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1-07李珺
李 珺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其易发人群为老年群体,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同时身体功能低下,因此在为其开展疾病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难度得以加大,若无法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则可能导致其疾病预后受到影响[1]。优质护理属于新型护理干预方式,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基础护理进行加强,使护理内涵得到深化,进而使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本次研究就选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0~84岁,平均(68.9±5.1)岁,骨折部位:左侧27例,右侧23例,骨折原因:车祸伤35例,坠跌伤10例,其他原因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6岁,平均(69.2±5.5)岁,骨折部位:左侧28例,右侧22例,骨折原因:车祸伤37例,坠跌伤11例,其他原因2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CT或MRI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存在明确外伤史;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机体存在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做好环境以及陪护制度介绍;为患者实施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呼吸、体温、脉搏等;手术完成后使患者的手术肢体保持适当中立外展,并对其创面渗血渗液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患者发生高热情况,则需及时报告给医师;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工作。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包括:①疼痛护理:由于患者自身年龄较大,其对疼痛不具备较高的耐受度,因此大部分患者均无法耐受疾病所导致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开展全面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股骨颈骨折发生的诱因,因此出现疼痛的原因,并参照患者自身的疼痛度为其实施镇痛治疗,从而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减轻,同时可通过与患者聊天,为其播放轻音乐、电视节目等方式,使患者注意力得以分散,减轻其机体疼痛度。②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性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增强其疾病治疗信心;告知患者家属为其提供家庭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其疾病治疗依从性。③并发症护理: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低下,因此其更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在为其开展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为其开展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指导,促进患者机体患肢血液循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遵照医嘱为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治疗,并告知患者多饮水,从而使其机体尿路得到有效冲洗,避免泌尿系感染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观察两组焦虑、抑郁情况,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临界分值为53分,得分越高则提示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临界分值为50分,得分越高则提示抑郁情况越严重[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对照组干预前SAS评分为(61.38±17.68)分,SDS评分为(61.87±16.64)分,观察组干预前SAS评分为(60.85±15.37)分,SDS评分为(61.24±15.8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为(50.27±11.39)分,SDS评分为(51.37±12.44)分,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为(31.55±8.15)分,SDS评分为(30.49±7.31)分,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为(37.2±5.2)h,住院时间为(21.5±3.5)d,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为(30.7±4.9)h,住院时间为(14.3±3.3)d。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17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满意27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护理学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工作要求逐渐提高,人性化护理的应用逐渐普及,要求护理工作需要以患者为核心,为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从而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自身生理以及心理存在特殊性,患者的年龄较大,机体功能较弱,多合并基础疾病,加之病痛的长期干扰导致患者的心理承受力明显降低,所以在为其开展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已然无法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需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从而使临床护理效果得以提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疾病康复进程,同时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相符[4]。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