。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反复发作,其发病率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危害社会人群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常见疾病。手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近期效果让人满意。但术后未能得到及时康复指导,术后神经根粘连、腰腿疼痛、手术创伤等,均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4-5]。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需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本次研究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腰椎功能显著改善,疼痛程度减轻,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锻炼,患者卧床期间,腰椎间盘能获得稳定状态,但卧床时间不得超过一周。术后若未得到及时康复锻炼,神经粘连、肌肉萎缩等情况,均会影响患者恢复。因此,术后需及时予以护理康复干预,适当功能锻炼,以免肌肉萎缩,增加患者肌肉强度及耐受度,以此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度。在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工作中,应坚持早期原则,规律锻炼,注意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适当强化康复锻炼,并根据患者术后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时间段,采取不同强度和方式康复训练方法,逐渐将康复锻炼由被动到主动,由小范围到大范围功能活动,以此促使患者功能康复[6]。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能促使患者机体炎性物质吸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利于患者疼痛减轻;并指导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以此维持患者腰椎功能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促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更好恢复,腰椎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显著减轻,临床效果确切。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需早期康复锻炼,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并针对各阶段时期患者,采取不同康复训练法,以此进一步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腰椎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